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
摘 要:數學是一門極具邏輯性與系統性的學科,而問題意識是學生學好教學的基礎,現就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談一些看法。
關鍵詞:數學教學;問題意識;策略
問題情境是指與教學內容相聯系的,由教師提供的,用以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具體活動場景和學習資源。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不僅能使教師當好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且更有利于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方式的培養,從而更好地實施新課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的要素構成
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學生的創造力和潛能發展是數學問題情境創設的要素之一。這一要素是聯結學生認知需求與新知、未知的橋梁。所以,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既要考慮到現有學生的水平,更要考慮到學生的潛能和發展的最大效果,盡可能地將問題置于學生學習的邊緣。設置的問題既不能過簡,也不宜過難,過簡、過難都不利于問題的解決,也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
二、問題情境創設的教學策略
1.由生活事件創設問題情境
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生不是空著腦袋進教室,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以往的學習中,已經形成了比較豐富的經驗,而且有些問題他們即使還沒有接觸過,沒有現成的經驗,但一旦接觸到這些問題,他們往往也會從有關經驗出發,形成對這些問題某種合乎邏輯的解釋。生活事件是最好的創設情境素材,既直觀、淺顯易懂,又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幫助學生尋找數學問題與實際生活問題的轉化。
2.由新舊知識的聯系創設問題的情境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系統性較強的學科,教學中可以利用知識間的聯系來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分析推理,以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挖掘。如,由直線與圓位置關系有相離、相切、相交三種,若把直線也換成圓,又有怎樣的位置關系呢?通過與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類比,引發學生認知上的沖突,從而得出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三、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是培養問題意識的有力保障
教師要消除學生提出問題時的緊張情緒,即使學生的問題非常幼稚,也不能有輕視或嘲笑的情緒流露出來,更不能當場責備學生,而是要滿腔熱情地接受學生的提問,要善于發現學生問題中的合理成分和閃光點,并對此及時充分地給予肯定。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才會慢慢由“有問”“敢問”向自覺的“樂問”轉變。另外,生生之間也要形成一種團結互助、友好競爭的學習氛圍,面對同學的提問不相互取笑,而是積極的思考,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見解,使教師、學生之間形成最大范圍的“學習共同體”,創設真正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問題意識是提出問題的基礎。《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這一大舞臺,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創造潛能,為發展學生的終生學習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 湖北省房縣七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