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榮華
摘 要:說起給體育特長生上數學課,很多老師都很“頭疼”,由于多種原因,體育特長生在部分老師眼中就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數學差生,很難收到成效。但只要我們能進一步的了解他們,接受他們,學習效果絕對不一樣。這兩年我做了體育特長生的班主任同時教授數學課,面對他們的基礎我真的很著急,一方面是他們的基礎真的很差,另一方面又是學校對術科班殷切期望,期待這個班在高考中能有突破,為體育單招考試錦上添花。我花盡心思去研究怎樣才能切實提高這些體育特長生的數學成績?關鍵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意識。
關鍵詞:培養;數學意識;體育特長生
數學意識,是指人們在數學學習、數學應用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對數學的見解和看法。數學意識通常可以在三個不同的層次中表現出來,首先,在生活實踐方面,數學意識表現為能夠主動地用數學知識來觀察、分析、處理一些問題。這里主要體現了數學觀察推理意識、數學敏感性等。其次,在數學學科內部,表現為能夠理解數學的學科意義,理解數學知識的內涵,懂得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等。數學中有許多概念,從深層次講,它們代表的是一種意識或觀念。最后,在數學文化方面,也蘊涵著一定的數學意識——理解數學這門學科的科學意義,文化內涵,懂得數學的美和價值等。
我市一名體育運動學校的數學教師,說起給體育特長生上數學課,很多老師都很“頭疼”,由于多種原因,體育特長生在部分老師眼中就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數學差生,很難收到成效。但只要我們能進一步的了解他們,接受他們,學習效果絕對不一樣。體育特長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意識淡薄,消極等待思想逐步抬頭。這與素質教育所要求的學生積極主動發展是相背的。既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也不利于學生成長的需要,造成課堂教學效率大幅下降。下面我將從幾個不同的側面對提高體育特長生的數學意識作一些探討:
一、知己知彼,體育特長生特點
首先,體育特長生好勝心強,重感情,他們自身的特點決定他們既要上好文化課,還要參加體育訓練。因此,每次訓練都要付出很大的體力和精力,加上體育特長生大多自制力差,抵制不了來自同學和社會的不良誘惑,造成了思想、行為上的放縱,導致荒廢了學業。偶有一瞬,噩夢醒來,發誓重新再來可事實上困難重重,于是就出現了常常立志、常常懊悔卻又常常破罐破摔。他們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表現為:得過且過,學起來吊兒郎當。對自己的學習沒有投入過多的熱情,致使文化課成績上不了一個新臺階。
其次,體育特長生大部分有著很強的依賴心理,跟隨教師的慣性運轉。坐等上課,課前不預習,對教師要上課的內容不了解。上課忙于記筆記,看熱鬧,不參與思考,聽不出“門道”。課后復習部及時,做練習題也少之又少。
最后,體育特長生缺乏自主性、自覺性,課堂上,對要點沒有聽到或聽不全,課后又不能認真地、持之以恒地鞏固、總結、尋找知識之間的聯系,只是趕作業,亂套題型,解題沒有章法,根本就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更不用說學以致用了。
二、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
1.設計課前活動,讓學生在課前感受數學知識的來源
現代社會已經步入信息時代,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把生活中的現實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擺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為數學知識的學習收集材料,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切實體會到數學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促使學生自覺地將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萌發數學意識。
2.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
“教師要盡量還原教材的生活本色,能從生活中引入的要盡量從生活中引入。”通過創設具有濃厚生活氣息、貼近學生認知水平的問題情景,讓學生親自檢驗來自生活情景中的問題,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內動力,激活學習狀態;另一方面可以溝通生活與數學學習、具體問題與抽象概念之間的聯系。
(1)上好每一章的引入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新教材在每一章的引言部分,都有一張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圖片,這是進行數學應用意識教育的絕佳素材,卻被很多老師忽略了。
(2)開展數學建模活動,設立體現數學某些重要應用的專題課程,使學生逐步形成和發展數學應用意識。新教材每一章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與實際問題有關的應用題。例如,在必修2“圓方程”這一節內容中,教材上有一個關于隧道的例題。在課堂上,筆者不惜氣力,結合蘇州北環路隧道和獨墅湖隧道給學生講解,學生很有興趣,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適時地穿插這樣的話:“生活離不開數學,要建造這樣的隧道更離不開數學,所以同學們要認真學好數學。”
3.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形成與發展,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
教育學家曾指出:“教材只能作為上課的依據,要教得好,使學生終身受益,還要靠教師的善于應用。”對于學生來說,教材只是一種間接經驗,具有很強的抽象性。處理這種直接與間接經驗的矛盾,莫過于讓學生自己去感知和實踐,再現生活,將生活情節有機地滲透到教材之中。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關鍵是教師要善于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大膽地、創造性地去處理教材、重組教材,去捕捉生活數學,采擷生活實例,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內容來取代,喚起他們學習的興趣。
4.聯系實際、學以致用,鞏固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實踐對于知識的理解、掌握和熟練應用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只有親身體驗過的知識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熟練的應用。學以致用,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知識、掌握知識的價值所在,在知識的運用過程中,促使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掌握得更熟練、更透徹,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同時,也感受自身價值的存在。
總之,在數學教學的全過程中,應當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必須因材施教,培養數學課上學生良好的參與意識,需要教師不斷努力,讓我們從每一節課做起,真正地把學生看成是“發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識容器,讓他們在老師和他們自己設計的問題情景中,通過良好的參與活動,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從而學會生存、學會發展,這將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使命和責任所在。實踐證明,巧妙利用教學全過程中的各環節激發學生思維積極性,可以使體育生由原來不愿學慢慢轉化為愿學,想學,努力學,從而提高數學成績。
參考文獻:
[1]林崇德.中學數學教學心理學[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2]曹云浩.如何提高中專生數學學習興趣[J].科技資訊,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