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音竹
(南京藝術學院 舞蹈學院,江蘇 南京 210013)
瑪莎·格雷姆是世界舞壇的一代先鋒人物,她善于打破傳統,她以人為本,她的舞蹈中蘊含著深刻的自由主義精神。瑪莎的舞蹈思想中無時無刻透露這對人性的探究和自由主義精神,瑪莎通過她獨特的身體語言與她獨具一格的深邃的心理學思想在作品中的運用,為美國現代舞奠定了堅實的藝術基石。
什么是表現主義?表現主義誕生于德國,是一場關于文化和藝術創作的活動和思潮,它具有鮮明的理論主張和美學特征。表現主義作為一種藝術的流派,它是反傳統的現代主義藝術,他們不滿于現狀,要求革新;他們反對刻板遵從現實主義和自然主義,反對藝術是對客觀世界的摹防;他們要求藝術應該是作者的主觀精神和直接表現,并且反映人的心理狀態及精神。這正是瑪莎·格萊姆在她的藝術創作中的表現,瑪莎通過對人的行為以及當下的現實生活的刻畫而直至人類的靈魂,并且強調藝術表現的主觀性和情感宣泄,在瑪莎的作品中,都深刻的表現出瑪莎的所思所想,以及以人性為本作為創作之根本,通過作品去表現人類最深處的人性的靈魂,在她的作品中,大多表現出人類情感的宣泄,她最善于揭露一個內在的人,通過舞蹈去歌頌人類的美好和丑惡。除此之外,關于表現主義美學也是反對傳統的摹仿論,顛覆理性主義,所以表現主義總體上一位著反叛和革新,而瑪莎的作品中有許多對現實的反叛,主張表現人類或是作品中內在的體驗和情感,甚至是挖掘人類內心的陰暗甚至扭曲的一面。因此,瑪莎的作品以人為本,挖掘人類的內在表現、原始本能的沖動和欲望。同時,在她的作品中精神分析學對瑪莎的舞蹈思想有著重要的影響,這也是一種對人性的分析和理解,是一種表現主義為美學的自由主義精神的舞蹈思想。
瑪莎以她獨特的身體語言和她善于真是的表達內心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她的作品無時無刻的不在與人世間的黑暗做反抗,她的作品中處處透露這人性的本能原始沖動和對自由精神的向往,并把對人性的揭示作為至高無上的終極關懷,她的舞蹈充滿了人文主義氣息。正如中國現代舞編導王玫,她的作品注重對人性的關注,她總是自覺地關照著人以及人的生存狀況,具有人文主義關懷。在中國,王玫就是一位關注人文關懷的編舞家,如《天鵝湖記》中帶著黑色幽默的味道,貌似挑戰舞蹈至尊——芭蕾舞劇《天鵝湖》的樣子,實則揭開的是慨嘆“舞蹈人生”的帷幕。現代舞劇《天鵝湖記》借用芭蕾舞劇《天鵝湖》的主題、音樂及舞蹈的象征意義,試圖表達當代舞蹈人自己與其“象征”完全相反的舞蹈情況。現代舞劇《天鵝湖記》探討了一個沉重的話題,即當下舞蹈藝術發展的畸形狀態;舞蹈人永遠只能在被限定在一個極為狹小的空間里生存,缺乏自由、開放的藝術空間,也很難有酣暢淋漓的創作與舞蹈。而這一點尤其表現在現代舞的創作與表演中,原本就已經狹小的舞蹈界其主流意識形態為現代舞的發展帶上了一個無形的緊箍咒。舞蹈在一小時的時長里,演繹著一個族群的命運——舞蹈人的一生。正如王玫所說:“真正想表達的卻不是比賽,而是由比賽衍生出的造夢、夢破及再夢的一個夢想循環。這個夢想的循環,也正是我們當下所有的舞蹈人正經歷著的現狀。”現代舞的精華所在就是獨立思考,這一點,目前不僅傳統舞蹈中沒有,連現代舞也缺乏。王玫有志于破除這種桎梏,因此,她選擇了與傳統舞蹈審美意識與價值追求截然不同的方式即現代舞來詮釋自己的藝術主張。那些所謂的程式和技術要求其實并非人們以為的那么重要,傳統固有的審美標準也并非真的就那么神圣不可冒犯。真正的藝術不僅在于美,更在于真。《天鵝湖記》可以看成是王玫對自己舞蹈人生的反思和對舞蹈情懷的暢快訴說。這不僅是為了渲染生命中的喜悅與悲傷,更是為了期待中的真善美而吶喊,整部作品以重視地表達自己為出發點,在絕對立足于自己的同時,也表達了他人。
正如肖蘇華所說,“立意關系到一個舞劇的文化底蘊與高度,同時又關系到思想的深度與高度,從而決定著藝術品質與思想品質。”舞劇的立意在是一切創作的根本,而好的立意就在于舞蹈的思想深度,中國舞劇創作中缺乏像瑪莎的那種自由主義精神,缺乏反傳統,反客觀現實,關注人類內在和內心情感的創作,本文通過對瑪莎的自由主義精神的分析以及中國舞劇中表現主義的運用,對于推動中國舞劇高質量的生產的研究和發展以及探索具有重要的意義。
[1]劉青弋.西方舞蹈史綱.[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
[2]劉青弋.現代舞蹈身體語言.[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