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陽升
【摘 要】課堂提問是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是激發學生積極思維的動力,是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是信息輸出與反饋的橋梁,是溝通師生思想認識、產生情感共鳴的紐帶。
【關鍵詞】藝術提問;小學語文;提高教學效率
課堂提問是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是激發學生積極思維的動力,是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是信息輸出與反饋的橋梁,是溝通師生思想認識、產生情感共鳴的紐帶。古希臘哲學家、教育家蘇格拉底最早開創了問答式教學的先河。他創造的“問答式教學”就是教學的雛形。所謂問答式教學,就是教師圍繞一定范圍的內容,根據學生所學到的知識,結合他們所了解到的情況進行提問,由學生作出回答。其主要目的是啟發學生思考問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學生自己的分析與討論,找出問題的正確解決辦法。因此,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們更要注重課堂教學提問的藝術性,就這點我談談我的做法。
一、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課堂提問面向每一個學生。
新課標提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的一切提問活動都應該圍繞學生展開。在課堂提問中,教師應該全面掌握所有學生的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而不是只對部分學習成績比較優異、有回答能力的學生進行提問,那將會使部分基礎比較薄弱、思維比較慢的學生的學習成績更加落后。因此,在此環節,教師還需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學生由于家庭背景、自身技能、生活環境、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等都不相同,那么在設計問題的過程中,教師也要考慮到這些因素,“因生而異”,促使全體學生的集體參與,推動課堂提問的有效形成。同時教師在課堂中也應重視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提出的問題如果不難,可以讓學生來進行解答。另外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師提問也應注重體現對學生合作和學會分享的意識的培養。
二、課堂提問要有目的性,注意難易適度。
每堂語文課都要有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那就是明確的教學目標,課文中的每個教學環節的設計都應該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逐步展開。因此教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必須有明確的目的性。然而在平時聽課中經常會發現這樣的現象。如,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三課,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朗讀的要求是什么?通過朗讀要達到什么目的?這一事例讓聽者一頭霧水,不知道老師要干什么。又如,師:“哪些同學能有感情的把這段課文讀一下?”學生紛紛舉手,老師指名,甲、乙、丙三位同學每人讀了一遍課文(有的根本沒有讀出感情),讀完后老師立即進入下一個環節的教學。這一事例教師提問的目的是明確了,但想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結果卻是草草收兵,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
課堂上提問的問題太簡單了,激不起學生的興趣,學生不思考;問題太難,又高不可攀,學生也不會動腦筋。只有難易適度或者真正有挑戰性的問題,學生才會通過思考獲得成功,這樣才能促進能力的提高,而且使學生產生自豪感,增強信心,產生快樂。
三、提問的問題要新穎,增強趣味,活躍學生的思維。
課堂提問要高明,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引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感到有趣而愉快,愉悅地接受教學。比如,在教四年級學生寫觀察小動物的作文時,老師就先給他們講了一個小笑話:雞媽媽帶孩子們在花園散步,來了一只野貓,孩子們嚇得亂跑。眼看孩子們要被野貓抓住了,雞媽媽急中生智,學狗“汪——汪”叫了兩聲。野貓被嚇跑了,孩子們得救了,雞媽媽借機給孩子們上課:“現在你們都知道學好一門外語的重要性了!”聽完笑話,同學們捧腹大笑,老師因勢引導學生:“動物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歡樂,我們應該保護好它們。你們的寵物有什么趣事呢?”學生們的思維立即活躍起來,爭先恐后發言。也許我們不能做到在問題提出前都講一個故事或者創設一個情景,但一條民間諺語、一句順溜的提出,往往能令人耳目一新。我們要做的是使問題新穎,有趣味性,以免落入俗套。
四、教師有效地提問,并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學會傾聽。
提問的問題要保持一定的開放性。當教師的提問缺乏基本的開放性時,不僅不能給教學帶來生機,反而對課堂教學帶來滿堂問的干擾,這種滿堂問、串講串問的教學,淹沒了教學重點,擠占了學生讀書、思考、練習的時間,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滿堂問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教師并沒有領會學生,沒有領會只因為沒有傾聽。很少人會想到:真正有效的提問,原來只是傾聽。學生一旦主動學習,教師的責任就由講授、提問轉換為傾聽。善于傾聽的教師總是能夠將學生的聲音轉化為有效教學資源。傾聽是一種對話,好的對話者總善于傾聽。這需要教師在提問之后,給學生留出足夠的等待的時間,為學生的回答提供及時的反饋。關鍵的策略是,要讓學生感覺教師在等待和傾聽。小學生的思維發展需要一個過程,而且他們的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會比較害羞和膽怯,這樣會對他們的思維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礙。因此教師在提問之后,應當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再請同學舉手回答。這不僅大大的提高了思維的有效性,同時也有可能給教師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總之,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正確運用課堂提問技巧有助于積極開展教與學的雙邊活動。課堂提問既是一門學問,又是一門藝術,合理巧妙的課堂提問,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們作為教師,我們要做個有心人,全面了解學生;有目的的提問,淺中見深;問題新穎,增強趣味;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認真傾聽。這樣,就能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每一根神經,引導學生有效地參與學習過程,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
(作者單位:福建省惠安縣城南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