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財俊
【摘 要】高考試題歷來是被認為是中學教學的“指揮棒”,對高考命題方向進行進行分析,對于指導中學物理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一定要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幫助學生理解高考的命題形式,開拓視野。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高考物理命題;學生能力培養;新課標
新課標的出現,導致物理命題改革。一方面來講帶動了知識的進步,另一方面來講對于學生或者老師都是很茫然。那么就需要教師根據命題改革的方向來引導學生的學習思維。由此可見,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對于物理命題改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高考物理學習現狀
現在,我國內地大部分省、市、自治區,都已經實行了“新課標”的課程改革。然而,在“課改”實施的區域,卻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在高中物理“新課標”三個系列的選修教材中,幾乎所有的學校都只選1系列(文科)和3系列(理科)教材,對應用技術方向的2系列教材則無人問津,甚至無人訂購。值得注意的是,我國人才市場上目前最需要的正是大量的應用技術型人才,這種不合理的現象,帶來一系列嚴重后果。從人才市場上看,一方面是大學生就業難,另一方面是企業招不到適合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從人才培養上看,由于現行理(工)科高考命題基本上是對應3系列教材,而3系列教材偏重于物理概念、邏輯分析和思維方法。在高考命題的“指揮棒”下,“木塊摞木塊,滑輪加斜面”的問題依然成為物理習題的主流。從社會效益上看,大部分學生每一天的生活就是聽課、做題、考試,很少有獨立思考和社會實踐的時間。很多學生只是善于“應試”,而不善于“動手”;另一些學生動手能力較強,卻不善于“應試”,使學生中“會考試”和“能做事”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高考物理命題的改革
1.高考制度改革
考試方式的改革改變“一卷定終身”,而采取一年多次考試。可以暫行一年考兩次。第一次高考:“研究型本科”招生考試。時間:每年4月初。招生學校及專業:“211”大學和重點大學中的“研究型專業”。培養目標:為我國自然和社會科學的基礎理論研究,新能源、新科技的探索和開發,以及世界前沿的科學研究培養研究型人才。形式:分文理科。第二次高考:“應用型本、專科”招生考試。時間:每年6月初。招生學校及專業:所有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本、專科院校(含清華、北大等重點院校的部分專業),包括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培養目標:培養我國急需的、大量的、各行各業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及其他應用型人才。形式:分文理科。前一種考試方案,實際上起不到多大作用。而后一種考試方案,很多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點,把應用型命題及提高實踐技能、創新能力作為努力方向。對于準備參加研究型考試的學生,也有了兩次參加高考和被選拔的機會。
2.高考物理命題的改革
對于研究型考試,命題的宗旨是:考查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深刻理解和應用能力;考查學生邏輯推理、辯證思維、創新能力及歸納綜合和協調能力;考查學生把學過的知識應用到自己不熟悉的地方中去的能力。即使對研究型考試,也應適當地減少“抽象問題”,著力考查學生“理論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的能力,研究型考試命題與現行高考命題相似。應當承認,通過現行考試命題選拔到重點院校的學生,確實是智商很高的學生,但仍需要加強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查。對于應用型考試,命題的宗旨是:對知識的掌握只要能很好地理解,并達到課本的基本要求,能熟練地解決常見的實際問題即可。重在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三、如何培養學生能力
1.注意思維訓練
要解決問題,思維是很重要的。教師注重講解概念和結果得來的緣由,幫助學生培養完整、獨立的思維過程,讓學生在得到問題解決方法后能夠舉一反三。學生要綜合運用自己的理解能力、判斷能力、分析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必要時還要加上自己的運算、推理能力等,比如說試卷中的2題,它是牛頓定律的應用,由于題目只是簡單地給出一個坐標圖, 這就要求學生自己創建物理模型,弄清彈性球的運動軌跡和過程。公式運用很多,還要求學生有熟練的運算能力。
2.注意理論聯系實際,加強應用性知識的積累
物理學與很多學科都有聯系,比如化學、數學、自然等,而在生活中,很多的現象又是離不開物理知識的。理論聯系實際的考察會用到一些其他學科的常識,這就要求學生知道很多的應用性知識,明白各種知識之間互相作用的原理。教師在教學時,要多為學生補充一些應用性常識,比如科學發展、生產生活、創造發明等,講解它們所運用到的學科知識,以及運作原理。加強學生應用性知識的積累,培養學生聯系實際的習慣,達到理論聯系實際的成效。
3.培養快速提取信息,整合消化知識的能力
雖然近幾年高考物理的題量減少,但是考查范圍卻有所增加,考察的知識點也在增多。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在學習好重點的必修部分的同時也能兼顧選修部分呢?這就需要培養學生在學習時抓住重點,快速整合消化知識的能力。在復習考試時準確審題,快速提取有用信息,做到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要想兼顧必修和選修部分還要學生有針對性的訓練,區分這兩個部分的異同點,掌握解決不同類型題目所需要的方法。
結語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的困難。那如何解決這方面的問題,還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思考延伸能力。因此,教師和學生應該就溝通,在“指揮棒”下積極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他們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吳曲藝.基于高考物理命題改革談學生能力培養[J].技術物理教學,2013(03).
[2]于克明.談高考物理命題與應用型人才培養[J].物理通報,2012(06).
(作者單位:西藏林芝地區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