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戎
自2010年開始,我校為了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實行每月每班評選出當月明星教師的制度,到學期末再根據被評次數的多少,評選出年度明星教師并予以表彰獎勵。
就此做法老師們也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有的老師認為這是學校在效仿他校走形式主義路線,并預言實施不了多久就會偃旗息鼓;有的老師認為學生的思想還不夠成熟,評選的角度免不了會單一,評選結果并不一定反映實情,甚至不可信;也有的老師對此做法漠不關心;而還有的老師(其中也包括我)則認為應積極地對待學校的此項措施。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只有我們人人都爭當學生心目中的明星教師,才能進一步促進教師的自我成長,才能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才能推動整個學校教育的不斷發展。
雖然高中生的思想還不夠成熟,但是他們也不會單憑老師的高矮胖瘦,衣著的光鮮亮麗來評選,或是曾受到哪位老師的批評而不選擇。更何況評選結果不是某一個學生的意愿,而是體現了老師在絕大多數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每個月初,我都會到學校一樓大廳去看上月的明星教師評選結果,不僅僅是看自己是否榜上有名,更是想看看學生對老師的評價,從中學習他人的閃光之處,以便使自己更加閃亮。
要想做一名學生心目中的明星教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也在不斷地學習、探索和總結。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提高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爭當一名深受學生愛戴和敬重的明星教師。
一、有效溝通,共同進步
對于高中生來說,面對高考這項巨大的挑戰和壓力,他們最關心的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當然也就希望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提高學習效率,學習道路才不會那么曲折、艱辛。懂得了這一點,我們教師就應該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我常在課后找課代表或是班上的其他學生詢問當天或是某一星期的英語學習情況,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課堂節奏的快慢,學生的困惑。這樣我就可以在日后的備課過程中有的放矢,有效利用課堂時間。
二、抓住時機,表揚和鼓勵學生
這一點對于那些性格內向、學習困難較大的學生來說可謂一縷陽光,一絲雨露。任何一個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家長的肯定。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句表揚的言語就像興奮劑一樣讓學生信心百倍,干勁十足。上星期我所代班級高二(10)班要從三個學生中評選出一名代表班級參加學校組織的英語演講比賽,為了鼓勵兩位落選者,同時也激勵其他學生,我就抓住這個機會,當著全班學生的面給他們兩個贈送小禮物并表揚他們敢于挑戰自我的精神。
三、配合班主任,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
雖然我們不是班主任老師,但我們同樣有義務配合班主任搞好班級建設工作。所以,當我們聽說某個學生英語嚴重偏科,或是看到班主任遞給我們的成績匯總單上對學生的圈點和標準,亦或是班主任向我們反映學生學習英語的不良習慣和現象時,我們不應無動于衷,而是要積極主動地配合班主任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讓學生感受到代課老師對整個班集體的關心和重視,與此同時也促進了同事之間的友好溝通和協作關系。
四、適時展現自我
明星教師自然要有讓學生為之喝彩的“出眾”表現。雖然我只是一名高中英語教師,但我也和學生一樣有著許許多多的興趣愛好。比如,在鑒賞英文詩歌時,不妨也帶感情地給學生做示范朗誦,讓學生體會老師的文學素養;在講授有關音樂話題的內容時,不妨唱一首英文歌曲;在教學有關生物、地理、歷史的文章時,不妨也講點書本上沒有的相關內容,這樣既有助于學生學習,又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知識的豐富,對老師的敬佩之情也就油然而生了。
五、懂得體恤學生
每個代課教師都希望學生認真對待自己這門學科,多在這科上花時間和精力,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練習,考試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我們也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也經歷過學習生活的緊張、繁忙,有時甚至是無奈。因此,安排給學生的學習任務要有度,要符合實際情況,不要讓作業、練習流于形式,或是導致學生隨意敷衍。每天布置作業練習之前,我都會不忘詢問課代表當天其他科目的任務情況,協調好英語學習與其他科目學習之間的關系,學生也就不會覺得作業繁多而抵制甚至是討厭英語學習。一旦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體恤和貼心,自然也就會認真地對待這一學科的學習。
六、樂于做學生的傾訴對象
我們經常聽家長抱怨:“現在的青少年個性太強,自尊心太強,很難教育,動不動就和家長冷戰,要么就和家長發生激烈的爭執。”可是這些家長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會這樣?會不會是他們對子女期望值太高,會不會是給子女的壓力太大,會不會是老拿自己的孩子與他人作比較,自己有沒有放下家長的姿態,真正走進子女的世界,聽聽他們的心聲,真正去理解他們的所想所需呢?在我的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我會細心留意學生的情緒變化,在批改作業時關切地問詢一番。這樣,學生也會很主動地向老師傾訴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而我也很樂意做學生的傾訴對象。師生之間的距離拉近了,此時我們的角色也就轉化了,更像是一位并肩前行的伙伴。
我們常教導學生要爭當“優秀”,我想我們老師更應如此,一定要積極行動起來爭當學生心目中名副其實的“明星教師”!
(作者單位 陜西省勉縣第一中學)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