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世美
摘 要: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要想使學生樂學、好學并學有所獲,真正實現和諧高效課堂目標,優秀的教師要過“五關”——興趣關、聽講關、精講關、全員關、復習關。
關鍵詞:興趣;精講;人人參與;復習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同時要注重評價,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發展。作為語言類學科——英語,要想使學生樂學、好學并學有所獲,真正實現和諧高效課堂目標,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優秀教師要過“五關”。
一、興趣關
專家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學生的內驅動力。通過運用生動形象的英語動畫光盤、卡片,設計適合教材內容的有趣的游戲、朗朗上口的chant及膾炙人口的歌曲,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樂上每一節課。當然,適當的時候,free talk(自由會話)也不失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靈丹妙藥。記得五年級上學期連續的生詞、難句子使許多學生對英語產生畏懼心理,學生的學習興趣、熱情大受影響。于是我鼓勵學生將課文或課文中的重點句型編成free talk,說多少不限,可加動作和表情。給了孩子自我展現的舞臺,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高漲,自然有了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動力。
二、聽講關
教師要有組織學生聚精會神聽講的能力。由于小學生特定的年齡特點,好動并且注意力保持時間不長,所以課堂上老師許多時候累在維持課堂秩序上。經常地,當我們精心設計課堂,津津有味地講解時,總有個別學生擺弄東西或竊竊私語或走神。此時,我們火往腦門躥,暴跳如雷,大聲呵斥。這么做,效果多數不理想,不少學生還是身在曹營心在漢。而且,好多學生會像看跳梁小丑或像看耍猴一樣看著我們發火。怎么辦?為了讓精彩的課堂吸引學生,也可以讓評價幫個忙。我將班級按小隊劃分為四組,每組以水果命名,或蘋果隊,或桃隊,或香蕉隊。課前負責畫畫的組長將各組標志在黑板上畫好,根據各組上課紀律的表現、回答問題聲音響亮的程度或發言的積極性加分或減分。如,當看到某個學困生聽講認真時,教師馬上加分并大力表揚,和他一個層面的學生肯定會有所警覺,馬上坐好,力爭加分。一不小心被扣分的,小組成員對其肯定會怒目圓瞪,其也感愧疚,努力做好,爭取加分,為組爭光。這種方法我用時屢試不爽。經常,當看到一個調皮蛋輕推另一個調皮蛋,提醒其認真聽講時,竊喜之余,也清晰地意識到——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每一個都有向善性,作為教師,我們必須采取適合孩子的方法對其教育,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三、精講關
是啰啰嗦嗦、漫無邊際、口干舌燥地講一節課,還是根據學生學情、精心設計、精講每一課?答案肯定是后者。講好課是實現課堂和諧高效的關鍵,也是一名合格老師必須要做到的,這是毋庸置疑的。著名的語文教育專家于漪老師認為在課堂上,一定要努力做到“要言不煩、一語中的”。她說當自己講課最含糊的時候,就是廢話最多的時候。教師廢話一多,學生就如墜云里霧中。而精心備課、做好預設是做到精講的必要條件。于漪老師崇尚“三次備課成名師”,先“無他”而備——自己鉆研,再“有他”而備——參考各種有效資源,最后反思性備課。盡管我們達不到于老師的精致,但是拿到新課,我們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如何導入,創設讓學生帶著什么樣的問題去整體感知課文,引導學生如何巧妙解決重難點,活動設計如何做到既有趣有效,又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對理解全文的問題設計一定要把握一定的度。設計得太容易了,齊刷刷全都舉手,那是無用功;設計得太難,一個不會也無效用。所以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的問題讓學生跳一跳夠得著,才有挑戰性,有成就感。活動設計也一定要遵循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的原則。記得在學習魯教版第三冊Family,Lesson 3 She works in the hospital.中,乍一看,人物多,句子凌亂,一股腦學習肯定讓學生無所適從,經過苦思冥想,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我利用簡單的多媒體課件并結合教學光盤,設計了由淺入深的幾個問題Who are they?What do they do?Where do they work?經層層分解,復雜的課文變得相對簡單,課堂也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備好課,做到上課“心中有丘壑”,肯定會做到擲地有聲、一語中的,課堂效率又怎能不高呢?當然精講,還要求教師適時抓住課堂中稍縱即逝的契機引導學生多練。記得我在引領學生跟讀Communications Lesson 1一課時,學生在跟讀Li Ming,Jennys calling.時,有學生讀得原汁原味,很地道,我連忙大力贊賞,“讀得太正版了,比老師強多了。”于是全班馬上仿照進行,在會話表演中,多數學生模仿錄音已會背誦,效果棒極了。
四、全員關
即人人參與關。教師要面向全體,提倡人人參與。作為一種語言的學習,英語課堂,絕不可以教師在講臺上唱獨角戲,或只有幾名好學生支撐臺面,而應該讓每個孩子都有發言的機會,有展現的平臺。這樣才能學得會,說得對。怎么辦?我的做法——提問根據難易程度盡量照顧各個層面,操練采取pair work(同桌活動)或group work(小組活動),一定要讓孩子在課堂上多說多練。在認讀課后生詞和朗讀背誦課文時,小組捆綁式合作的確是一個好方法。具體做法:根據學生水平,四人組成一組,最好的學生任組長。在認讀單詞、朗讀課文時必須小組互幫互助,盡量做到不拉掉一個,因為學困生更“值錢”。如,朗讀課文,組長朗讀下來組內加2分,第二名、第三名完成任務加3分和4分,最差的一名完成則加最高分5分,如果組內有在班里數一數二的學困生,可根據他們讀得數量加分,或額外加分更多。經常地,你可以看到,組內每個人都熱火朝天地朗讀著,好學生完成自己的任務后,連忙幫助其他學生。為給組內爭分,學困生一個詞一個詞請教著他人。一節課,當能調動起每個學生學習積極性,讓每個人都樂于參與的時候,就是有效課堂。
五、復習關
每個老師都知道,復習是學生最容易浮躁的時候,因為新鮮的知識已經完成,重新羅列舊知,對他們沒有吸引力。而且我認為題海戰術也絕不是良策。為達到最佳復習效果,我一般走下列三部曲:(1)通讀全部課文和課后詞,讓學生頭腦中復現學過的知識;(2)梳理單詞和重點句型。一般在復習時,我會將全冊的重點單詞歸類,如,表科目的詞、表職業的詞、表動物的詞等等。將每課的重點句型也提煉出,印成復習提綱,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單詞的認讀、意義及句子的翻譯,每人必須過關。(3)通過做題,鞏固復習,或設計有效活動綜合練習。在做題中要引領學生尋找規律、強化重難點的掌握。綜合練習可以給出學生一個話題,如,談論自己的家庭,說說打電話的步驟,告訴大家你一周的安排等引導學生對學過的全部內容進行創造性的綜述,多少不限,因人而異,潤物細無聲中學生將全冊知識加以綜合運用。
其實,追求和諧高效課堂,無論教師有多少“關”要闖,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愛,眼中有學生,腦中勤琢磨,一定要時刻懷揣適時、有效的評價這一法寶。
(作者單位 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工人子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