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瓊 龍若湘
摘要:簡述了耕牛青杠葉中毒的發病機理、臨床癥狀及剖檢變化,并提出了相慶的治療措施。
關鍵詞:牛;青杠葉;中毒 治療
中圖分類號:S856.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3-0042-02
青杠樹為落葉或常綠喬木,少數為灌木,廣泛分布于我國除西藏、新疆、青海以外的各省、市、自治區,大多生長在坡、山上,丘陵地帶也很適合生長。貴州省各縣市均有分布,以黔南、黔西南、畢節等地區分布較廣。青杠樹葉和花含有有毒成分,容易引起牛、羊中毒。筆者從事畜牧獸醫工作10余年來,診療耕牛青杠葉中毒病例百余例,治愈率達80%。現將耕牛青杠葉中毒病例的診療情況小結如下。
1病因及發病機理
青杠樹的葉和花所含主要有毒成分為櫟葉丹寧(一種高分子水溶性沒食子鞣酸),嫩葉中含28.2%,花中含1.96%,老葉中含2.55%。耕牛采食大量青杠葉和花后,大量的丹寧進入消化道,使黏膜蛋白凝固、上皮細胞破壞,同時大部分丹寧在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下,水解為多種低分子酚類化合物。后者經黏膜吸收,進入血液循環而分布于全身器官組織,最終產生毒性作用。當其被吸收時導致胃腸道的出血性炎癥,黏膜末梢神經感受性降低,胃腸蠕動減弱,腸液分泌減少,致使腸內糞便干燥,排糞困難,發生大便秘結。隨著病情發展,胃腸內容物發酵、腐敗、分解,大量的有毒物質被吸收,經腎臟排除時則引起腎小管變性和凝固性壞死為特征的腎病,導致血液循環和腎臟泌尿功能障礙,大量液體滲出至胸、腹腔及皮下結締組織,形成胸水、腹水及皮下水腫,最終因腎功能衰竭而致死。
2臨床癥狀
該病主要以消化障礙、體軀下垂部位皮下水腫和體腔積液為臨床特征,消化障礙具有先便秘后下痢的特點。
病初,精神沉郁,食欲減退,反芻減少或停止,瘤胃蠕動減弱,喜臥,間或有磨牙,排少量附有減少的干糞球。心音減弱,呼吸、體溫多無明顯變化。
中期病牛食欲廢絕,噯氣,流涎,瘤胃及腸蠕動微弱,繼而出現嚴重腹瀉,排出黑褐色稀臭糞便,混有黏液及血液。尿少色淡,而后發展為無尿。一般在3~4 d天后先在股部、會陰、肛門等處發生水腫,隨后蔓延到陰囊、腹部、前胸等部位。無熱無痛,觸之有波動感,針刺有透明液體流出。
后期病牛臥地不起,食欲廢絕,水腫日益嚴重,便秘,尿閉,腹圍增大,呼吸發出“吭”聲,精神沉郁,消瘦,四肢無力。病程一般半月左右,也有拖延月余而死亡的,重者發病后,10d左右死亡,若中毒較輕及時治療,7~14d左右痊愈。
3剖檢變化
剖檢時可見上述水腫部位的皮下發生膠樣浸潤。腹腔積水呈淡黃色,可達4 000~6 000mL。瘤胃充滿內容物;瓣胃充滿內容物且干硬,葉面呈相同的灰白色或深棕色。真胃空虛,有少量內容物呈糊狀灰黑色。十二指腸黏膜附有一層白色或黃白色糊狀物。空腸與回腸空虛。盲腸充滿黃褐色稀糞,有的呈稀糊狀或黑褐色糊狀物。直腸近肛門處水腫,管腔狹窄。真胃、十二指腸、盲腸黏膜出血點呈細沙樣密布。腸系膜水腫,肝腫大。膽囊顯著增大1~3倍。脾臟邊緣及表面散在許多出血點。腎臟周圍脂肪水腫,腎包膜易剝離,腎呈土黃色或黃紅相間,有針尖大出血點。腎盂淤血,有的充滿白色膿樣物。膀胱積尿或無尿,膀胱黏膜散在出血點。心冠脂肪散在出血點,心室、心房充滿凝血塊。肺小葉氣腫。組織變化主要為腎曲小管變性壞死,肝臟變性,胃和十二指腸黏膜脫落壞死尸體剖檢以水腫和消化道出血為主要病理變化。胃腸黏膜水腫、黏膜脫落、出血。皮下結締組織廣泛地漿液性浸潤,遍及整個胸腹部,多數皮下組織有散在的、大小不等的、紫紅色出血。胸腹腔內有多少不等的淡黃色透明積液。肝臟多腫大、變硬,膽囊有不同程度的腫脹,充滿暗綠色、或草綠色的膽汁。
4流行病學
從地域分布上來看,該病主要發生于生長青杠樹的林帶,尤其是喬木被砍伐后形成的灌木林帶,放牧牛采食青杠樹葉占日糧的50%以上即可引起中毒。也有因采食青杠樹葉墊草而中毒的。該病的發病地區集中在農牧交錯地帶,與青杠樹區域分布情況具有嚴格的相關性,即從東北吉林省延邊到西南貴州省的畢節,呈一斜線分布。
從發病季節來看,該病多發生于每年的3~5月份,主要集中于清明與谷雨兩個節氣之間。因為這時青草尚未生長或長得不多,而青杠樹已長出嫩葉和花,耕牛(不分水牛、黃牛)采食大量青杠樹的嫩葉和花而引起本病發生。特別是前一年因旱澇災害造成飼草匱乏,翌年春季干旱,其他牧草發芽遲緩,而青杠樹返青早時,常可發生大批耕牛青杠樹葉中毒。
從發病牛的年齡來看,因可采食高度和消化系統發育情況等因素的影響,該病主要是放牧的成年牛發病,犢牛發病的情況極少。
5診斷
根據病牛在發病季節、在生長有大量矮小的青杠樹的灌木林地區放牧經歷,結合臨床癥狀可以初步診斷為青杠葉中毒。
6治療
目前沒有特效的治療藥物,首先對中毒的牛立即停食青杠葉,按照“排毒、潤腸、強心、利尿、保肝”的原則對癥治療,同時加強護理,可取得較好的效果。
用雞蛋清10~15個加水攪均,一次內服;或新鮮牛乳1.5~2.5kg一次內服;或豆漿2~3kg一次內服后立即投與瀉劑,常用的有硫酸鎂0.5~1.0kg或液體石蠟500~1 000mL加水內服。
為保護胃腸粘膜,調節全身的機能,作相應處理,靜脈注射5%葡萄糖鹽水1000~1500mL,速尿10~15mL,安鈉咖10~20mL,青霉素10支。對便秘的牛要在最短時間內對其進行溫肥皂水灌腸,防止酸中毒可靜脈注射5%碳酸氫納液500~800mL。
7體會
近年來,青杠葉中毒現象呈上升趨勢,給養殖戶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加強放牧管理,盡可能較少中毒現象,可有效降低發病率,也可在青杠葉易中毒季節,每天給牛喂1%生石灰水500mL以預防。因此,加強養殖技術的宣傳培訓,提高農戶養殖管理技術,推廣牧草種植和飼料青貯等實用技術以加強冬春飼草的儲備,是減少青杠葉中毒發生的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