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華偉
【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推行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時間相對減少,因此,清醒地認識當前語文教學實際,同時對其學科特點和學習目的要有準確、全面的認識,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改變語文教學費時但收效不佳的形象,這是每位語文教師都需認真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語文;有效教學;實施策略
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就是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學生能獲得較多的語文基礎知識,聽、說、讀、寫能力得到較大的提高與發展,學習態度和習慣得以養成。語文教師要教給學生一生受用的東西:語文學習的興趣、能力,語文學習的方法、習慣等,要念好“字、詞、句、段、篇、聽、說、讀、寫、書(寫字)”十字真經。課堂有效教學要有效果,講求教學質量(收益大一些);要有效率,講求教學速度(投入小一點);要有效益,著眼于“師生共同成長”。
一、高中語文有效教學現狀分析
實施語文有效教學,最關鍵因素是我們語文教師。當前,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一是觀念陳舊,拿著新教材進行的還是傳統的老一套教學理念。二是惰性難改,常常做“拿來主義”者,照本宣科,鮮有創新精神。三是關注點上有偏差,教學時只關注教,忽視學生的動態生成。四是反思少,寫每一堂課教學反思的更少。
二、語文教師實施語文有效教學的途徑和策略
(一)認真學習,轉變觀念,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
在新課程背景下實施有效教學,我注意在以下方面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
1.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利用新課程培訓學習的機會,轉變觀念,運用新教學方法來實施新課程。
2.豐富個人知識儲備,使博大精深的語文散發出非凡的魅力,使學生真正學習和傳承到中華文化的一些優秀和精髓的東西。
3.轉移關注的重點:(1)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立足于學生全面的發展。(2)關注教學效益,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教學時不跟著感覺走,對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綜合考慮。(3)關注可測性和量化,教學目標盡可能明確具體,科學對待定量與定性、過程與結果的結合,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業成就與教師的工作表現,既反對拒絕量化,又反對過于量化。
4.做一個有反思力的語文教師。具有反思意識,堅持寫教學反思,不斷反思日常教學行為:我的語文教學有效嗎?什么樣的語文教學才是有效的?有沒有比我更有效的語文教學?在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實現專業成長。
5.積極探索一套策略。掌握有關的策略性知識,便于自己面對具體的情景做出決策,并在課堂中靈活運用。
(二)構建和諧課堂,追求愉快教學,培育優質課精品課 作為語文教師,我注意主要從課前的充分準備、課堂的精心組織、課后的適當練習等三個環節來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構建了語文教學的系統工程。
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模式,學生是課堂上教師全力服務的對象。總體上看,課堂教學組織應面向全體學生。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注意各環節的安排盡可能以全體學生的參與為基礎,以個別提問、小組交流、課堂檢測等多種形式來了解大多數學生學習的情況,樹立一種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民主、平等、互動、和諧的新型師生觀,以此來營造積極民主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的質疑精神和求異思維,為學生搭起一個充分展示才華的創新平臺。
“講授”。先是微笑進課堂,因為微笑是聯系師生情感的紐帶,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是創設和諧的、協調的教學氛圍的重要手段。
(2)“提問”并“傾聽”。我注意結合課文創設有效情景和有效提問,叫學生積極舉手發言,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問題難度適當,不叫學習差的學生回答難度很大的問題,恐怕回答錯了會打擊學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對學生的回答認真傾聽,以肯定為主,給予評價。
(3)“激勵”。每堂語文課,我注意在學生回答問題正確、考試成績有提高、布置的周記或大作文寫得精彩、作業完成很工整認真等方面,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這樣學生就得到了一種滿足感和自豪感,自然也就提高了學習積極性。
(4)課堂板書。注意簡潔直觀,結構完整,富有條理性,尤其是主板書,突出重點和難點,使學生清楚地記筆記,既便于學習當堂課的內容,也便于課后復習。
(三)提升能力,建立機制,努力成為新課改優秀語文教師
1.注意提升三種教學能力,即(1)課堂調控能力。要根據課堂上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反應及時調整課堂教學,有時要改變既定教學環節,引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并保持在教學活動上。(2)信息反饋能力。課堂教學反饋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向信息交流的過程。(3)評價指引能力。我注意在課堂評價上真正對學生起到激勵、引導的作用,一是語言要飽含激勵,用真情真誠地評價學生;二是減少簡單確定性評價,倡導發展性評價,做到了這兩點,評價的作用就能真正發揮出來了。
2.以學論教,建立教師有效的課堂教學反饋和評價機制。高中課改把每一位學生放到了多維和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中,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和個性的成長。同樣,對于教師而言,教學是否有效、是否符合學生的成長,也要采用多元化評價,不能唯分數是論。所以在課改實踐中,學校教務處、教研組、備課組建立起一套對教師有效的課堂教學反饋和評價機制,目的在于鼓勵和激勵教師進步,給教研集體和教師個人迅速成才的機會。
總之,新課改形勢下,語文教師只要與時俱進,認真學習,轉變觀念,更新教法,善寫反思,多聽課和聽講座,學習名師絕招,在各種語文教學基本功上下苦功,便能順利自如地進行語文課堂有效教學。俗話說“熟能生巧”,功到自然成,時間久了,也就能順理成章地培育出優質課和精品課,成長為優秀的語文教師。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