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等
【摘要】口腔白斑是指發生于口腔黏膜上以白色為主的損害,不能以臨床和組織病理學的方法診斷為其他任何疾病者,WHO已經將其列為癌前病變??谇话装卟∫驈碗s,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目前無特效治療措施。近10余年來,在口腔白斑臨床治療及防治癌變的研究中發現,中醫有著獨特的優勢。本文就非均質顆粒狀白斑中醫防治作一綜述。
【關鍵詞】口腔非均質顆粒狀白斑;中醫治療;癌前病變防治
口腔白斑(oral leukoplakia,OLK),是發生在口腔黏膜上以白色為主的損害,不能被擦去,也不能以臨床和組織病理學的方法診斷為其他可定義的損害,屬于癌前病變或潛在惡性疾患范疇,不包括吸煙、局部摩擦等局部因素去除后可以消退的單純性過角化病[1]。據WHO發表的資料,白斑病人約3%~5%發生癌變[2]。非均質顆粒狀白斑于頰膜口角區多見,表現為顆粒狀突起,黏膜表面不平整,病損間黏膜充血,似小片點狀糜爛,有刺激痛,能夠發生癌前病變,對其治療和癌變的防治是國內外口腔醫學界關注的熱點之一[3]。
中醫學對口腔非均質顆粒狀白斑的基本認識
中醫整體觀和辨證施治原則認為,口腔白斑是一種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為氣虛、腎虛而致氣血津液運行失常所致[4]??谇话装叩牟C有內外兩個方面,內為飲食不節、起居失宜、虧損元氣;或怒動肝火,勞傷元氣。中醫所謂的元氣,即機體的免疫狀況[5]。當機體的免疫能力下降時,身體的整體機能就會下降,就會破壞原來的內環境穩態,導致機體不能很好的對抗外來因素的干擾,以至于更加容易患病。外因則指外來的邪毒、邪氣。故對本病的治療可采取理氣活血、清熱解毒、健脾化濕、扶正祛邪為主要治則[6],可用補益氣血,滋養肝腎,活血化瘀,清熱化痰,平肝熄風的中藥。
口瘡雖生于口舌,但根源于臟腑?!秲冉洝吩唬骸靶臍馔ㄓ谏唷?。又曰:“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再曰:“少陰之脈,貫腎,系舌”?!夺t參》所言“舌為肉之聚者,何也?舌雖為心之苗,實與脾胃相維系者也”,故調理脾胃實為論治口瘡之良法也。張明利認為發生在口唇內側、口腔壁上的口瘡,多應從脾胃論治[7]。臨床和實驗研究證實,用隔涼散黃芩12g,連翹12g,梔子12g,薄荷12g,大黃6g,芒硝6g,竹葉6g,甘草6g,白蜜6g[8],通過此方可以調節胃脾積熱,效果良好。本病通過中醫治療,能有效控制病程發展,或與西藥聯用,有增效減毒的作用,并可降低癌變率。在手術切除白斑后,中醫藥也可在防止復發中發揮作用。
中醫學對口腔白斑防治原則及臨床有效方藥的研究
中醫對口腔白斑的治療現狀:劉俊峰等采用自擬的白蒲清口湯對口腔白斑進行治療。治療組40例,治愈31例,顯效7例,無效2例,治愈率為77.5%,總有效率為95.0%。張珺等用開喉劍噴霧劑治療口腔常見疾病[9],發現開喉劍噴霧劑對口腔白斑、口腔潰瘍等口腔常見疾病均有明顯療效。刁文獻等通過用去斑湯和維生素A、E為對照進行實驗研究[10],發現患者50例中31例痊愈,11例顯效,5例好轉,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4%。張俊平將該院60例患者分為兩組[11],治療組予以中藥治療,成分為白茅根20g,白蛇舌草15g,蒲公英20g,丹參15g,雞血藤15g,藿香15g,紅花15g,桃仁15g,黃連6g,車前草20g,黃精8g,葛根15g,魚腥草20g,枸杞子15g,五味子18g,山茱萸12g,炙甘草6g;對照組給予常規西藥治療。結果發現治療組30例,治愈21例,顯效7例,無效2例,治愈率70%,有效率93.3%.張雪珠對28例病患進行中藥治療觀察[12],結果發現16例恢復正常,10例自覺減輕。朱群強等對30例口腔白斑患者進行中藥1號口服液治療[13],30例患者中21例痊愈,7例顯效,2例有效。
通過以上幾位學者的研究和臨床試驗,不難看出,中醫治療口腔白斑病效果顯著。中醫治療口腔白斑的主要特點和優勢是:中醫主要以補益氣血、滋養肝腎、活血化瘀、清熱化痰、平肝熄風、育陰潛陽為治則,增強抗體的細胞和體液免疫。但西醫治療中維生素A的應用能夠更好地維持細胞完整性,有效預防和治療腫瘤,可將癌前細胞逆轉為正常細胞。所以,中醫在原有優勢的基礎上,應該更加注重維持細胞完整性和治療腫瘤的研究。
中西醫結合治療口腔白斑現狀:郭敏華對8例OLK患者以VitA 2.5萬[14],VitE 100mg,3次/日,口服,同時服用四君子湯加苦參、金銀花、魚腥草、土茯苓、生甘草、紫荊藤、丹參組方治療。失眠多夢加五味子、酸棗仁,口苦口干加柴胡。日1劑,20天1個療程。結果3例痊愈,2例顯效,3例好轉。李玉門對5例OLK患者在此方基礎上加用強的松每日15mg,分3次口服,獲肯定療效[15]。本方中四君子湯加減旨在提高免疫功能,調理脾胃,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使氣血通暢,合營衛,除脾濕,改善微循環及上皮角化,從根本上達到消斑目的。另外,姜倩隨機將98例患者分為兩組[16]。A組53例口服血府逐瘀口服液,每日兩次,每次10ml;并口服轉移因子膠囊,2次/日,每次兩粒。B組45例僅口服轉移因子膠囊,用法批號同前。兩組都同樣局部用維生素AD滴劑和貝復濟。每月1個療程,每療程結束復查一次,四個療程結束評定效果發現轉移因子膠囊和血府逐瘀口服液聯合應用,相輔相成,取長補短,有助于縮短該病的治療療程,是目前治療OLK較滿意的治療方法之一,應該繼續推廣。朱群強等對患有口腔白斑病的患者進行治療[17],先注射轉移因子,3個月后,病情未取得好轉者口服中藥I號,同時接受轉移因子注射。中藥I號水煎服,日1劑,每劑煎服2~3次。一般3個月1療程;轉移因子每次2mg,腋窩淋巴干和病灶內注射交叉進行。連續治療2年以上結果發現,13例痊愈,5例顯效,2例有效。
思考與展望
在中醫學中并沒有明確的病名與非均質顆粒狀白斑對應,但是通過中藥治療口腔白斑仍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本文作者認為應該從和氣血以及除脾濕等方面入手,辨證施治綜合考慮。另外大量臨床報道發現,非均質顆粒狀白斑的發生與白假絲酵母菌的感染有密切關系。20世紀70年代,已發現白斑與念珠菌感染的密切關系。故通過微生物學與中醫藥的交叉研究,有理由猜想對于白假絲酵母菌有抑制作用的中藥對于非均質顆粒狀白斑的治療有一定的療效。
通過對以往臨床經驗及報道的分析可以發現中醫藥在白斑治療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在此,本文作者特別強調,辨證論治是中醫臨床的特色和優勢,多學科交叉治療尤其是中西醫結合治療口腔白斑,是現代口腔醫學發展的趨勢。雖然目前中醫學的治療方案仍然不能用現代醫學理論解釋,但其臨床效果有目共睹,不可忽視。有理由相信,兼收并蓄,取長補短,中西醫結合,口腔白斑的防治工作必將取得進一步的進展。
參考文獻
[1]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黏膜病專業委員會.口腔白斑病的定義與分級標準(試行).中華口腔醫學雜志[J].2011,46(10):579.
[2]陳麗霞.口腔白斑的研究進展[J].當代醫學,2011,17(19):18-19.
[3]李秉琦.口腔黏膜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89.
[4]張俊平.中藥治療口腔白斑30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2006,28(12):910.
[5]劉雪峰,張俊平.白蒲清口湯治療口腔白斑4O例臨床觀察[J].新中醫,2011,43(6):84-85.
[6]劉偉.口腔白斑的中醫藥治療現狀及研究進展[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09,25(1):53-54.
[7]趙巍.張明利副主任中醫師治療口瘡經驗[J].中醫研究,2011,24(9):70-72.
[8]宋健.口瘡的中醫治療[J].內蒙古中醫藥,2011,1:55.
[9]張珺,王冰,房寶鑫,等.開喉劍噴霧劑治療口腔常見疾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1,8(11):77.
[10]刁文獻,刁娜.去斑湯治療口腔白斑的臨床觀察[J].中原醫刊,2005,32(1):10.
[11]張俊平.中藥治療口腔白斑30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2006,28(12):910.
[12]張雪珠.中醫藥治療口腔白斑的體會[J].醫學倫理與實踐,2008,21(9):1063.
[13]朱群強,翦新春,凌天牗等.中藥1號口服液治療口腔白斑30例臨床觀察[J].中醫雜志,2003,44(7):524.
[14]郭敏華.中西結合治療口腔白斑的臨床觀察[D].廣東牙病防治,1995,3(4):46.
[15]李玉門,蘇杰,田玉平,等.中西醫結合治療口腔白斑的臨床觀察[J].吉林中醫藥,2001,1:45.
[16]姜倩,陳坤,石愛梅,等.中西醫結合治療口腔白斑53例臨床分析[J].海南醫學,2009.20(10):34-35.
[17]朱群強,楊華,林學鋼,等.中藥I號聯合轉移因子治療口腔白斑的臨床觀察[J].上海口腔醫學,2000,9(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