梁新年
摘?要:待進生,不是學業稍差,就是紀律較差,都是有待進步的學生。而對待進生的思想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莫過于談心了。班主任與待進生談心時要對學生知人知心,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進行,并要選準切入點引起待進生的共鳴,激勵待進生自我糾正、自我進步。
關鍵詞:談心;班主任;待進生;切入點
待進生,不是學業稍差,就是紀律較差,都是有待進步的學生。這些待進生可能受盡了同學的白眼、家長的指責、科任老師的批評。如果作為班級的管理者都對他們漠視,不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他們就會得不到改正的機會,甚至變得“更壞”了。因此班主任要更多地關注待進生,多親近待進生,與他們推心置腹地談心,讓他們感受到班主任是關愛他們、關心他們健康成長的。而對待進生的思想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莫過于推心置腹的談心了。只有與學生推心置腹的談心,才能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了解學生犯錯的真正原因。與待進生交流與溝通時,做到既使待進生敢于說出心里話,又樂意接受班主任的說理教育,這就需要班主任掌握推心置腹的技巧和方法了。
一、對學生知人知心是推心置腹的前提
與待進生談心前,班主任必須掌握該生的一些相關信息,如家庭情況、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這些學生的家庭情況可以通過查看學生的學籍信息表或家庭通信聯系表獲得,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可以通過日常細心觀察學生的表現獲得,也可以通過與其他班級學生談話獲得。
除了知人之外還要知心:了解每個待進生的心理癥結。因為每個待進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心理癥結:或自己的學習成績差,反正難以跟上,干脆混混日子算了;或家庭經濟條件好,將來不愁吃穿,讀那么多書干嘛呢;或反正同學和老師都認為我是差生,那就一差到底、破罐子破摔吧……
教師只有了解待進生的具體情況和心理后,才能與待進生談心時快速找到切入點,對癥下藥。
二、推心置腹的談心應該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進行
客觀環境會影響一個人的心境。如果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談心,教師和學生就都會感覺到輕松愉快,沒有壓抑感,自然談心時話題也多了。所以,推心置腹的談心應該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進行。如在教室前的走廊上、辦公室前或校道的樹蔭下找學生談心,學生就感到氣氛平和,不懼怕教師,感到班主任是一位平易近人的人,可以向班主任傾訴心中的喜怒哀樂。如果一開始就把學生叫到辦公室里或大庭廣眾之下,學生必定會緊張害怕,學生只會閉嘴不語,任憑班主任對自己進行批評教育,這樣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了。
有一次,當時我正擔任七年級(3)班的班主任,有一位學生的家長哭著對我說:“梁老師,我的兒子不想讀書了。任我怎么勸他只是說不想讀書了,他說上完今天下午的課就不再上學了。你幫我勸勸他吧!”于是我找來了該生,就在級組室里讓學生與家長面對面溝通。任憑他媽和我如何耐心詢問、開導他,他就是不愿說岀不想讀書的原因,只吐岀四個字:“不想讀書。”為了挽留學生我決定單獨與他談談。于是我把他叫到級組室外的走廊,遠離其他老師,與他拉起家常,然后逐步套岀他的心里話:
不想讀書是因為宿舍里的同學都取笑他有夜游癥。其實半夜里在宿舍行走是因沒有蚊帳被蚊子叮,加上天氣熱睡不著,所以起床走走。當我了解到這個原因后很快就做好他的思想工作,他便取消了輟學的念頭。
三、推心置腹的談心要找準切入點
對學生進行說理教育成功與否,就在于是否找到談心的切入點,引起學生的共鳴。只有找到切入點引起學生的共鳴,學生才會聽從班主任的說理教育并改正自己的錯誤。不能引起學生共鳴的談心教育是失敗的,學生不會因你的談話而有絲毫的變化。找學生談心其實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
1.找興趣點
如果談心先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入,學生會樂于談、樂于聽,感到班主任就是自己的朋友,進而樂于接受班主任的勸誡。因此,和學生談心前要對學生做到知人知心,了解他對哪些事物感興趣,然后以此作為切入點,打開學生的話匣子,進而打開學生的心靈之窗。
如:在我擔任初三6班的班主任期間,有一位姓歐的學生上課常常睡覺,很少交業。我從其他同學反映得知他是一個網蟲。于是我找他談心時,并沒有馬上批評他,而是問他為什么不交周記。他說不會寫。我說:“就寫一寫你會做的事。”該學生說:“我只會打‘深淵。”“打‘深淵是什么?你能告訴我嗎?”我細聲地問他。他說:“你不懂的。”我說:“就是不懂才請教你啊。”該生于是一五一十地描述他如何玩網游。我說我也玩網游,但都是周末才玩一會,且不沉迷,并借此向他說說沉迷網游的害處,勸他改正。由于我找到了談心的切入點,引起了他的共鳴,歐同學馬上答應不再爬墻外岀玩網游,并從今以后認真學習。
2.找閃光點
待進生平時在學校見慣了白眼,在家聽煩了怨言,對批評、指責有一種本能的反感和排斥的心理。如果與他們談心一開始就指責這,批評那,學生一定會產生抵觸情緒,對班主任閉嘴不語,甚至發火與班主任頂嘴,最后使談心不歡而散。因此,和待進生談心時,要盡量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從肯定、贊揚他身上的閃光點入手,再慢慢打開學生的心扉。
如,在2012年時,有一次我在班上說:“這周輪到我們班搞級組室的衛生,可能要辛苦大家了。”話音未落,就有一位上課經常打瞌睡、很少交作業的葉某某已經把手伸得高高的,大聲地喊:“老師,我來掃,不用輪了!”“這可是一周的啊!”我說。葉某某高興地說:“不怕,我包了。”我答應了該生的請求。事后我單獨找他談心時就說:“其實你也是個可造之才,你也是很勤快的學生。”該生睜著大眼說:“我也勤快?我就是怕在課室學習才主動承包打掃級組室衛生的。”我拍拍他的肩膀說:“不要這樣妄自菲薄,如果你不勤勞,就不會主動承擔這么重的勞動任務,也不會把級組室打掃得干凈凈……”我就是這樣從這個閃光點入手打開了該生的話匣子,激勵他在學業方面也努力勤懇。該生連連點頭答應。自從那次談心后該生果真改變了。
四、推心置腹的談心要以鼓勵為主
找學生談心不能漫無邊際地談,要有目的性,要有鼓勵的作用。談心前應設計好談話的目的、談話的內容,必要時搜集身邊的一些勵志的故事以激勵學生上進。如當某待進生在考試時只得了58分,談心時,教師要鼓勵他下次考到68分,由于要求不高,學生一般都會很高興地答應的。有時學生即使沒有達到目標,教師也要肯定學生付出的努力,肯定學生小小的改變。教師只有站在學生的角度不斷地鼓勵學生,學生才能逐漸建立起自信心,才能自我約束并改正自己的缺點。如果教師對不及格的學生責罵,學生難免會產生抵觸情緒。雖然批評、指責,贊揚、鼓勵都是對學生教育,都是體現了老師對學生的關愛,但贊揚鼓勵的教育方式更讓學生樂于接受。既然這樣,何不采用鼓勵的方式呢?
總之,班主任找待進生進行推心置腹的談心要選準切入點,引起學生內心的共鳴,激勵待進生自我糾正、自我進步。班主任要使談心如一場春雨滋潤著待進生那干涸的心田,使待進生這細小的花朵也敢于綻放,敢于與百花爭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