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麗
摘 要: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新課標對小學數學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勢下,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數學;教學研究
在當前新課標背景下,筆者認為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學習欲望、熱情關系著學習的動力,實踐證明只有他們具有較強的欲望,才能主動去學習,才會自主學習。在此過程中,廣大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立足實際,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去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創設合理的學習情境。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針對課堂教學內容,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積極引導學生向著所設問題靠攏,只有這樣才能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熱情。在情境創設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學生的意識、能力進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斷,并在此基礎上設計合理的情境,不能過于簡單,以免影響學生的探究欲。同時,也不能設計得太難,這樣會阻止學生前進的腳步。合理的情境是稍微比學生的能力高出一點,這樣可以使其通過簡易探究即可觸碰得到想要實現的目標。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當建立交往式教學模式,老師與學生之間應當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是一種可以充分體現師生和諧、融洽關系的課堂氛圍。在課題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重視學生的體驗、經歷,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參與教學實踐,并在此過程中積極地交流、推理以及實驗和驗證,只有這樣才能強化學生對公式、定理以及概念的深入認知和了解,才能準確把握問題應對策略,感悟具體的教學思想和方法。
三、注重挖掘生活中的教育教學資源
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材的例題、課后習題,與我們的日常生活之間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系,而教材插圖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生活實際。教師在分析教材的基礎上,建議結合課堂表演、游戲等,對教材內容、情境進行再現,從而實現教學情景化、動作化,進而創設一個真實、生動的教育教學環境,以此來強化學生的體驗,使之能夠更好地感受數學、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情感和學習習慣,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并不唯一,只有針對學生、教學內容等因素進行全面分析和研究,才能找到最高效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楊余華.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困惑及對策[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4(3).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