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國民
摘 要:讓農村小學生在課堂上大膽發言,讓學生爭當主角,教師當好有特色的配角,會使學生充分地表現自己,展示自己。
關鍵詞:小學生;大膽發言;和諧課堂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觀念有了根本性的改變,課堂教學也由封閉式走向開放式,教師的角色也由知識的傳授者、指揮者變成知識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新課程改革給基礎教育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同時也給農村學校帶來了諸多挑戰。
一、農村小學生不敢大膽發言的心理類型
1.害羞型
有的學生天性膽怯、害羞,不敢當著同學和教師的面回答問題,而且還害怕對教師的問題回答不上來獻了丑,傷了自己的自尊心,故課堂上這類學生表現情緒低,不敢回答問題。
2.對抗型
有的學生心理上不喜歡教師上課,跟教師對著干,這類學生對教師的問題要么知而不答,懶于應對,要么故意答錯,引發課堂混亂,從中取樂。
3.等待型
有的學生對教師的問題不屑一顧,只等待其他同學的回答,自己不愿出風頭,懶于回答。
二、農村小學學生不敢大膽發言的原因分析
1.地域原因
有的學校處在偏遠農村,交通不便,信息閉塞,不開放,學生的認知接觸面窄,平時缺乏必要的交流。這就造成:學生性格內向,膽小怕事,缺乏面對眾人發言的勇氣和自信心。
2.教師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
教師還沒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這一傳統的教學觀念造成了學生機械地接受知識,根本不用考慮回答什么問題。
3.教師的教學缺乏藝術性
由于農村的教育工作艱苦,很多專業教師不愿意去農村任教,造成了農村的師資嚴重不足。目前,從農村學校教師隊伍的構成上來看,呈現年齡偏高、學歷偏低的特點。部分學校還存在代課教師、非師范類教師,教師整體素質不高,有些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責任心不夠強,而且教學缺乏藝術性,學生不喜歡這些教師上課。這就造成了課堂的不和諧,出現學生對抗老師的現象。
4.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不夠科學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方式單一,評價語言不夠得體,就不能有效地激勵學生大膽地回答問題。尤其是富有個性化的表揚語言,是最能有效地克服學生害羞、膽怯的心理障礙的良方。
三、改變農村小學學生不敢大膽發言的策略
1.轉變教學觀念
傳統的教學過于強調對知識的傳輸,教師只管“送”學生只管“裝”,忽視了學生的發展。新課程改革,開闊了教師對教學的視野,教學是師生雙方的交往過程,同時也喚醒了學生學習中的主體意識,教師與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明確:一切的教學行為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學生才是教學中的主人。這樣,教師放下了高高在上的架子,學生才敢并樂于回答你的問題。
2.關愛學生
眾所周知,沒有愛就談不上教育。教師是導師,更是學生的朋友,平時要多與學生聊聊天,談談心,多關心學生。只有把自己置身于學生之中的教師,學生才信任你,才把你當朋友看待。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能夠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喜歡回答問題,這是解決教師問題的關鍵。
3.提高教學藝術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自然并具有親和力的教態,幽默、詼諧的教學語氣,精煉、伶俐的教學語言等,都深深地影響著學生,吸引著學生,只有讓學生投入到教學中,置身教師的問題之中,才是課堂活躍的根本。
總之,課堂是師生共同的舞臺,讓學生爭當主角,教師當好有特色的配角,共同參與,多讓學生在這樣的舞臺上充分地表現自己,展示自己。讓農村的學生也具有哲學家的深沉,科學家的探索精神和演說家、律師的“鐵嘴”。讓更具生氣和魅力的教學課堂遍地開花吧!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