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鐘柳梅
摘 要:多媒體教學的運用為初中思想品德課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體教學的運用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注意其方式方法。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課;多媒體教學;運用
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給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教師不再是以往“一支粉筆,一張嘴”,而是更多地利用現代技術進行教學活動。
一、多媒體教學運用的誤區
1.忽視教育教學目標
思想品德課教學,教學目標還是按照《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的規定,不能因為有豐富的網絡資源,就不落實課本內容,一味展示網絡的內容。比如,有一位教師在講述“依法治國”這一問題時,在學生可查找的資料中搜集了大量的黨員干部秉公執法的資料,本來意在說明政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政的重要性,但不少學生查閱后感慨:“執法人員的工作是多么的神圣!”結果,上課成了學生討論理想的一堂展望未來的作文課,偏離了教學目標,沒有通過材料讓學生理解依法治國。因此,在教學時,要緊扣教學目標,不能任由學生發展,教師應該起到引導者的作用。
2.用網絡信息“滿堂灌”
多媒體技術的引入,給教學帶來了豐富的教學材料,但是如果教師一味地依靠多媒體,一堂課下來,學生是活躍了,課堂氣氛也活躍了,與課本內容相關的資料信息也飛鋪而來,學生可謂是應接不暇。信息量可謂是相當可觀,教師也做足了備課,但是效果往往不佳,這是為什么呢?究其原因就是教師只是利用多媒體技術對學生進行了一次信息的大灌輸,學生對信息內容沒有掌握重點,只是過眼流云,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二、多媒體教學運用的方法
1.共享網絡教學資源
互聯網上有不少名師教案或課件,教師進行比較、篩選,進行教學設計,這樣才能實現共享教學資源,從而提高教師備課的效率和水平。例如,在講解“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時,我先從網上下載了這一框題的課件,并針對我校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了適當刪、補,優化了網上的教學資源配置,真正實現了教學資源的共享。
2.用視頻調動學習積極性
視頻形象生動,可讓學生有如臨其境之感。例如,教學“多彩的生命構成了繽紛的世界”這一框題時,有一位教師為了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好奇心,先播放動物視頻,引起學生對動物的認同感,認識到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有義務保護動物。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對精選視頻進行討論,學生積極參與,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
3.用聲像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多媒體教育技術課件介入課堂教學后,能大大增加一堂課的信息密度和接受效果,給學生提供更多更新的知識信息,多媒體能夠整合來自報紙、雜志、電視等媒體信息,甚至是自拍DV、圖片等信息。教師可以利用“蒙太奇”手法綜合處理各種信息,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燦爛的中華文化”一節時,我首先以一個導游的身份引領學生參觀了北京故宮、八達嶺長城,聽了京劇、欣賞了中國功夫等。中華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園中一朵璀璨的奇葩,通過漫游歷史長河,讓學生懂得其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同時,用多媒體增加教學信息,并進行必要的課堂討論,學生的知識面就能拓寬,教學效果就能全面提高。
4.用網絡教學創設新情景
思想品德課網絡教學,就是通過網絡,下載熱點現實材料給學生,或學生自己上網瀏覽,然后,統一課堂內外,讓學生分析、討論課本知識與材料聯系等。這樣,就形成一種新的教學情景,讓課堂有了許多新鮮的材料,從而讓學生更有學習興趣,提高思想品德課的時效性,并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互聯網及時查詢一些社會熱點話題,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組間討論。圍繞社會熱點,讓學生開拓思維、各抒己見,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多媒體教學注意事項
1.轉換教學理念
多媒體教育技術,與思想品德課教學目標、教師的教學過程以及學生的學習過程緊密聯系,才會發揮出巨大的教育價值。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研究新型教學模式,然后將多媒體教育技術與思想品德課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有機結合起來。只有這樣,多媒體教學才能與課程整合,充分發揮其教育價值,
2.多媒體課件要實用
多媒體課件是輔助教師教學的,所以其制作和使用都應遵循其實用性。切不可讓整堂課成為課件展示時間,教師只是一名講解員。這樣的課堂是華而不實的。因此,切忌嘩眾取寵。教師應圍繞教學目的、教學內容設計課件,重點解決教學目標,對教學重點、難點給予展示。
所以,我們在思想品德課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時,要揚長避短,真正發揮網絡的作用,優化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實現思想品德課的知識、能力與覺悟相統一。
編輯 董慧紅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