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是非常適合創業的人群,但也是極容易失敗的人群。大學生創業者要學會彌補自身缺陷,要避免重蹈覆轍。不妨來聽聽行內人士提出的大學生創業應該避免的一些忌諱。
比爾.蓋茨的微軟神話,使IT 業、高科技行業成為大學生眼中的創業“金山”,以至于不少學生對從事服務業或技術含量較低的行業不屑一顧。其實,高科技創業項目往往需要一大筆啟動資金,創業風險和壓力都非常大,大學生如果自身能力不足,對創業的期望值又過高,一開始就起點過高,很容易失敗。因此,大學生創業不妨放低心態,深刻了解市場和自己,然后從小做起,從實際做起,一步一個腳印。
缺乏經驗是目前大學生創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不少大學生創業者沒有對其產品或項目做市場調查的意識,而只是進行理想化的推斷,例如:如果我們的產品有1 億人購買,每件產品就算我們只賺1 元,我們也有1 億元的利潤。這種推斷方法根本站不住腳的,反而起著誤導作用。大學生在創業初期一定要做好市場調研,一些可行性研究也可委托專業機構進行,在了解市場的基礎上創業,才能長久。
在強調團隊合作的今天,創業者想靠單打獨斗獲得成功的幾率微乎其微。團隊精神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創業素質,風險投資商在投資時更看重有合作能力的創業團隊。如今大學生一般都個性化、自信心較強,在創業中常常自以為是、剛愎自用,這些都影響了創業的成功率。因此,對打算創業的大學生來說,強強合作,取長補短,創建一個有凝聚力的團隊,要比單槍匹馬更容易接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