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梅
摘 要:引導學生參與實踐活動是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的一種體現。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與人合作,學會溝通,學會發現,學會運用,學會創新,改變過去那種課堂教學重知識、輕能力的現象,變封閉的教學模式為開放的教學模式,不僅擴大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新時代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的實用型人才。那么教師應怎樣引導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呢?
關鍵詞:實踐活動;創新意識;實踐能力
一、面向全體學生,玩中有學
活動的內容豐富多彩,它既與學科知識緊密相連又不
重復教材的內容,既要源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題目要有趣,形式要新穎,要符合小學生活潑好動、新奇好學的特點。
活動首先要兼顧全體學生,并最大限度地解放學生的眼、腦、手、口。開展的活動能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想得出,通過讓學生動手做、動口說、動腦想,使他們能夠多種感官并用。例如,在教學《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這節課時,首先給每個學生準備了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學具、方格紙、小棒、尺子等,讓他們通過折折、比比、畫畫、擺擺、量量等辦法,找出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邊、角各有什么特點,并把自己的發現記錄下來。他們通過自己的觀察實踐學到了知識。
二、內容豐富多彩,形式靈活多樣
活動的內容要充實,形式要多樣,抓住符合實際的活動類型,以增強實踐活動的實效性。
活動的類型通常有:思維訓練型、數學游戲型、動手操作型、生活實踐型及數學班會型等。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興趣、愛好,選擇適當的活動類型,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能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掌握知識,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
三、激發學生情感,培養學生能力
1.動手動腦,創造情趣
實踐活動必須把學生從煩瑣的死記硬背中解放出來,創設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通過學生親自實踐去獲取知識,培養能力。
2.教師在參與中指導
教師在活動開始前應挖掘教材中的實踐性因素,考慮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個體差異,精心設計具有科學性、可接受性、趣味性的內容,激發學生的情趣,激勵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3.培養合作精神及交往能力
通常采用分組合作的方式,組與組之間隨時可以交換意見。活動中要求學生善于傾聽、敢于辨析、樂于陳述。對于有獨特見解的學生,要給予表揚、鼓勵。
總之,數學活動課實踐性強,必須讓學生學得輕松自如,必須給學生創造實踐的機會,拓寬實踐的途徑,精心組織和指導,讓學生從中學到知識,得到樂趣。
(作者單位 吉林省敦化市江南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