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宏
摘 要:大膽采用嘗試法教學,從“創設愉悅氛圍,激發學習興趣”“引導嘗試訓練,培養探索能力”“合作互助學習,優化認知過程”三個方面做起,旨在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探索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興趣;嘗試法;探索
小學語文教學,應本著促進學生自能學習、自主發展的宗旨,改革傳統語文教學的方法,變“先講后練”為“先練后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使他們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一、營造愉悅氛圍,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進入情境的前提。學生往往對身邊富有吸引力的事物、情境會傾注全部注意力,這是后續學習的基礎。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貓》一課時,我首先將自己喂養的一只小翠鳥帶進課堂,并告訴學生我喜愛這只小翠鳥;然后讓學生觀察這只小鳥,說說它有哪些逗人喜愛的特點。看著活潑的鳥影,聽著悅耳的鳥鳴,學生思維活躍、暢所欲言,紛紛描述著小鳥的可愛之處,并講述自己所喜愛和喂養小動物的故事。此時,我因勢利導,引入新課:我們的大作家老舍先生也非常喜愛小動物,他養了一只貓,今天他的《貓》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貓有哪些逗人喜愛的地方……有了這種聯想情感的感悟,學生很快就抓住了貓性格古怪、淘氣可愛的特點。同時,也學會了抓住事物特點具體描述事物的寫作方法。
二、引導嘗試訓練,培養探索能力
素質教育,旨在使學生生動活潑、自主和諧地發展。為實現這一目標,必須使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要引導學生以讀為基礎、以思為核心、以議為基本形式,通過讀、劃、議、演等不同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并從中領悟到有效的學習方法。同時,借助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單位時間內學習、交流、表達的頻率和效益,使學生彼此之間優勢互補,從而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合作精神。在教學課文閱讀時,我盡量引導學生自己讀、小組讀,然后自由組合研討課文,對部分課文情節分小組討論探究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在座位上試演、研究、評議,并相機提出要求,不必生搬文本,在大體情節不變的基礎上得到創新。然后,請同學當堂表演、交流,使學生輕松愉快地理解課文內容,同時也收獲了嘗試成功的快樂。
總之,采用嘗試法教學,采取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既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又能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能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和探索精神的培養,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作者單位 陜西省商南縣湘河鎮梳洗樓小學)
·編輯 蔚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