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捷
摘?要:本文以電工基礎與技能一體化教材的開發為例,對項目式教材的開發思路、開發過程及教學項目的選擇進行了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電工基礎與技能?一體化教材?開發
筆者學校在實踐探索的基礎上,按照“項目導向、任務引領、理實一體”的原則,以職業工作分析為基礎,以課程標準為依據,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編寫了電工基礎與技能一體化項目校本教材。
一、教材開發的總體思路
教材的開發遵循“項目導向、任務引領、理實一體”的課程建設思想,依據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典型工作任務的職業能力分析和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學生的職業發展需求,結合職業資格鑒定標準制定課程目標,設計課程內容。以安裝實際電路為主線設計教材結構,以電工基本技能實訓為主線線索構建任務引領型課程。按照項目為載體,工作過程為導向,能力訓練帶動知識學習的思路設計教學項目。以工作任務為中心組織和序化課程內容,突出工作任務與知識的聯系,讓學生在完成具體項目的過程中構建相關理論知識,培養實際操作能力,實現“教、學、做”一體化。
二、教材的開發過程
1.崗位能力分析,明確課程培養目標
通過對區內外電子類企業的調研及崗位工作任務分析,對各崗位職業能力進行分解、歸納、總結,得到崗位與能力、知識與素質目標的對應關系, 同時參照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相關要求,確定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增強課程內容與職業崗位能力要求的相關性。電工基礎與技能課程目標是培養學生具有分析和解決生產生活中一般電工問題的職業能力,項目式教材的內容與要求可大致歸納為:常用電子元器件的識別與檢測能力,常用電工工具、儀器儀表的使用能力,電路的安裝、檢測和維護能力,電路的識讀和繪圖能力,安全操作能力。
2.根據課程目標和內容,劃分學習單元
從企業調研結果可知,電子技術應用專業電工技術模塊主要的內容由電工基礎、變壓器與交流異步電動機、電工工藝、安全用電四個子模塊組成。根據課程內容與教學要求將《電工基礎與技能》分成直流電路安裝與檢測、單相交流電路的安裝與檢測、電機控制電路的安裝與檢測三個學習單元,學習單元與學習單元之間既相對獨立又存在著一定的關聯, 每一個學習單元是一組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工作項目組成,每個工作項目的學習目標通過4~5 個具體的學習任務和項目的最終實施來實現。
3.依據學習單元,設計學習項目
學習項目的設計要充分考慮其典型性、可操作性、可行性和通用性,項目的選擇應以典型電路為載體,以實踐為導向建構項目結構,以學習項目為中心組織教學內容,以知識解析的方式呈現相關知識,充分體現工作過程體系結構。在《電工基礎與技能》編寫過程中,選擇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廣泛應用的實際電路為載體,使每個項目的完成過程都形成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同時,項目和學習任務要能夠承載課程的教學目標,包含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和應掌握的專業技能,并按“必須、夠用”的原則將知識和技能進行整合。
電工基礎與技能一體化項目教材共設計了13個項目,其中單元一:直流電路安裝與檢測由觸電現場急救和電氣火災演練、手電筒電路的安裝與檢測、節日彩燈的安裝與檢測、電路基本定律的驗證四個任務組成。單元二:單相交流電路的安裝與檢測由白熾燈兩地控制電路的安裝與檢測、機床照明電路的安裝與檢測、日光燈的安裝與檢測、家用電風扇(臺扇)的接線與檢修、家居電路的安裝與檢測五個任務組成。單元三:電機控制電路的安裝與檢測由手動正轉控制線路的安裝與檢測、接觸器自鎖正轉控制電路的安裝與檢測、星形—三角形降壓啟動控制電路的安裝與檢測四個學習任務組成。每個項目的結構框架由項目描述、項目目標、項目準備(任務:任務目標、知識解析、小試身手、思考與練習)項目實施、項目評價幾個部分組成。各項目與項目之間、任務與任務之間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組織。
三、小結
電工基礎與技能一體化項目校本教材依據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開發思路,順應崗位需要,選擇實際生活和工作中廣泛應用的實際電路的安裝與檢測作為教學項目,按照由淺入深、由單一到整體,知識和技能并重的原則,將每個教學項目劃分為多個學習任務組織教學,使學生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體現了項目導向、任務引領的特征,實現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一致。每個項目都有項目描述和明確的項目目標,學習任務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在完成真實、具體的項目過程中構建相關的理論知識,掌握專業技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真正實現“教、學、做”一體,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陳雅萍.專業基礎課程項目式教材開發[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9).
[2]石偉平,徐國慶.以就業導向的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理論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