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巧
摘 要 教師教育理念落后、幼兒主體地位不突出、游戲開展無序、缺乏游戲規則等問題影響了大班幼兒自主游戲的有效開展。教師要轉變教育理念,樹立正確的幼教觀,建立幼兒視野,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要加強過程觀察,突出教師指導,做到適時、適當、得法;要增強幼兒體驗,因勢利導,培養幼兒游戲規則意識,切實提升大班幼兒自主游戲的實效性。
關鍵詞 幼兒 自主游戲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arge Class
Children to Carry out Independent Games
LIN Haiqiao
(Yuquan Kindergarten of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3)
Abstract Teachers' education philosophy is behind.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children is not outstanding, game conduct disorder, lack of rules of the game and other issues affecting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self-class children games. Teachers should change their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o establish a correct concep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early childhood vision, respecting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children; to strengthen the process of observation, prominent instructor, so that timely, appropriate and well-managed; to enhance early childhood experience, grasp this opportunity to foster children rules of the game awareness, self-class childre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game.
Key words children; independent games;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1 大班幼兒自主游戲開展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理念落后
“自主游戲”的核心是體現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在大班幼兒自主游戲實施過程中,不少教師教育理念落后,以教師的“主導作用”取代幼兒的“自主活動”。無論是游戲的開發,還是游戲活動的組織,幼兒都是在教師的“要求”下“被游戲”,教師常常肆意地打斷或終止幼兒的游戲活動,不尊重幼兒游戲活動中的創造性,幼兒對游戲缺乏持久的熱情與興趣。
1.2 主體性不充分
自主游戲推進的關鍵在于發展幼兒的自主性,在自主游戲實際實施過程中,幼兒的自主性體現不充分。教師常常站在成人的角度看待幼兒的游戲活動,游戲活動設計具有很強的功利性,很少尊重幼兒的游戲意愿,這樣使幼兒的自主游戲失去了“自主性”,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受到框框條條的約束,自主游戲成了教師安排下的“一場表演”,幼兒失去了自主活動、自主體驗、自我創造的機會。
1.3 游戲開展無序
部分幼兒教師思想走向另一個極端,簡單地將自主游戲理解為讓幼兒自己去開展,放任幼兒的游戲活動,自主游戲陷入無序化狀態。教師對幼兒的自主游戲缺乏應有的觀察,不能根據幼兒游戲開展的情況進行實時的指導,恰當地處理游戲活動中的自然生成,游戲時間缺乏游戲控制,游戲活動成了“放散羊”。
1.4 游戲缺乏規則
幼兒自主游戲的開展離不開規則的約束,在自主游戲開展過程中,幼兒常常出現爭執,這與教師忽視幼兒游戲規則意識養成教育有關。幼兒規則意識的缺失使自主游戲一旦離開教師的引導便成了無序活動,幼兒在游戲中往往找不到自己在游戲中的角色,不能自主調整游戲行為。
2 大班幼兒自主游戲開展的策略
2.1 更新教學觀念,凸顯幼兒主體
(1)建立正確的幼教觀。幼兒自主游戲是幼兒園課程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自主游戲教學應該體現幼教整體發展價值取向。它不是簡單地發展幼兒的動作技能,要注意發展幼兒的綜合素質,如合作、勇敢、自信、責任等品質。在自主游戲中,要注意挖掘幼兒潛能,增強學生情感體驗,培養幼兒的社會性,著眼于幼兒可持續發展,為幼兒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2)建立幼兒視野。教師如何才能針對幼兒的實際組織自主游戲活動?建立幼兒視野是關鍵。在自主游戲活動中,教師必須要放低姿態,深入兒童生活,了解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兒童有其內在的生動的精神生活,成人應理解和參與兒童的生活和活動,不應將成人文化無條件地強加給兒童”,①要從幼兒的視野客觀地認識幼兒的游戲行為,正確地指導幼兒的自主游戲活動,客觀地評價幼兒的自主游戲。(3)尊重幼兒主體地位。教師要改變傳統理念,在自主游戲中充分尊重幼兒自由意志,從游戲教學設計到游戲組織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游戲設計環節,教師要尊重幼兒的角色選擇,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使幼兒保持較持久的興趣。在自主游戲開展環節,教師可以嘗試游戲情節的自主化,允許幼兒根據游戲情節合理地創新游戲情節,培養幼兒的創(下轉第160頁)(上接第150頁)造力。
2.2 加強過程觀察,凸出教師主導
(1)加強過程觀察。觀察是提升幼兒自主游戲教學針對性的有效措施。在幼兒自主游戲過程中,教師要全面觀察幼兒的自主游戲開展情況,獲得全面信息,以便對幼兒的自主游戲進行適時指導;此外通過觀察,教師可以了解幼兒在自主游戲中的表現,全面把握幼兒體力、智力、思想等情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差異性教育,同時為教師后期的指導提供素材。
在觀察中,教師要遵循幾個原則。激勵性原則。教師在觀察過程中發現幼兒的優缺點后,要及時指出幼兒存在的不足,幫助幼兒改正缺點,同時放大幼兒的優點,幫助幼兒建立自信;不干擾原則。教師獲取信息后,如何處理信息是關鍵,教師不能隨意地打斷幼兒的游戲狀態,力求維護幼兒自主游戲的自然狀態,保持游戲的完整性,尊重幼兒主體地位。
(2)合理進行指導。幼兒自主游戲并不意味著不要教師的指導,自主游戲應該是教師指導下的自主游戲。教師要掌握指導的藝術,力求做到指導適時、適當、得法。
適時是指教師要掌握好教師指導的時機,在幼兒游戲開展得正酣暢的時候,教師不能介入,打破幼兒游戲的進程。否則不僅達不到指導的效果,也容易破壞幼兒參與游戲的情緒;在幼兒游戲開展出現偏向或者不順利時,教師可以及時介入,進行引導,以激發幼兒游戲的積極情緒;
適當是指教師要把握好指導的度。自主游戲應當以幼兒為主體,在游戲開展過程中,教師要盡量少介入幼兒的游戲活動。教師可以在游戲前進行全面指導,包括游戲活動規則注意、事項等。如果不是非常情況,游戲中教師能不介入就不介入;游戲后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反思,達到指導的目的,以便后續自主游戲的開展;
得法是指教師要掌握好指導的方法,教師的指導可以是顯性指導,也可以是隱形指導。顯性指導是指教師直接給幼兒提出指導意見,幫助幼兒了解游戲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隱性指導是指教師通過間接地手段給予幼兒以指導。如在自主游戲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表揚的手段為幼兒樹立榜樣,通過肯定有意識讓幼兒明白應該怎樣做。教師也可以以角色的身份參與游戲,通過自我角色調整幼兒自主游戲行為,間接地給幼兒以指導,同時拉進師生距離,營造和諧的游戲氛圍。
2.3 培養規則意識,確保有序開展
(1)增強體驗培養規則。在傳統的游戲教學中,教師往往要求幼兒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規定游戲材料、規定游戲區域等,幼兒不能通過自身體驗形成規則意識,導致在游戲過程中,教師要反復地強調要求幼兒如何去做。教師要善于為幼兒創造寬松的游戲情境,讓幼兒在實踐中去體驗,去感知游戲中應該遵循哪些規則。如游戲材料的使用,不少幼兒搶材料,使用后隨意擺放,導致游戲材料使用無序,影響了游戲活動。只有讓幼兒在寬松的環境中去體驗,他們才能形成規則,做到利人利己,有序等,并且形成自覺的規則意識。
(2)因勢利導培養規則。規則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師要善于在日常游戲教學中因勢利導,抓住時機,培養幼兒的游戲規則意識。這需要教師做足平時功課,認真觀察,在自主游戲中,了解幼兒的行為意圖、行為方式等,及時發現幼兒存在的“逆規則”行為及行為產生的原因,因勢利導,“特別是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應引導他們共同討論,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逐步使游戲的規則明朗化”②在教師的引導下形成自覺的游戲規則意識。
注釋
① 趙艷.幼兒自主性能力培養的誤區[J].學前教育研究,2001(5):29.
② 王文金.要強化規則意識[J].早期教育(教師版),2000(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