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民辦高校教師教學科研投入狀態調查與分析

2014-08-07 01:47:12黃維躍
廣東教育·職教版 2014年5期
關鍵詞:問卷調查民辦高校

收稿日期:2014-02-28

作者簡介:黃維躍(1980-),男,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民辦高等教育研究。(廣東 廣州/510990)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3年廣東省高等院校學科與專業建設專項資金項目(編號:2013WYXM0158)。摘要:本文對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等三所民辦高校131名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民辦高校教師教學投入認同度最高,科研投入認同度最低。校齡和教學任務是影響科研開展顯著因素。本文從教學任務、科研制度、教師專業規劃與發展等方面提出舉措。

關鍵詞:教學投入;科研投入;問卷調查;民辦高校

中圖分類號:G7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5-0044-02一、研究對象

為了解民辦高校教學、科研狀態,為學校教學改革與科研激勵政策改革提供有效依據,課題組對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廣州大學松田學院與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進行調研,調研時間為2014年2月至3月。各學校采用分層抽樣法選取50名教師作為研究對象。發放調查問卷150份,收回有效問卷131份。

從調查對象結構分布來看:①年齡范圍:未滿29歲有29人(22.1%),30-39歲有51人(38.9%),40-49歲有32人(24.4%),50-59歲有15人(11.5%),60歲以上有4人(3.1%)。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青年、中年的年齡段界定,本次調研對象,青年占61.1%,中年占35.9%,很能反映民辦高校師資情況,因此研究對象的信度較高;②學歷結構:專科以下2人(1.6%),本科63人(48.1%),碩士或研究生班62人(47.3%),博士4人(3.1%);③入職時間(校齡):不滿1年12人(9.2%),1-2年26人(19.8%),3-5年34人(29.8%),6年以上59人(45%);④職稱結構:未評職稱或初級職稱51人(38.9%),中級59人(45%),副高級以上31人(16.1%);⑤性別結構:男性占50.4%,女性占48.6%。

從年齡、學歷、校齡以及職稱結構等因素看,調研的比例符合目前民辦院校師資隊伍的整體特征,即中青年教師為其主要師資組成部分,學歷以本科、碩士為主,職稱偏低。

二、研究內容與方法

調查表主要以陳述句形式呈現,用以描述教師教學投入狀況、科研投入狀況、教師專業發展狀態。本表共設計了133個問題。內容涉及:①民辦教師職業倦怠;②教學投入狀況;③科研投入狀態;④教師專業發展規劃與發展情況。其中“教師職業倦怠”主要是對教師目前在民辦高校工作、學習、生活、人際關系等狀態的描述,本部分由69個指標構成。“教學投入”包括教學能力和教學投入,教學能力由14個指標構成,主要描述教師在教學中所必備的專業知識、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而教學投入由13個指標構成,描述教學過程中責任心、態度、改革教學方法以及學生反映。“科研投入”由8個指標構成,描述教師發表論文、編寫著作教材、獲得教學成果獎勵以及立項研究情況。“教師專業規劃與發展”主要描述教師專業水平提升與進修的情況以及未來發展的規劃情況,有28個指標。問卷回收后,對數據進行處理,運用SPSS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在分析過程中,采用五點計分法對調查數據進行處理,即:A(非常符合)—5分;B(較為符合)—4分;C(中等符合)—3分;D(有些符合)—2分;E(極不符合)—1分。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表1教學科研能力樣本特征

平均值樣本數(人)教師職業倦態3.19130教學能力3.16130教學投入3.33130科研能力與投入2.37130教師專業發展規劃3.12130*備注:在數據分析過程中,采用五點計分法對數據進行處理,得到指標平均分滿分為5分。

調查結果(見表1)顯示,民辦高校教學與科研情況投入發展關系中,最高的是“教學投入”,為平均值3.33分(相當100分滿分的67分),其次是“教師職業倦怠”(3.19分)、“教學能力”(3.16分)、“教師專業發展規劃”(3.12分),而平均值最低的是“科研能力與投入”,其平均值為2.37(相當100分滿分的47分),低于及格線。從調查結果對比來看,民辦高校教師的教學投入與科研投入相差20分。這說明民辦高校教師對教學能力與教學投入有著較好的認同,而科研能力與科研投入的認同較差。對于上述結果的分析如下:

(1)觀念問題。民辦高校的領導者、管理者以及教師對待科研的重要性、科研對教學質量促進作用的認識有所偏失。它們往往過于強調教學的重要性,認為民辦高校的唯一任務是教好學生,順利實施教學人才培養方案。這種觀念影響了民辦院校重教學、輕科研的理念。但民辦高校不僅具有企業屬性,僅僅開發生產產品,更重要的是它具有高等教育屬性,遵守教育規律。這就要求民辦高校也得提高教育質量,除了培養人才,還要求教師教學之余進行科研與服務社會,通過科學研究,協同創新途徑來提高教學水平,促進教育質量。

在調研中發現,大多數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由于年紀輕、學歷和職稱層次不夠,他們主要精力放在教學上,由于投入教學時間長,精力有限,對于科研的開展缺乏時間。同時,由于民辦高校的科研投入不足,年輕人多,科研氛圍不濃,導致青年教師在科研的意識上淡薄,科研能力發展受到阻礙。

(2)師資隊伍問題。眾所周知,民辦高校的師資隊伍構成是比較特殊的,往往是年齡、職稱、學歷等結構不對稱,體現在退休教師多,年輕教師多。退休教師關心的是教學任務,對于學科建設與科研開展缺乏動力,而年輕教師由于研究經驗與職稱限制,或者有心無力,或者漠不關心。課題組對本單位近三年職稱評審的情況進行調研發現,評定初級與評審中級職稱的占絕大部分,晉升副高職稱的老師寥寥無幾。而從參加中級職稱評審人員的科研論文情況看,80%人員發表的刊物檔次過低,以版面費換取出刊機會的現象嚴重,近一半的人員集中在半年內發表兩篇或兩篇以上論文,凸顯出應付、臨陣磨刀的現象。從課題申報情況看,申報者多數搞突擊行動,沒有研究基礎,簡單填寫申報書,這導致申報命中率極低。即使獲得立項(主要指校內課題),也多數由于繁忙教學任務忽略了按研究計劃開展研究,或者課題組負責人單打獨斗,沒有很好組織課題組分工合作進行研究。以課題組所在單位為例,每年接近一半的課題申請中止或延期。

(3)經費問題。由于上級政策的限制,民辦高校申請縱向課題立項難度非常大,縱使立項了的課題,也屬于自籌課題,更多的是民辦高校自主組織校本課題研究。對于辦學經費有限的民辦高校,往往在科研經費投入方面比較有限。資助的課題經費,其經費使用細則也比較嚴格,資助的范圍主要是論文版面費、調研費與設備購置費,報銷的原則與要求比較窄。這不利于課題開展。

·民辦教育·民辦高校教師教學、科研投入狀態調查與分析四、結論與建議

從以上統計、分析中,我們發現民辦高校教師教學與科研投入情況:

(1)民辦高校教師以青年教師為主,職稱結構以中級為主要部分,科研意識淡薄,缺乏科研積極性,導致科研條件不足,無法形成學術梯隊。

(2)單位觀念與政策限制,教師教學任務比較繁重,講授課程多,授課學生多,導致科研精力有限,造成科研能力滯后。

(3)目前民辦高校的教學評價體系比較完善,但科研評價體系比較缺乏,導致科研因素無法調動教師積極性。

基于以上結論,我們提出了培養和提升教師科研能力策略的建議:

(1)合理安排教師教學與科研任務,減輕教師教學工作量,對于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師,鼓勵其多開展科研工作,在教學任務以及排課等方面給予合理的安排。

(2)完善科研制度,包括加大科研經費投入,修訂完善科研經費管理制度,讓科研經費為科學研究服務,而不是成為阻礙因素,同時完善科研評價體系,提升科研地位。

(3)加強教師科研業務能力學習,鼓勵教師專業發展與規劃,晉升職稱。深厚的專業知識是青年教師發展的基礎,能夠促進教學質量提高。

(4)孵化培育科研團隊,提升師資水平,以校級科研項目為基礎,提高青年教師科研水平,開展學術交流,加強課題申報指導,創辦學報,為青年教師開展學術研究提供平臺。

參考文獻:

[1] 唐智松.青年教師教學、科研投入狀態調查[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1(1):73-78.

[2] 申亞楠,郭春明.淺議高校青年教師的培養與使用[J].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2(2):77-78.

[3] 殷慧.大學教師投身教學的研究[D].湖南大學,2004.

[4] 劉獻君.論高校學科建設[J].高等教育研究,2010(1):12-15.

責任編輯陳春陽

收稿日期:2014-02-28

作者簡介:黃維躍(1980-),男,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民辦高等教育研究。(廣東 廣州/510990)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3年廣東省高等院校學科與專業建設專項資金項目(編號:2013WYXM0158)。摘要:本文對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等三所民辦高校131名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民辦高校教師教學投入認同度最高,科研投入認同度最低。校齡和教學任務是影響科研開展顯著因素。本文從教學任務、科研制度、教師專業規劃與發展等方面提出舉措。

關鍵詞:教學投入;科研投入;問卷調查;民辦高校

中圖分類號:G7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5-0044-02一、研究對象

為了解民辦高校教學、科研狀態,為學校教學改革與科研激勵政策改革提供有效依據,課題組對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廣州大學松田學院與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進行調研,調研時間為2014年2月至3月。各學校采用分層抽樣法選取50名教師作為研究對象。發放調查問卷150份,收回有效問卷131份。

從調查對象結構分布來看:①年齡范圍:未滿29歲有29人(22.1%),30-39歲有51人(38.9%),40-49歲有32人(24.4%),50-59歲有15人(11.5%),60歲以上有4人(3.1%)。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青年、中年的年齡段界定,本次調研對象,青年占61.1%,中年占35.9%,很能反映民辦高校師資情況,因此研究對象的信度較高;②學歷結構:專科以下2人(1.6%),本科63人(48.1%),碩士或研究生班62人(47.3%),博士4人(3.1%);③入職時間(校齡):不滿1年12人(9.2%),1-2年26人(19.8%),3-5年34人(29.8%),6年以上59人(45%);④職稱結構:未評職稱或初級職稱51人(38.9%),中級59人(45%),副高級以上31人(16.1%);⑤性別結構:男性占50.4%,女性占48.6%。

從年齡、學歷、校齡以及職稱結構等因素看,調研的比例符合目前民辦院校師資隊伍的整體特征,即中青年教師為其主要師資組成部分,學歷以本科、碩士為主,職稱偏低。

二、研究內容與方法

調查表主要以陳述句形式呈現,用以描述教師教學投入狀況、科研投入狀況、教師專業發展狀態。本表共設計了133個問題。內容涉及:①民辦教師職業倦怠;②教學投入狀況;③科研投入狀態;④教師專業發展規劃與發展情況。其中“教師職業倦怠”主要是對教師目前在民辦高校工作、學習、生活、人際關系等狀態的描述,本部分由69個指標構成。“教學投入”包括教學能力和教學投入,教學能力由14個指標構成,主要描述教師在教學中所必備的專業知識、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而教學投入由13個指標構成,描述教學過程中責任心、態度、改革教學方法以及學生反映。“科研投入”由8個指標構成,描述教師發表論文、編寫著作教材、獲得教學成果獎勵以及立項研究情況。“教師專業規劃與發展”主要描述教師專業水平提升與進修的情況以及未來發展的規劃情況,有28個指標。問卷回收后,對數據進行處理,運用SPSS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在分析過程中,采用五點計分法對調查數據進行處理,即:A(非常符合)—5分;B(較為符合)—4分;C(中等符合)—3分;D(有些符合)—2分;E(極不符合)—1分。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表1教學科研能力樣本特征

平均值樣本數(人)教師職業倦態3.19130教學能力3.16130教學投入3.33130科研能力與投入2.37130教師專業發展規劃3.12130*備注:在數據分析過程中,采用五點計分法對數據進行處理,得到指標平均分滿分為5分。

調查結果(見表1)顯示,民辦高校教學與科研情況投入發展關系中,最高的是“教學投入”,為平均值3.33分(相當100分滿分的67分),其次是“教師職業倦怠”(3.19分)、“教學能力”(3.16分)、“教師專業發展規劃”(3.12分),而平均值最低的是“科研能力與投入”,其平均值為2.37(相當100分滿分的47分),低于及格線。從調查結果對比來看,民辦高校教師的教學投入與科研投入相差20分。這說明民辦高校教師對教學能力與教學投入有著較好的認同,而科研能力與科研投入的認同較差。對于上述結果的分析如下:

(1)觀念問題。民辦高校的領導者、管理者以及教師對待科研的重要性、科研對教學質量促進作用的認識有所偏失。它們往往過于強調教學的重要性,認為民辦高校的唯一任務是教好學生,順利實施教學人才培養方案。這種觀念影響了民辦院校重教學、輕科研的理念。但民辦高校不僅具有企業屬性,僅僅開發生產產品,更重要的是它具有高等教育屬性,遵守教育規律。這就要求民辦高校也得提高教育質量,除了培養人才,還要求教師教學之余進行科研與服務社會,通過科學研究,協同創新途徑來提高教學水平,促進教育質量。

在調研中發現,大多數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由于年紀輕、學歷和職稱層次不夠,他們主要精力放在教學上,由于投入教學時間長,精力有限,對于科研的開展缺乏時間。同時,由于民辦高校的科研投入不足,年輕人多,科研氛圍不濃,導致青年教師在科研的意識上淡薄,科研能力發展受到阻礙。

(2)師資隊伍問題。眾所周知,民辦高校的師資隊伍構成是比較特殊的,往往是年齡、職稱、學歷等結構不對稱,體現在退休教師多,年輕教師多。退休教師關心的是教學任務,對于學科建設與科研開展缺乏動力,而年輕教師由于研究經驗與職稱限制,或者有心無力,或者漠不關心。課題組對本單位近三年職稱評審的情況進行調研發現,評定初級與評審中級職稱的占絕大部分,晉升副高職稱的老師寥寥無幾。而從參加中級職稱評審人員的科研論文情況看,80%人員發表的刊物檔次過低,以版面費換取出刊機會的現象嚴重,近一半的人員集中在半年內發表兩篇或兩篇以上論文,凸顯出應付、臨陣磨刀的現象。從課題申報情況看,申報者多數搞突擊行動,沒有研究基礎,簡單填寫申報書,這導致申報命中率極低。即使獲得立項(主要指校內課題),也多數由于繁忙教學任務忽略了按研究計劃開展研究,或者課題組負責人單打獨斗,沒有很好組織課題組分工合作進行研究。以課題組所在單位為例,每年接近一半的課題申請中止或延期。

(3)經費問題。由于上級政策的限制,民辦高校申請縱向課題立項難度非常大,縱使立項了的課題,也屬于自籌課題,更多的是民辦高校自主組織校本課題研究。對于辦學經費有限的民辦高校,往往在科研經費投入方面比較有限。資助的課題經費,其經費使用細則也比較嚴格,資助的范圍主要是論文版面費、調研費與設備購置費,報銷的原則與要求比較窄。這不利于課題開展。

·民辦教育·民辦高校教師教學、科研投入狀態調查與分析四、結論與建議

從以上統計、分析中,我們發現民辦高校教師教學與科研投入情況:

(1)民辦高校教師以青年教師為主,職稱結構以中級為主要部分,科研意識淡薄,缺乏科研積極性,導致科研條件不足,無法形成學術梯隊。

(2)單位觀念與政策限制,教師教學任務比較繁重,講授課程多,授課學生多,導致科研精力有限,造成科研能力滯后。

(3)目前民辦高校的教學評價體系比較完善,但科研評價體系比較缺乏,導致科研因素無法調動教師積極性。

基于以上結論,我們提出了培養和提升教師科研能力策略的建議:

(1)合理安排教師教學與科研任務,減輕教師教學工作量,對于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師,鼓勵其多開展科研工作,在教學任務以及排課等方面給予合理的安排。

(2)完善科研制度,包括加大科研經費投入,修訂完善科研經費管理制度,讓科研經費為科學研究服務,而不是成為阻礙因素,同時完善科研評價體系,提升科研地位。

(3)加強教師科研業務能力學習,鼓勵教師專業發展與規劃,晉升職稱。深厚的專業知識是青年教師發展的基礎,能夠促進教學質量提高。

(4)孵化培育科研團隊,提升師資水平,以校級科研項目為基礎,提高青年教師科研水平,開展學術交流,加強課題申報指導,創辦學報,為青年教師開展學術研究提供平臺。

參考文獻:

[1] 唐智松.青年教師教學、科研投入狀態調查[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1(1):73-78.

[2] 申亞楠,郭春明.淺議高校青年教師的培養與使用[J].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2(2):77-78.

[3] 殷慧.大學教師投身教學的研究[D].湖南大學,2004.

[4] 劉獻君.論高校學科建設[J].高等教育研究,2010(1):12-15.

責任編輯陳春陽

收稿日期:2014-02-28

作者簡介:黃維躍(1980-),男,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民辦高等教育研究。(廣東 廣州/510990)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3年廣東省高等院校學科與專業建設專項資金項目(編號:2013WYXM0158)。摘要:本文對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等三所民辦高校131名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民辦高校教師教學投入認同度最高,科研投入認同度最低。校齡和教學任務是影響科研開展顯著因素。本文從教學任務、科研制度、教師專業規劃與發展等方面提出舉措。

關鍵詞:教學投入;科研投入;問卷調查;民辦高校

中圖分類號:G7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5-0044-02一、研究對象

為了解民辦高校教學、科研狀態,為學校教學改革與科研激勵政策改革提供有效依據,課題組對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廣州大學松田學院與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進行調研,調研時間為2014年2月至3月。各學校采用分層抽樣法選取50名教師作為研究對象。發放調查問卷150份,收回有效問卷131份。

從調查對象結構分布來看:①年齡范圍:未滿29歲有29人(22.1%),30-39歲有51人(38.9%),40-49歲有32人(24.4%),50-59歲有15人(11.5%),60歲以上有4人(3.1%)。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青年、中年的年齡段界定,本次調研對象,青年占61.1%,中年占35.9%,很能反映民辦高校師資情況,因此研究對象的信度較高;②學歷結構:專科以下2人(1.6%),本科63人(48.1%),碩士或研究生班62人(47.3%),博士4人(3.1%);③入職時間(校齡):不滿1年12人(9.2%),1-2年26人(19.8%),3-5年34人(29.8%),6年以上59人(45%);④職稱結構:未評職稱或初級職稱51人(38.9%),中級59人(45%),副高級以上31人(16.1%);⑤性別結構:男性占50.4%,女性占48.6%。

從年齡、學歷、校齡以及職稱結構等因素看,調研的比例符合目前民辦院校師資隊伍的整體特征,即中青年教師為其主要師資組成部分,學歷以本科、碩士為主,職稱偏低。

二、研究內容與方法

調查表主要以陳述句形式呈現,用以描述教師教學投入狀況、科研投入狀況、教師專業發展狀態。本表共設計了133個問題。內容涉及:①民辦教師職業倦怠;②教學投入狀況;③科研投入狀態;④教師專業發展規劃與發展情況。其中“教師職業倦怠”主要是對教師目前在民辦高校工作、學習、生活、人際關系等狀態的描述,本部分由69個指標構成。“教學投入”包括教學能力和教學投入,教學能力由14個指標構成,主要描述教師在教學中所必備的專業知識、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而教學投入由13個指標構成,描述教學過程中責任心、態度、改革教學方法以及學生反映。“科研投入”由8個指標構成,描述教師發表論文、編寫著作教材、獲得教學成果獎勵以及立項研究情況。“教師專業規劃與發展”主要描述教師專業水平提升與進修的情況以及未來發展的規劃情況,有28個指標。問卷回收后,對數據進行處理,運用SPSS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在分析過程中,采用五點計分法對調查數據進行處理,即:A(非常符合)—5分;B(較為符合)—4分;C(中等符合)—3分;D(有些符合)—2分;E(極不符合)—1分。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表1教學科研能力樣本特征

平均值樣本數(人)教師職業倦態3.19130教學能力3.16130教學投入3.33130科研能力與投入2.37130教師專業發展規劃3.12130*備注:在數據分析過程中,采用五點計分法對數據進行處理,得到指標平均分滿分為5分。

調查結果(見表1)顯示,民辦高校教學與科研情況投入發展關系中,最高的是“教學投入”,為平均值3.33分(相當100分滿分的67分),其次是“教師職業倦怠”(3.19分)、“教學能力”(3.16分)、“教師專業發展規劃”(3.12分),而平均值最低的是“科研能力與投入”,其平均值為2.37(相當100分滿分的47分),低于及格線。從調查結果對比來看,民辦高校教師的教學投入與科研投入相差20分。這說明民辦高校教師對教學能力與教學投入有著較好的認同,而科研能力與科研投入的認同較差。對于上述結果的分析如下:

(1)觀念問題。民辦高校的領導者、管理者以及教師對待科研的重要性、科研對教學質量促進作用的認識有所偏失。它們往往過于強調教學的重要性,認為民辦高校的唯一任務是教好學生,順利實施教學人才培養方案。這種觀念影響了民辦院校重教學、輕科研的理念。但民辦高校不僅具有企業屬性,僅僅開發生產產品,更重要的是它具有高等教育屬性,遵守教育規律。這就要求民辦高校也得提高教育質量,除了培養人才,還要求教師教學之余進行科研與服務社會,通過科學研究,協同創新途徑來提高教學水平,促進教育質量。

在調研中發現,大多數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由于年紀輕、學歷和職稱層次不夠,他們主要精力放在教學上,由于投入教學時間長,精力有限,對于科研的開展缺乏時間。同時,由于民辦高校的科研投入不足,年輕人多,科研氛圍不濃,導致青年教師在科研的意識上淡薄,科研能力發展受到阻礙。

(2)師資隊伍問題。眾所周知,民辦高校的師資隊伍構成是比較特殊的,往往是年齡、職稱、學歷等結構不對稱,體現在退休教師多,年輕教師多。退休教師關心的是教學任務,對于學科建設與科研開展缺乏動力,而年輕教師由于研究經驗與職稱限制,或者有心無力,或者漠不關心。課題組對本單位近三年職稱評審的情況進行調研發現,評定初級與評審中級職稱的占絕大部分,晉升副高職稱的老師寥寥無幾。而從參加中級職稱評審人員的科研論文情況看,80%人員發表的刊物檔次過低,以版面費換取出刊機會的現象嚴重,近一半的人員集中在半年內發表兩篇或兩篇以上論文,凸顯出應付、臨陣磨刀的現象。從課題申報情況看,申報者多數搞突擊行動,沒有研究基礎,簡單填寫申報書,這導致申報命中率極低。即使獲得立項(主要指校內課題),也多數由于繁忙教學任務忽略了按研究計劃開展研究,或者課題組負責人單打獨斗,沒有很好組織課題組分工合作進行研究。以課題組所在單位為例,每年接近一半的課題申請中止或延期。

(3)經費問題。由于上級政策的限制,民辦高校申請縱向課題立項難度非常大,縱使立項了的課題,也屬于自籌課題,更多的是民辦高校自主組織校本課題研究。對于辦學經費有限的民辦高校,往往在科研經費投入方面比較有限。資助的課題經費,其經費使用細則也比較嚴格,資助的范圍主要是論文版面費、調研費與設備購置費,報銷的原則與要求比較窄。這不利于課題開展。

·民辦教育·民辦高校教師教學、科研投入狀態調查與分析四、結論與建議

從以上統計、分析中,我們發現民辦高校教師教學與科研投入情況:

(1)民辦高校教師以青年教師為主,職稱結構以中級為主要部分,科研意識淡薄,缺乏科研積極性,導致科研條件不足,無法形成學術梯隊。

(2)單位觀念與政策限制,教師教學任務比較繁重,講授課程多,授課學生多,導致科研精力有限,造成科研能力滯后。

(3)目前民辦高校的教學評價體系比較完善,但科研評價體系比較缺乏,導致科研因素無法調動教師積極性。

基于以上結論,我們提出了培養和提升教師科研能力策略的建議:

(1)合理安排教師教學與科研任務,減輕教師教學工作量,對于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師,鼓勵其多開展科研工作,在教學任務以及排課等方面給予合理的安排。

(2)完善科研制度,包括加大科研經費投入,修訂完善科研經費管理制度,讓科研經費為科學研究服務,而不是成為阻礙因素,同時完善科研評價體系,提升科研地位。

(3)加強教師科研業務能力學習,鼓勵教師專業發展與規劃,晉升職稱。深厚的專業知識是青年教師發展的基礎,能夠促進教學質量提高。

(4)孵化培育科研團隊,提升師資水平,以校級科研項目為基礎,提高青年教師科研水平,開展學術交流,加強課題申報指導,創辦學報,為青年教師開展學術研究提供平臺。

參考文獻:

[1] 唐智松.青年教師教學、科研投入狀態調查[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1(1):73-78.

[2] 申亞楠,郭春明.淺議高校青年教師的培養與使用[J].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2(2):77-78.

[3] 殷慧.大學教師投身教學的研究[D].湖南大學,2004.

[4] 劉獻君.論高校學科建設[J].高等教育研究,2010(1):12-15.

責任編輯陳春陽

猜你喜歡
問卷調查民辦高校
職校學生手機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基于問卷調查的防護頭盔佩戴熱舒適性研究
城中村改造問題及對策研究
現代園藝(2016年17期)2016-10-17 07:04:29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眾傳播與受眾反饋
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37:20
高校“院任選課” 情況調查及問題解析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9:08
大學生對慕課的了解和利用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7:22
關于民辦高校人才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研究
民辦高校生存風險管理探析——從民辦高校資金鏈斷裂出現的生存危機說起
淺談民辦高校中的人才培養模式
民辦高校“脫困”要多從自身找原因
教育與職業(2014年4期)2014-04-17 09:06:1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香蕉欧美精品|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乱偷免费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欧美五月婷婷| 成·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Aⅴ片在线观看蜜芽Tⅴ|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99偷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乱人伦99久久| 91福利免费| 波多野结衣第一页| 久久精品丝袜| 精品99在线观看|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色精品视频|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 亚洲乱亚洲乱妇24p|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 毛片视频网| 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91精品综合| 国产乱子伦无码精品小说| 片在线无码观看|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大黄蕉|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快速| 亚洲大学生视频在线播放| 成人福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 久久美女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欧美激情首页| 日韩精品毛片| 欧美色伊人| 亚洲天堂色色人体|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免费看美女毛片| www欧美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综合在线| 精品国产网| 97色伦色在线综合视频| 精品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无广告| 日韩精品毛片人妻AV不卡|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波多野结| 91精品最新国内在线播放|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高清无码不卡视频|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久久中文电影| 精品在线免费播放| AV无码无在线观看免费| 女人av社区男人的天堂|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 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卡片av| 亚洲伊人天堂|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3| 重口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广东一级毛片| 亚洲a级毛片| 99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免费福利网站| 欧美劲爆第一页| 国产在线日本|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成人| 综合网天天|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中文精品| 无码人中文字幕| 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高清国产va日韩亚洲免费午夜电影| 在线亚洲小视频| 亚洲天堂区| 国产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