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強
摘 要:就小學體育有效教學的具體構建策略發表了獨特的認識與看法。
關鍵詞:小學體育;有效教學;構建策略
當前背景下,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追求有效教學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所共同的教學目標與努力方向。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就小學體育有效教學的具體策略發表一些認識與看法。
一、合理開發體育設施資源,是優化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當前背景下,相當一部分學校的體育設施并不健全,而這無疑嚴重制約了體育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質量的顯著提高。鑒于這種情況,《義務教育體育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各學校應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開發體育設施資源,這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首要前提條件。”
通過對新課標上述精神的認真學習與研讀,我格外注重體育設施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充分利用。例如,學校尚未修建好乒乓球臺時,我帶領學生在初具規模的水泥場地上畫上專業的區域線,并以此為標準擺上符合小學生身高的固定障礙物,以其替代乒乓球臺,進行平球運動的教學與練習活動;再如,雨雪天氣時,學生無法外出進行體育鍛煉,這時,我則會利用教室門、課桌、墻壁等讓學生進行柔韌性的練習,以此鍛煉學生的身體力量,切實增強其自身的體育素質……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切實提高了小學體育教學的效率及質量。
二、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是優化小學體育教學效果的必要補充
素質教育理念下,學科中滲透德育已是大勢所趨。《義務教育體育課程標準》更是提出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新型理念,將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切實提升到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高度。
我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就會有意識地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向學生滲透情感態度及良好行為價值觀等的教育。如,有一次體育課上,我帶領學生進行了“兩人三足火車比賽”的游戲:首先,將全班學生平均分成甲乙兩隊,兩隊再平均分成兩個小縱隊,并將隊員挨在一起的兩只腳用繩子捆在一起,這樣每兩名學生實質上就有了“三只腳”;隨后,隊員的雙手搭在前一名學生的肩膀上(隊列的第一名學生除外),甲乙兩隊同時出發,看究竟哪個小隊能順利到達目的地。
通過這一游戲,學生能從中感悟到要想取得成功不能僅僅依靠個人的速度與蠻力,更要從整體上協調好整個小組的節奏,只有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合作、配合默契,才有可能實現預期中的理想效果。如此,就在體育教學中巧妙向學生滲透了團隊合作、互幫互助等理念,切實提高與升華了課堂教學效率。
以上,僅為我個人關于小學體育教學的粗淺認識與看法,希望能為教學提供實質性的幫助與教學指導。
(作者單位 河北省石家莊市建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