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志萍
摘 要:高效課堂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它是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關鍵詞:高效課堂;有效性;生機活力
高效課堂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在以往的政治教學中,教學活動和實踐都是以教師為中心展開,忽略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和能動作用。在新課程改革下,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呢?結合多年教學實踐,淺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確立三維目標
新課程標準規定,初中思想品德課程以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為主要任務,幫助學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樹立法律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這個宏偉、長期的總目標分布在三個年級中的每一課中,是要在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中逐步實現的。因此,作為教師要牢固樹立三維目標意識,特別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樹立,這樣才能為提高課堂效率奠定基礎。
二、精心備課
充分利用教材,開展創造性的教學,是新課程的基本主張。應領會新課程的主要思想,研究分析新課標,從整體上了解教材的特點,把握書本的體系結構,抓住主線,確定教學目標,知道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要備好時政。教學內容是基礎而豐富的,呈現形式是豐富而開放的。因此,在備課時要多關注有關時事新聞、時政熱點,確定出需要引用到的知識點和素材。
要牢記“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新課程改革的宗旨。在備課時要做到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等情況,既了解共性,又要了解個案,以期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三、搞好課堂設計
新課程標準倡導課堂生成,設計科學合理的、適應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發展規律的課堂,是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效率的關鍵。
1.教學內容多元化
現有教材是根據新課程標準編著的,所設內容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發展的需要,反映了教學總目標。因此,教師應以教材為主要文本,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根據教學實際,適當調整或補充內容。
2.教學問題的有效性
教師設計的問題關系到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果,問題設計過于簡單,學生的思維得不到啟迪;問題設計過于復雜,學生會產生畏難情緒。有效的問題是不可能只用是或不是就能回答的,也不是一看就明白的,而是通過閱讀、思考、討論或教師啟發才能悟出的,這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是大有益處的。
3.教學情境豐富性
理論聯系實際是思想品德課的中心,學生知識的形成源于生活,教師要改變傳統的那種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要充分運用合理的方式,創設符合中學生特征的情境,有效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
4.教學活動的多樣性
教師在課堂上要有意識地給學生創設閱讀空間,要指導學生閱讀,使學生做到有針對性的閱讀,對這堂課所要學習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也可把學生的閱讀活動放在課堂教學之末,以起到總結和鞏固課堂知識的作用。
具有討論活動的課堂是吸引學生的課堂。為此,需要從課堂討論的設計、課堂討論中教師角色的扮演、討論方式的創新等多方面入手優化課堂。通過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課堂討論,師生在互動中領悟知識,增強能力,培養情感。
要注重學生課堂實踐活動,教師可以結合教學選取一些學生普遍關注的問題,或與生活聯系緊密的問題。在形式上可以通過知識競賽、情景演出、分組討論、辯論比賽等形式展開。這樣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注重多樣的教學形式,要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原則,通過傳授知識,達到提高學生政治理論知識水平,發揮德育功能,提高學生道德覺悟和政治素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目的。
四、課后反思的及時性
每一節課后總有成功或不足之處,這就需要及時不斷地反思:這堂課學生得到了什么,學生收獲了沒有,是用什么方法讓學生得到的,有沒有更有效的教學方法,今天的教學對明天的教學有何幫助與啟示等。通過及時的教學反思,及時發現問題,不斷積累教學經驗,促進教學內容更全面,教學設計更合理,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與質量。
總之,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作為教師必須切實提高教學效率,創建高效課堂,努力提高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 河北省香河縣第五中學)
?誗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