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宗鵬
摘 要:語文是人類在生活文化中重要的交際工具,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通過編寫思路和特色對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進行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編寫思路;教學特色
一、編寫的基本思路
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以國家教育方針為指導,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尊重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遵循母語教育的規律,努力建設開放而富有活力的精品教材。其準確把握語文課程的目標定位,著力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其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蘇教版小學語文教學教材堅持“民族化、現代化、簡約化”的教材建設方向,注意從我國豐富的傳統語文教學經驗中汲取精華,從長期以來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成功經驗中吸取營養,并且注意研究、學習國內外其他版本的母語教材,博采眾長,兼收并蓄。
在以上基礎上,出版社發動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和有志于語文教材建設的各界人士參與編寫工作,爭取知名專家的指導,走編寫人員、專家、第一線教師“三結合”的教材編寫路子,真正使教材能夠凝聚起集體的智慧。
二、獨特的教學特色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蘇教版小學語文教學教材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拼音識字、課文和單元練習。其主要特色可體現在三方面:(1)蘇教版小學語文教學教材最顯著的特點結構簡明,內容簡約,練習簡便,在當前學生課業負擔普遍較重的情況下,使教材真正發揮規范、指導的作用。(2)教學目標的確定從實際出發,教學內容講求實用,課本語言追求平實,提供給學生學習的東西應是對他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有益的東西。(3)該教科書充分體現了“一切為了孩子的發展”的新課程思想,在教學觀念上倡導新理念,摒棄繁瑣分析,引導學生“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把學生培養成“讀書人”。
蘇教版小學語文教學教材正確地把握了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結合的基本特點。教材內容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讓學生能夠主動學習,并且樂于學習,從而培養了學生整體的語文素養,促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塑造了積極健康的人生觀。這種開放而具有活力的教材體現了語文教育最終是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好基礎的目標。
參考文獻:
賈珍珍.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的人文內涵及其教學策略研究[D].延邊大學,2010.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