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年
摘 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恰當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數感,從而使學生獲得健全的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小學數學;數感
數感是新課程理念中基本的六個核心概念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如何培養學生的數感,如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數感就成為廣大數學教師所面臨的亟須解決的問題。所以,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簡單介紹,以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數感。
一、借助生活情境培養學生的數感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將數學與學生已知的生活經驗結合在一起,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而且,熟悉情境的創設也有助于學生感受數學的變化,進而,對學生數感的培養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加法》時,我們可以將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課堂當中,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數感。所以,在授課的時候,我給學生創設了以下生活情境,如:①某小型養殖場,有公雞56只,母雞78只,小雞38只,請問該養殖場有多少只雞?②星期天,小明和媽媽一起去逛商場,媽媽給小明買了一身運動衣花了150元,買了一個籃球花了59元,又買了一些日用品花了49元。請問,媽媽花了多少錢?兩個情境的創設不僅可以將抽象的課堂形象化,而且,熟悉的情境可以讓學生具體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也為學生數感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二、借助游戲活動培養學生的數感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能滿足學生愛動、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而且注意的緊張程度也較高。”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創設有效的游戲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欲望,而且,學生還可以在玩中感受數學,形成數感。
例如,在教學《圖形的拼組》時,由于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與四邊形的聯系與區別。所以,在授課的時候,我組織了“自由拼組”活動,首先,我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接著引導學生用三角形拼組成不同的圖形。如,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等。這樣的活動不僅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聯系,而且,學生在親自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數感也會得到提高。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地環境中形成良好的數感,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陳紅.小學生數感的培養[J].小學時代,2011(06).
(作者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尼勒克縣種蜂場九年制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