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憲彬+閻春利+鄧紅星
摘要: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是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在創新型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并以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為契機,從課程體系改革、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改革和重點課程建設等方面闡述推進交通運輸類創新型人才培養課程改革的思路和成效。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交通運輸;課程改革;創新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4107(2014)04-0071-02
作為高校質量工程實施意見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從根本上體現了圍繞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育理念,為高校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方向性的新思路。自其實施以來,促進了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的改革,極大地推動了高校建立以課題為核心的教學模式。倡導以本科學生為主體的創新性實驗改革,充分調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在創新型人才培養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
一、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在創新型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一)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
創新意識的培養是高校創新教育中的核心問題。與創新方法和創新實踐相比,創新意識起著主導作用。傳統的高等教育過分強調學生理論知識體系的建立,而忽視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使大學生缺少主動創新意識。創新性實驗計劃是學生將科學知識應用于研究實踐的重要途徑,創新性實驗計劃的實施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平臺,可以讓學生直接參與到科研活動中,這有利于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
(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方式
大學生參與創新性實驗計劃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第一階段要通過資料收集與整理發現問題;第二階段要經過查新論證,進行選題設計和方案確定;第三階段要進行理論分析和實驗驗證,最終總結問題的解決方案并得出結論。此外,在整個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活動過程中,還要進行社會實踐、社會調查,不斷完善研究方案。這些鍛煉的過程都可以增強大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必要手段
在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的執行過程中,需要小組成員分工協作發揮每個人的特長,并定期討論,針對每個人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需要向教師和學長請教,甚至有時需要跨院系或者跨學科的合作和指導,與組外的溝通和交流能力在這一過程中也得到了鍛煉。此外,小組同學還能夠在失意時互相勉勵,在合作過程中加深彼此了解、增進友誼。因此,項目的實施過程是全體成員相互合作、共同努力的過程,這樣的過程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2 -3]。
二、基于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的交通運輸類創新型人才培養課程改革
(一)推進課程體系改革
培養具備扎實專業知識與優秀實踐能力的創新型人才,需要合理的課程體系來保證。東北林業大學交通學院在課程體系改革中以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的實施為契機,保證交通運輸專業兼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雙重性的特點,深化教學改革。在新一輪培養方案的修訂工作中,堅持優化整體結構、拓寬就業口徑、突出專業特色和注重實踐創新的原則,科學構建課程體系,將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分為四部分: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專業選修課。在課程的體系設計上,不僅注重加強培養學生的自然科學基礎和科學素養,而且強調文理滲透,為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實踐教學環節的設置上,確保實踐環節的學時和質量;設置兩個創新學分,并明確獲取途徑;倡導畢業設計(論文)與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相結合,鼓勵和積極安排學生參與到教師的實際科研工作。
(二)實現教學內容改革
教學內容在專業課中重復、陳舊是目前在培養創新型人才過程當中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也是創新型人才培養課程改革的重點。在教學內容改革方面,學院在修訂培養方案時,組織專家充分研究交通運輸專業本科層次的核心課程,結合東北林業大學特色,在避免內容重復的基礎上保證“基礎課程質量精、專業課程內容新、選修課程形式活”。基礎課程力求規范化,保證其嚴謹性和精煉性;專業課程注重學科特色,在講授經典理論的基礎上不斷為學生更新專業前沿信息;選修課程增設研討類課程、跨學科綜合課程等一系列形式更為靈活課程。通過以上課程內容的改革,可以使學生在修讀專業課程的過程中獲得進行大學生創新性實驗的理論基礎與初步研究經驗。
(三)推動教學方法改革
教學方法的改革是課程體系改革和教學內容改革的重要實施途徑,所以必須建立合理的教學方法以適應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需要。東北林業大學交通學院以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為契機,促進教學方法與考試方法改革。在課內教學過程中,加強自主學習引導。提倡教師充分調動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積極性,組織學生自主學習、進行調查研究,并在相應階段給予學生幫助和點評。在考核中引入過程要素,改革考核的形式與評分辦法。教學過程中討論和作業等環節都應按比例計入考核成績。改革考試試題分值的比例,提高試題中分析題、綜合題和可充分體現學生創新性思維的題目比例。此外,課堂練習和作業的形式要豐富多樣,倡導無標準答案的需要深入思考的開放性綜合題,啟發學生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思維,并鼓勵學生各抒己見。
(四)探索重點課程建設的新思路
重點課程建設是東北林業大學在課程改革中的重點內容。傳統重點課程建設的思路以構建課程體系、探索教學方法和調整教學內容為主要改革內容。但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的實施為推進在交通運輸類創新型人才培養課程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思路。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重點課程建設可以圍繞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設計實踐環節、建設實踐平臺,指導大學生創新試驗項目,積極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以東北林業大學交通學院2012年開始建設的重點課程“汽車發動機原理”為例,在課程建設的同時由課程組老師執導學生進行了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負離子對柴油機節能作用的研究”。學生在重點課程建設中搭建的發動機臺架試驗平臺上進行了深入的試驗與研究,獨立發表了一篇學術論文,順利完成了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
三、基于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的交通運輸類創新型人才培養課程改革的成效
(一)合理選拔學生,注重專業分布
盡管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是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其項目級別較高、指標數量有限,因此在兼顧交通運輸類創新型人才培養課程改革的同時,要合理選拔學生并注重專業分布。選拔出的學生團隊要具備扎實合理的知識結構,通常可以進行多專業混合,學生最好學有余力并具有潛心研究的精神。在項目的專業分布上,應依托學院的優勢和特色專業的重點課程建立。因為通常這樣的專業具有良好的師資力量能夠保障項目的順利實施。
(二)項目的選擇至關重要
項目的選擇不僅直接影響項目能否順利完成,而且影響著學生實踐能力和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整體訓練效果,更重要的是還影響著整個基于以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為契機推進在交通運輸類創新型人才培養課程改革的總體效果,因此項目的選擇至關重要。對于項目的選擇,既要從實際出發,具備地域特色,還要緊密結合學生專業與個人興趣愛好,并具備一定的學術性。在申報過程中,指導老師應加強對學生項目申請書撰寫的指導。確保選題和研究內容的量與度的合理性,以便在研究期內能夠順利完成。在評審過程中,應更傾向于既有自主創新性又具有一定難度的綜合性的項目,并最好能夠依托一定的重點建設課程。由于很多申請參與項目的學生還在讀大學二年級,專業知識體系還不完整。所以,在提倡學生在按照個人興趣自主選題的同時,也鼓勵科研經驗豐富的指導教師提供一些結合實際科研項目的課題,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做,實現指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相選擇。
(三)調動學生和導師的積極性
在項目研究過程中,指導教師除了為學生提供合理研究思路指導,還要為學生提供專業細致的技術解答,針對學生在實際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調整在相應課程中的教學方式與內容,這對于推進在交通運輸類創新型人才培養課程改革的實施同樣具有關鍵的作用。學校教學管理部門應加強指導教師之間的經驗交流,并注意調動指導教師的積極性。如學校可以通過給指導教師計教學工作量,給參與項目的學生記創新學分,在保送研究生時優先考慮等方式來調動教師和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創新型人才培養課程改革是創新性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需要不斷研究和探索。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的實施為推進交通運輸類創新型人才培養課程改革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有效途徑。通過不斷的實踐探索,交通學院某些交通運輸專業課程在改革中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參考文獻:
[1]萬思志.探索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實施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0,(11).
[2]常曉明等.自主實踐與培養指導相結合 實施“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J].中國大學教學,2010,(5).
[3]王祖源,毛俊健,吳於人.實施“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的體會[J].中國大學教學,2007,(9).
收稿日期:2013-09-05
作者簡介:王憲彬(1980—),男,黑龍江阿城人,東北林業大學交通學院講師,主要從事交通與車輛運行仿真研究。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綜合改革試點專題項目“交通運輸類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實踐”(JGZ201201018);東北林業大學重點課程建設項目“汽車發動機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