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梅
摘 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出:藝術是人類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態度的獨特方式。每個孩子心里都要一顆美的種子,而音樂就是我們實施美的一種教育。因此,在幼兒教育教學中,音樂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關鍵詞:音樂;幼兒;教育教學;作用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9-154-01
一、音樂在人類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早在幾十年前年,在我國河南舞陽縣發現了一種完整的樂器——骨笛,也是至今發現最早的樂器,距今約8000年。這一類原始的樂器無質疑的告訴我們,當時的人類已經具備對音樂的初步認識。根據資料顯示,遠古時代的人們所歌唱的內容,例如“敬天常”、“奮五谷”、“總禽獸之極”足以反映了當時的人們對天地萬物、自然現象的認識。那么,音樂教育的意義是何在?古人云:“樂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樂可以改變人們的性情,感化人美好的心靈。其實要培養正確健康的審美觀、審美情操,提升欣賞和創造音樂的能力,人們可以通過各種音樂實踐活動的方式來實現,最終促進身心的全面發展。
二、在人的成長過程中音樂的重要作用
胎教實驗,采用舒緩、柔和的音樂,促進胎兒健康發育。人的一生,從胎兒開始就已經在開始接觸音樂,這就是我們說的音樂胎教。媽媽在懷孕期間適當的聽一些舒緩、輕柔的音樂是非常有益的。例如,約翰斯特勞斯的《春之聲》。這些音樂既能幫助孕期媽媽調節心理情緒,減輕孕期反應,使其情緒愉快,放松心情,還有利于胎兒的神經系統發育。有了這些音樂的熏陶,還能促進胎兒大腦發育更充分。
幼兒時期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選擇節奏感比較強的活潑生動的音樂。幼兒天性好動,活潑可愛。他們往往會喜歡一些節奏感較強的音樂,當他們聽到這些音樂時,表現得就異常興奮,注意力也會很集中,并且會跟著音樂節奏扭動身體維持很長一段時間。經過觀察發現,節奏感強,動感活潑的音樂能促使幼兒的身體協調性,節奏感,腿部肌肉的發展,啟發了幼兒的行為,那他們就會更健康、更有朝氣的成長。
青春期特點,認知水平的高峰期,是一個為彰顯個性對囊括所有音樂突出表現的時期。青春期是一個較特別的時期,青少年都喜歡尋找刺激,獨特的東西。在音樂方面,他們的喜好更傾向于流行樂曲。流行音樂將一些古典、傳統的音樂素材與流行樂曲結合在一起,利用這些音樂的特點以情動人、感化、培養青少年的審美觀念。
成年期特點,音樂的節奏趨于平穩,具體表現為對人生感悟而彰顯的內容。隨著年齡的增加,工作、生活的壓力導致成年人的身心都過度緊張,從而引發一些生理以及心理疾病,自身的免疫系統也隨著下降。國外醫學專家研究表明,音樂療法對增加人體的免疫系統有較好的效果。因此,選擇聽一些舒緩的音樂可減輕焦慮,舒緩緊張的狀態。
中老年期特點,逐漸忽略節奏而凸顯出優雅旋律的主的層次。由于年齡的不斷增加,到了中老年期記憶力、免疫力、思維能力等都明顯下降。根據調查顯示,音樂可以促進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智力的恢復。老年人學習音樂還可以放松精神,培養老年人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三、音樂在幼兒教育教學中的作用
1、通過音樂來培養幼兒的審美情操
在幼兒教育教學中,音樂熏陶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出:藝術是人類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態度的獨特方式。每個孩子心里都要一顆美的種子,而音樂就是我們實施美的一種教育。從媽媽肚子里出來的那一刻起,孩子們就對這個神奇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心,他們喜歡跑跑跳跳,喜歡色彩鮮艷的東西,喜歡聽各種奇怪有趣的聲音,他們的想象力豐富。而美妙的音樂會將他們帶進一個美妙的場景,加上孩子好動、活潑、情感外露的特點,所以孩子們對音樂的喜歡是發自于內心的。他們在聽到節奏感強的音樂時,往往會表現得無比興奮,手舞足蹈。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音樂活動使孩子們的身心得到了快樂的發展。
2、創造力、想象力、思維能力的激發
著名的法國浪漫主義作家雨果說過:“開啟人類智慧的鑰匙有三把,一是字母,二是數字,三是音符。”事實證明,開啟智力的方法音樂占了積極的作用,更能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幼兒音樂的內容都是來自幼兒身邊的人、事、物。在每一次音樂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都要正確引導幼兒了解歌曲里或是與歌曲內容相關聯的知識,這樣不僅開闊了幼兒的思維,還能培養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曾經聽過一節音樂歌唱活動,歌曲名叫《小烏龜》。歌曲內容講述的是一只小烏龜背上背著面包和糖果,嘿嘿喲,嘿嘿喲,爬上山坡去看奶奶。這位老師的教學方式很古板,學唱歌曲部分是讓幼兒一句一句的跟著唱,課堂氛圍表現得很不好。有的幼兒坐那兒玩手指,有的則哇哇亂叫。過了兩年后,我無意又去聽了這位老師上的一次音樂歌唱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位老師在運用教學方法這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次音樂歌唱活動上得很成功。活動中,教具準備充分。這位老師采用了啟發式的教學方法。首先讓幼兒感受這首歌曲,還通過自己創編的小故事以及提問的方式,讓幼兒感受了歌曲的內容。因此,幼兒在學唱歌曲時就已經有了豐富的知識,并形成了相呼應的形象思維,這就更容易理解歌詞內容,啟發幼兒自己表達出來。
偉大的教育學家亞里士多德指出音樂有“教育、凈化、精神享受”三大功能。音樂是一門藝術,它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音樂無時無刻的在影響著人們,人們在享受音樂的同時,不知不覺中已經在情感上產生了共鳴。在現今高速發展的社會下,德藝雙修的人才是必不可少的。而音樂可以說是人類的精神食糧,人們通過學習音樂與自身的情感、生活相連接和相作用,用音樂的表現方式與人交流情感、表現、創造使其達到健全性格、陶冶情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