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金芳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語文綜合性學習成為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然而,在進行綜合性學習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影響教學效果和教學水平的因素,因為小學生的自助能力和思維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這些問題主要是來自于教師方面。基于此,探討了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中教師扮演的角色。
關鍵詞: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師角色
作為漢語的主要傳播途徑——語文是學生成長過程中必須接受的一門科目,從幼兒園直到大學畢業,始終離不開語文學習,而小學階段正是孩子思想和價值觀的啟蒙和形成階段,綜合性學習作為一種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語言表達能力和開放性思維的主要途徑之一,應該得到教師的重視。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樹立
正確的角色,找到有效的途徑,將綜合性學習的效應充分地發揮出來。
一、小學語文綜合性教學中教師角色定位的偏差
1.對綜合性學習課程的理念和意義理解不全面
新課程改革中,對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理念與意義進行了較為深刻的定義,并不只是單純地為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成
績,而是更加注重對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團結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但是,很多語文教師在進行綜合性學習的教學過程中,并沒有深入理解這一內涵,導致小學生在綜合性學習中始終難以擁有最高的學習效率。
2.教師專業素養的缺失
語文綜合性學習,不僅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同時也是一種全新的學習觀,擺脫了語文單科教學的局面,從而形成一種多學科之間相互交叉碰撞的新形式。但是,很多教師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缺乏一定的專業素質,只是按照原來被動式的教學方法進行綜合性學習教學,不加以改變和創新,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學生對綜合性學習能力的把握。
3.對語文教師的指導不足
由于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還不夠成熟,在綜合性學習中需要教師加以引導和幫助,但是,很多語文教師在教授綜合性學習這門課程之前,并沒有接受過相關的理論和實踐培訓,這就導致教師無法找到最佳的模式和方法來完成教學,使綜合性學習的效應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二、教師在綜合性學習中合理的角色定位分析
1.加強教師在綜合性學習教學中的基礎性角色
提高教師的綜合性學習理論水平,是加強綜合性學習、促進教師找到準確的角色定位的根本所在,只有教師充分地把握好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理念和意義,以強大的理論基礎作為教學依托,才能夠在小學生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為學生把握好學習的方向。因此,若想要真正做好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首先就要求教師具備完善的理論基礎,可以通過參加專家講座、聽報告等方式,來不斷豐富自身的教學手段。這是保證教師能夠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清晰地認識到自身扮演的基礎性角色的根本途徑,只有正確地把握住自身的角色作用,才能使小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還能從學習的過程中掌握一定的實踐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并且不斷地提升語文素養。
2.充分發揮教師在綜合性學習中的指導性角色作用
(1)開展優秀課例研討交流,啟發教師拓展活動形式的多樣化。使教師對于某一堂課能夠進行層次較為深入的剖析和反思,并在此基礎之上從科學的角度出發對課程進行評價,以找到更加有效的教研方法,進而在教學活動中更好地指導學生,充分地發揮自身的指導性角色作用。
(2)探索有效的評價機制,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標準,要求教師開發出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教師要在整個綜合性教學的過程中,扮演好指導性角色。要想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在教學評價的過程中就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客觀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引導性作用,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為學生的多元化發展和個性化發展提供方向,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從而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正確認識自身扮演的角色,并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教學水平,準確地為自己在教學活動中進行角色定位。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綜合性學習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綜合性學習旨在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和合作能力,并且能夠不斷地提高語文素質和學習能力。在整個綜合性學習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掌握充實的理論基礎,對自己在教學中的角色扮演進行準確的定位,為小學生學好語文知識、增強學習能力提供幫助和指導。
參考文獻:
[1]劉云芳,梁忠旺,王桂芳.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理想期盼與現實境遇:基于對某省小學語文教師調查情況的探討[J].新課程:小學,2012.
[2]于麗媛.巴頓語錄啟示:談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中教師的角色定位[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
[3]沈宣誠,趙海迪.提高有效性,促進再發展: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中的問題與對策淺談[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1.
(作者單位 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北城街道王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