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幽默的運用應注意語文的學科特點、學生年齡特點、理解力等問題。唯有如此,打造高效課堂才會事半功倍。
關鍵詞:語文教學;幽默;積極性
初中生處在叛逆期,生理和心理都處在快速發育的關鍵時期。面對一群懵懂的孩子,沒有科學的教學方法,沒有較高的藝術修養,是不可能教好初中語文的。而教師的幽默感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構建高效課堂至關重要。
一、關于幽默
我認為語文教學中的幽默藝術,凡是優雅的風趣搞笑而又意味深長的,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調動學生學習的情緒,緩解學生疲勞的“包袱”均可認為是語文教學中的幽默。它可以是與語文教學正相關的,也可以是與語文教學相聯系的,甚至只是一種和語文無關的教學手段。
二、幽默在初中語文教學教學中的作用
1.幽默的教學藝術可以起到很好地組織教學的作用
在各種教學流派和教學模式中,組織教學都是必不可少的。不論在教學的開始,還是教學過程中,甚至是教學的結束環節都有可能和有必要需要教師組織教學。幽默的組織教學可以達到四兩撥千斤的出奇制勝的效果。比如,有一次我參加學區教研,面對陌生的學生,我是這樣在開始環節組織教學的:
同學們,你們好,也許你們還不認識我吧,其實我從小都很有名的。因為我還很小的時候,所有的公雞都知道我的大名,他們天一亮就叫我的名字,你聽喔喔喔(學公雞叫)——胡昌友(本人名字,學生大笑),虧得這些公雞的鳴叫把我叫成了名人。今天你們就和我這個名人一起學習吧。學生迅速拉近了和我的距離,并集中了注意力,很好地起到了組織教學的作用。
2.幽默的教學風格可以影響學生的性格,健全學生人格
一個積極開朗的教師和一個整天滿腹牢騷的教師對學生健康成長的影響有著天壤之別,同樣,一個機智、幽默、詼諧的教師相比于一個機械、呆板、木訥的教師,對學生健康成長的作用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這樣的影響在班主任的身上體現得特別明顯。我校有一個教學思想品德的老師,兼任班主任,上課詼諧幽默,往往可以把說教的思品課教得像演小品,得到學生擁戴。他班的學生具有明顯的樂觀特質,無論是運動會還是藝術節都有一種非我莫屬的氣質,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就連調節學生糾紛也容易處理。
3.及時的幽默機智可以化解師生之間的矛盾甚至敵對情緒
教師和學生永遠是一對矛盾的主體,在這對矛盾的運行中,教師不可避免的產生和學生的矛盾,況且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可能不犯錯誤。解決這種錯誤是需要教師的教學智慧的,而幽默的教師往往可以化被動為主動,把這種矛盾化解于無形,擺脫自己犯錯的尷尬,保全學生幼稚的心靈。
記得有一次,檢查學生古詩詞背誦。有個身體比較胖的學生,也許是下去用功不夠,或者面對全班同學有些緊張,背得結結巴巴,接下來就默不作聲了。我一激動,口無遮攔:“你看你,就這么點東西都記不住,簡直就像只黑猩猩。”話剛出口,已經無法收回。好像我倆都受了傷,慶幸我還沒完全昏了頭,趕快補充了一句:“不過,不要緊,胡老師也經常像只黑猩猩,還沒你壯實呢。”邊說邊像演小品一樣舉起兩手,邁開八字腿在講臺上走了個猩猩步。結果是全堂大笑,一次危機得以化解。
4.幽默的教學過程可以激發學生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人的思維以及行為能力的最佳狀態往往是在心里輕松、壓力很小的情況下出現的。王羲之的書法名著《蘭亭序》是他酒后的放松之作,《月光曲》是貝多芬的即興彈奏,最賞心悅目的世界杯往往不是決賽而是小組生死之戰。同樣的道理,學生上課的最佳思維狀態也往往是出現在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中。而那些談吐幽默、動作夸張的教師,課堂往往活躍,學生積極性能得到極大的調動。
三、初中語文教學中幾種常用的幽默方法
幽默是一種藝術,是一種智慧的外顯。要想成為一名幽默的生活高手、一個讓同事和學生喜歡的幽默老師,必須掌握一些幽默的方法。
1.自我解嘲法
幽默有時又被認為是聰明人才能駕馭的語言藝術,而自嘲又被稱為幽默的最高境界。比如,潘長江說“濃縮的都是精華”,在展示自己個矮的缺點時,從另一個視覺解脫自己的尷尬,讓大家得到歡愉。自嘲誰也不傷害,最為安全。又比如,里根總統的一次自嘲就為自己找到了臺階:
在一次國會演講中里根說:“我一直聽到有關訂購B-1這種產品的種種宣傳。我怎么會知道它是一種飛機型號呢?我原以為這是一種部隊所需的維他命而已。”在笑聲中很快驅散了人們認為里根好斗并起勁地干蠢事的那種印象,把昂貴和戰爭機器拿來開玩笑,抵消人們對龐大的國防預算的批評。
同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甚至學生都有可能犯錯誤,這種錯誤或者因為教師處于尷尬處境不好明說,或者礙于學生自尊心心理陰影等不好直接批評,教師往往可以通過自我解嘲化解不利因素,進行正面教育。
2.語言修辭法
幽默是一種藝術,修辭是文學藝術的承載和表現形式。因此,運用修辭的幽默往往高雅而唾手可得。語言修辭法主要有:比喻、反語、諧音、夸張、褒貶換用、無中生有、畫蛇添足、諧音雙關、制造矛盾、形象描述等方法。如能巧妙運用,則會產生和增加幽默的效果。
比如,在我們重慶部分地區,口音h和f含混不清,我在語音教學中夸張變形,借用中央臺“黃金100秒”欄目的口號“是金子總會發光的”舉例。果然,部分學生把它讀成了“是金子總會花光的”,我進一步錯讀為“有金子總會發慌的”,贏得學生一片掌聲。
3.生活遷移法
有的語文老師說:“語文的外延和生活一樣大”,于是提出了“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口號。我比較認同這樣的說法,因此我認為幽默的語文老師一定是生活的觀察者和創造者,因為幽默的源泉來自生活。一同學精神不好,有打瞌睡的嫌疑,于是抽問他答非所問,我趕忙補充道:“看來《來自星星的你》暫時還沒有聽懂地球人的話”,他在笑聲中振作了精神。
4.肢體語言法
肢體語言是課堂教學語言的有益補充,適當的肢體語言可以起到甚于口頭語言的作用。比如,教授《皇帝的新裝》一課時,我拿一根頭發假裝騙子在織布,很是讓學生高興了一回。
當然,制造幽默的方法還有很多,這里不再列舉。不過,哪些方法更適合你,還需自己在生活中摸索和積累。
四、初中語文教師幽默感的培養
1.關注現實,向生活學習
社會生活是最好的大學,文學藝術的題材都來自生活,幽默能力的培養也離不開社會生活。善于學習的人總不會放過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在生活中發生的逸聞趣事、名人故事、順口溜、打油詩、典型人物的肢體語言、搞笑表情等都是我們學習的原始素材。比如,小汽車鳴笛,我就告訴學生它在叫我“爹爹—爹爹—”;因為自己姓胡,年歲稍長,就自嘲叫“胡老爺”等。
2.潛心鉆研,向書本學習
書籍是人類文明的歷史記載,因此許多的書本中都有幽默的影子。像《幽默與諷刺》《演講與口才》《讀者》等雜志為我們的學習提供了機會,可以從中汲取與教材內容有關的笑話、漫畫、格言、警句、小品等,恰當運用,便可取得良好的幽默效果。
3.樂于請教,向同行學習
幽默感不是天生都具有的,向幽默的人特別是幽默的同行學習可以更快地掌握這一藝術。但在向同行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克服怕開口的缺點和總是重復別人的故事、模仿別人的語氣等做法。
4.樂在其中,向藝術作品學習
電影、電視和舞臺演出中的喜劇作品也是我們提高幽默感的好范本,趙本山、黃宏、蔡明等都是喜劇大師,也是幽默大師,他們的作品能讓我們在捧腹中有所收獲。像《米老鼠》《喜羊羊》《熊出沒》等老少皆宜的動畫片更是學習幽默的好教材。
(作者單位 重慶市長壽區江南九年制學校)
?誗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