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志華
摘 要:國家開始實行素質教育以來,教育部門開始改變以往只注重成績的做法,開始全面重視德、智、體、美的發(fā)展,并且對小學的課程做出了相應的調整,進行了合理的改善。而美術也是其中的一項,如何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上增加課堂趣味性,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已經成為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堂;趣味性;教學
一、目前美術所面臨的困境和小學課堂的現(xiàn)狀
新課改后,美術成為小學教學中的重要課程。但是還是有一部分人不重視美術的教育教學,這其中不但包括家長,而且個別教師和學校也對美術不夠重視。他們都認為學好數(shù)學、外語、語文等課程才是重要的,甚至有的人認為開設體育、音樂、美術等課程,完全是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造成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是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根深蒂固,導致沒有引起人們和社會對美術學科的重視。
因此,針對這種現(xiàn)象,要徹底改變美術的教學方法,增強課堂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二、提高小學美術課堂趣味性的解決措施
1.豐富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主要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如今科技發(fā)達,信息和網絡飛速發(fā)展,教學就更應該改變以前只有文字和口述的教學方法。比如,在欣賞《沉雄瑰麗的青銅藝術》的時候,由于這些知識距離我們的年代久遠,學生無法了解,老師也不好講解。這時,老師就可以用多媒體設備,以圖片或者影視的形式給學生觀看,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極
大地激發(fā)了他們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
2.重視和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
以前美術課堂上大部分時間是老師傳授繪畫技能,要求學生最大限度地描繪得和原圖一模一樣或者在描繪整體結構時,將結構描繪得準確無誤。這些要求極不利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同時這種教學方式會忽略學生對新事物的看法,導致他們對學習美術死板,不懂得創(chuàng)新,沒有新思維,從而失去了對美術的興趣,對美術產生厭惡感。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思維去描繪他們心中的事物,舉一反三,讓他們將自己的思維、創(chuàng)造性和對美術的感受全都展示出來。
為了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發(fā)展,教師要提高課堂趣味性,激
發(fā)學生對美術的熱愛和興趣,這樣,美術教育才能為素質教育的全面發(fā)展提供有力的幫助。
參考文獻:
韓宇.如何讓小學美術教學充滿趣味[J].學周刊,2013(06).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阿榮旗向陽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