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毅
摘 要:教學的“有效性”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采用各種方法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活動。具體而言,教學的有效性包括三種含義,即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這與“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有相通之處,不過它的范圍似乎更寬泛。
關鍵詞:英語課堂;靈活使用;教學氛圍
我個人認為,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既要體現“教”的有效性,更要體現“學”的有效性,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決定教學有效與否的關鍵,學生參與的有效性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談談對英語教學有效性的認識。
一、備好課是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實現英語課堂的有效教學,認真備課是其基礎和前提。備課前,教師應對學生的興趣及知識儲備有充分的了解。一節課的任務設計應緊扣教學目標,設計出符合學生年齡及心理特點的、滿足多層次學生需求的教學活動,且活動的指向應明確。如,在初一階段可多些“動手動腳”“大喊大叫”“又蹦又跳”的活動;初二時,多些“相陪相伴”式的活動;初三時,則理性思考的活動(如演講、辯論等)可多些。讓每個學生在能力所及的范圍內饒有興致地、目的明確地參與到課堂中,最大限度地獲得成功體驗。通過在課堂上組織貼近實際生活的活動任務,使學生“從做中學”,以活動為載體學會“用言語做事”,其初衷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把全體學生的積極情緒調動起來。然而實際中的效果卻令人失望,許多精彩紛呈、熱熱鬧鬧的課,任務活動趨于表演化。
二、創造性地靈活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載體。新的英語教材設計體現了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的原則。教學內容及語言材料貼近學生生活,實用性強。但新教材容量大,一些聽力訓練過難,任務難以落實,語用功能訓練活動過于集中。因此,準確把握教學重點,結合學生現有的知識技能、思維水平等實際,把教材當成素材,根據學生需要大膽地對教材進行取舍,靈活運用教材,對整個教材內容作統籌安排。比如,把一些語用功能訓練過于集中的活動分散到其他比較寬松的單元或者課外活動中,對一些較難的聽力訓練進行刪除或降低難度處理,適當增加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與功能話題有關的一些活動,把一些帶重復性的活動作為學生課后練習用等。
三、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的期望對學生的發展有著直接影響。教師給予學生機會表明自己的態度,表現自己的知識水準,展示自己的處事能力,鼓勵學生個人或與小組合作進行自我評價、合作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和成功,認識自我并建立自信,通過評價來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形成自己對語言的認知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因此,課堂上教師應讓每個學生體會到教師對他們的期望,抓住時機將自己的期望傳遞給學生,激發他們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設計一些難易適中的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說的機會。課堂上多用一些激勵的話語,讓學生充滿自信,對英語學習產生積極情感。
四、提高學生“學”的有效性
教師應給予學生機會表明自己的態度,表現自己的知識水準,展示自己的處事能力,鼓勵學生個人或與小組合作進行自我評價、合作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和成功,認識自我并建立自信,通過評價來調控學習過程,形成語言的認知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
教學中,有的教師總會不自覺地講滿45分鐘還意猶未盡,這是在教師的思想上沒有確立學生主體地位的外在表現;學生在課堂上不知道干什么,出現等、靠現象,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學生沒有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情,依然張口等別人來喂食。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中心,而是學生學習的資源。教師要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學會尊重與贊賞,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尊嚴和價值,尊重發育遲緩的學生,尊重學業不良的學生,尊重被孤立和拒絕的學生,尊重有缺點和缺陷的學生,尊重意見不一的學生。贊賞每一個學生的獨特性,贊揚他們獨特的興趣、愛好和特長,贊賞每一個學生哪怕微不足道的成績和進步。要讓學生明白自己是學習的主宰,是課堂的主人,讓他們從傳統的從屬的、封閉的角色轉變為自主的、開放的主人地位。通過師生對學生主體性的徹底認同,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積極主動地去嘗試、學習和探索,去謀求個體潛能的充分發揮,使學生“想學”“會學”,進而“學會”,自主學習的有效性真正得到提高。
五、適當的課后作業是有效教學的延伸
作業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有效的作業設計能讓學生有效地鞏固所學知識,對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合作精神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設計作業時,圍繞教材,使課內外學習相互銜接,盡量減少一些單調、枯燥的作業,多布置一些能張揚學生個性、展示個人才華的作業。如,Go for it七年級(上)Unit 4,在教學了幾個方位介詞后,我給學生設計了一道作業:“畫畫我們的教室,并用英語作簡單介紹。”
六、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一種完全自主化的東西,有感則反思,無感則無需反思。它不應該是一種任務,而是一個習慣。它沒有固定的格式,文字也可長可短。比如,寫一兩句話或寫成教學心得或寫成日常札記都可以。能利用好反思的作用,對我們提高教學有效性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好處的。經過反思,使原始的經驗不斷地處于被審視、被修正、被強化、被否定等思維加工中,去粗存精,去偽存真,這樣經驗才會得到提煉、得到升華,從而有效地發揮反思的作用,使教師的專業技能不斷提高,有助于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涉及諸多因素,但核心因素還是教師的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法的改進。有效課堂作為一種理念,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們應當樹立新的語言觀、教學觀、教材觀、學生主體觀、語言實踐觀等,全面把握并深刻理解教材,重視學生語言學習的過程,改進課堂教學設計,提升課堂教學能力,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從學生實際出發,從素質教育的目標出發,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建立在有效的基礎上。
參考文獻:
張宏友.如何提高五年制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2012(06).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