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冰 洪曉蘭
【摘 要】人力資源是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源泉,也是企業生存發展的第一資源,高質量的人力資源輸出都來自勞動力市場,兩者息息相關。人力資源作為企業一項系統且長久性工程,它為企業輸送了許多優質人才,并都是企業所需。我國企業人力資源正在朝著效用化和國際化的方向發展,本文則從勞動經濟視角下來探析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勞動經濟;相關性
人力資源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后期在社會中的地位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社會生產條件及科學技術等社會綜合因素都激發著人力資源管理,直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后期,以往的人事管理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人力資源管理在這時用它特有的模式、觀念及方式取代了它,對企業建設及人才發展都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人力資源管理和勞動經濟相關概述
人力資源管理特指在經濟學與人本思想的指導下,通過甄選、招聘、培訓等管理形式來有效運用組織內外的相關人力資源,滿足當前社會及未來發展的需要。學術界將人力資源管理分為六大模塊:人力資源規劃;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及勞動關系管理。其中績效管理是提高效率最關鍵的因素,人力資源必須推動績效,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使命是推動落實企業的戰略和經營目標,也是推動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中樞。未來的人力管理把重點放在招聘機具創新能力的人,不再是傳統招聘具有“成熟性”的人,當今社會已經不看重人的經驗和專業要求,而是看其是否具備創新的意識和廣博的知識。
勞動經濟指生產要素投入的經濟效益以及有關社會經濟問題。勞動是人類最主要的實踐互動,也是存在于社會中的普遍現象。人和勞動息息相關,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會產生勞動問題。許多學科也從不同角度來研究分析勞動,從社學會中的角度來研究勞動就會形成勞動社會學,從經濟學的角度研究勞動就會形成勞動經濟學,從法學的角度來分析就會形成勞動保護學等。尤其經濟學對勞動經濟理論研究有了重大突破:如企業與勞動者雙向選擇的理論;勞動力是具有商品性質屬性的理論,企業通過與勞動市場進行談判,來實現勞動使用權;個人是擁有勞動權的主體,有權支配自身的勞動力,因選擇就業和轉換崗位方面具有自主權。勞動也是謀生手段,個人和家庭承擔勞動力的生產費用;勞動學還包括就業的宏觀經濟目標與宏觀社會目標,就業與生產工資的關系,就業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等。
二、勞動經濟視角下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目前大多數群體對人力管理資源的概念就是為企業增值效益,提升競爭力的手段,導致一些企業想要創造財富就是不斷地去勞動市場挖掘人才。和發達國家人力資源管理相比,我國還處于摸索階段,使得企業雖然發掘了人才,但不能合理運用這些人力資源,甚至出現人力資源浪費的現象,沒有起到相應的作用,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競爭優勢自然而然也無法帶動。
企業的存在就是為了獲得經濟效益,一些企業為了獲得利潤,就將生產成本降低。一般在企業中工人的工資是占據生產成本比例最大的,所以,降低成本就要合理地的雇傭工人。勞動經濟學理論曾提到勞動力邊際收益產品,指一個勞動力在發揮自身效益而收獲的邊際收入,把投入勞動力時所產生的費用,即工人的工資,稱為勞動力的邊際費用。企業在短期生產內是不會投入較多的成本,因成本和勞動力的投入量有時是不成正比的,所以,企業想要獲得更多的效益就要合理的雇傭工人,如果企業獲得的邊際收益產品大于邊際費用,則證明企業收獲了利潤,反之,企業會因為投入大量的邊際費用確沒有收到預期產品,就會出現損失收入的現象。所以,邊際費用和邊際收益產品兩者能同時進入理想狀態,就要出現邊際收益產品=邊際費用情況。或企業在發展項目上設置的是長遠發展,那么企業可以控制投入的資本和勞動力,甚至可以調動資金來為項目增添設備,設備的投入可以適量的減少勞動力,產生替代效應,這也是勞動經濟學的原理。
在員工的薪酬管理方面勞動經濟學也有所涉及,薪酬管理指在組織發展戰略指導下,對員工薪酬結構、策略、水平、構成來實施調整的動態管理過程,它是基于人力資源戰略設立的,因此,當薪酬體系建立起來后,應對日常薪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密切關注,以便及時調整企業薪酬水平、策略、結構及構成,確保實現公平且合法的薪酬目標,保證企業發展戰略的實現。所以,從上述觀點可值得,一套成熟有效的薪酬管理能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培養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提高員工工作效率。在此之前,要對幾個效益進行解析:①替代效應;指一種商品的名義價格發生變化后,商品需求量在實際收入不變的條件下發生變化。②收入效應;指在名義收入不變的條件下,消費者的實際收入因一種商品名義價格變化而受到影響,也導致消費者所購買商品總量的變化。因此,企業在制定員工薪酬時應弱化收入效應,強化替代效應,員工才愿意付出勞動力。
三、結語
總之,隨著經濟市場的快速運行,復雜的市場經濟環境是企業在未來運營中在面臨的,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對提高競爭優勢有著重要的作用。勞動經濟和人力資源管理兩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企業根據人力、資源并站在市場經濟的角度上來進行優化配置,降低人力管理資源風險,以此來獲得企業經濟穩定持續增長。
參考文獻:
[1]尹慶雙,曹滿云.論和諧勞動關系建立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調整[J].當代經濟研究,2009,(4):50-52
[2]袁倫渠,林原.勞動經濟學的形成與發展[J].中國流通經濟,2011,25(6):55-58
作者簡介:
周冰(1971-),女,廣西北海,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廣東佛山銷售分公司,職稱:經濟師,研究方向:勞動經濟;洪曉蘭(1979-),女,福建南安,中石油廣東清遠銷售分公司,中級職稱,研究方向:勞動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