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云
摘?要:隨著小學數學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們越來越需要在數學教學中不斷創新和探索,找到最適合數學教學的方法和途徑。本文從自制教具入手,就自制教具與小學數學教學相互結合,談談如何通過自制教具的方式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制教具;學習氛圍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過去傳統采用的粉筆與教科書教學已無法滿足現代化數學教學的需要與發展,所以自制教具教學應運而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采用自制教具教學法引導學生學習,不僅可以培養其聽課興趣,激發其學習熱情,而且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所以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自制教具教學法,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提升學生自身水平的目的。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學生自覺學習的主要關鍵是興趣,
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展開教學活動時一定要高度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為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提供有利條件。若小學數學教師因注重課堂講解與課后練習而忽略了的學生智力成長,那么學生就很有可能會出現厭學心理。針對這一情況,小學數學教師應從旁協助學生制作教具,并親自操作示范,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達到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的目的。例如算盤教具的制作,小學數學教師可按照有關規定的要求,預先準備好“目”字結構的框架及二十顆算珠,具體操作步驟表現在以下幾點:①把20顆算珠按份兒均勻分配成A、B、C、D四個小組,A組涂抹上紅色,B組涂抹上黃色,C組涂抹上藍色,D組涂抹上綠色;②取出“目”字結構的框架,在中上方橫梁上穿進A組算珠和B組算珠,在中下方橫梁上穿進C組算珠和D組算珠;③待裝置完成后,加以緊固,這樣有利于增加算盤的美觀性和實用性。教具的制作均需要教師做好全面的預先準備工作,包括膠水、剪刀、尺子、彩筆、裁刀、復印紙和彩色卡紙等,同時也可以適當運用彩色即時貼的邊角殘料。小學數學教師只有做好充分的預先準備工作,才能根據教學的實際內容展開自制教具活動。
二、鍛煉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提高溝通協作水平
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上實施自制教具教學法,除了可以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外,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展開自制教具活動時,學生可以充分了解和掌握數學的奧妙,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從而更加認真學習。小學數學教師應從旁引導學生對教具進行設計和制作,以便其潛在能力可以充分發揮出來,并通過其自身努力與思考有效處理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但由于學生的個人能力與個人水平不同,所以教具制作的最終效果也有所不同,這時小學數學教師應從旁鼓勵學生與其他同伴相互配合、相互協作,并提出相應意見指導其順利完成整個作品的制作,注意不得出現嘲笑與失望情況。通過這一系列措施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教具制作活動中,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充分了解和掌握數學基礎知識,而且使學生各方面素質得到全方位鍛煉,進而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應把所有學生合理劃分為兩組,其中一組學生采用6塊大小相同顏色不一的正方形硬紙板制作正方體教具,另一組學生則在全方位觀察正方體實物的情況下,于A4白紙描繪正方體的相應展開面,并加以制作,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而且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達到各方面能力共同發展的目的。
三、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增強實際教學效果
為了與現代化教學相適應,小學數學教師應不斷更新自身教學方法,改進教具制作模式,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原創水平,促進其不斷向前發展。由于小學數學的章節和內容十分豐富,所以教師與學生在展開自制教具活動的同時,還可以進行相互討論、相互研究和相互分析工作。為教學服務是自制教具的主要目的,所以小學數學教具的制作應符合教學大綱與簡單易行原則,盡量不要復雜化和專業化。此外,小學數學教師還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以敏銳的觀察力去了解生活、認識生活和體驗生活,以推動數學教學不斷向前發展。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采用自制教具教學法,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鍛煉其實際動手操作能力,而且提高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協作水平,強化了教師本身的教學能力,這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