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鳳春
【摘 要】在新時期,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人民群眾收入及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因素,各級領導干部圍繞“四提高”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關鍵詞】新時期;加強;執政能力;建設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要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繼續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任務,必須大力加強執政能力建設。這是關系中國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關系中華民族前途命運、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課題。
一、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
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首先要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不斷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既是一個偉大創舉,又是一個全新課題。
(一)要牢固樹立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的戰略思想。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推動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要緊緊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要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更好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深入體察人民群眾的意愿,切實把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體現在黨領導發展的大政方針和各項部署中,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
(三)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站在時代前列領導和謀劃改革。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仍處在攻堅階段,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的任務還很艱巨。要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圍繞改革的重點和難點,鼓勵大膽探索、勇于實踐,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發展的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切實解決好關系經濟體制改革全局的重大問題。
(四)要掌握對外開放的主動權,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密切關注世界經濟形勢變化,制定和實施正確的涉外經濟方針政策,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注重發揮我國的比較優勢。
(五)要按照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完善黨領導經濟工作的體制機制和方式。黨領導經濟工作,主要是把握方向,謀劃全局,提出戰略,制定政策,推動立法,營造良好環境。地方黨委要結合本地實際,確定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點,加強和改進對經濟社會重大事務的綜合協調,確保中央的方針政策和各項部署的貫徹落實。
二、提高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
一是堅持和發展人民民主,是我們黨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和根本途徑。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自己選擇的政治發展道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揮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勢,鞏固和發展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
二是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提高依法執政水平。依法執政是實現黨的領導的最好途徑,是當前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發展的迫切需要,要全面認識和落實好依法執政的根本要求,推進各項事業發展,切實履行管理服務職能,不斷提高依法執政的能力和水平。善于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
三是改革和完善決策機制,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完善重大決策的規則和程序,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廣泛集中民智,使決策真正建立在科學、民主的基礎之上。對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事項,要廣泛征詢意見,充分進行協商和協調;
四是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為人民謀利益。各級黨組織和干部都要自覺接受黨員和人民群眾監督。拓寬和健全監督渠道,把權力運行置于有效的制約和監督之下。認真貫徹黨內監督條例,進一步加強黨內監督。改革和完善黨的紀律檢查體制,全面實行對派駐機構的統一管理。
五是按照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發揮黨委對同級人大、政府、政協等各種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發揮這些組織中黨組的領導核心作用。規范黨政機構設置,完善黨委常委會的組成結構,適當擴大黨政領導成員交叉任職,減少領導職數,切實解決分工重疊問題,撤并黨委和政府職能相同或相近的工作部門。
三、提高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
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要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手段,努力鑄造中華文化的新輝煌,為激勵人民奮勇前進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四、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
把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作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是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一中全會提出的重大任務。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保證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使人民群眾和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更好地發揮出來,促進黨和人民群眾以及執政黨和參政黨、中央和地方、各階層之間、各民族之間等方面關系的和諧,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
五、結語
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完成執政興國的歷史重任,必須加強全黨的團結,加強黨同人民的團結,加強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全黨同志一定要統一思想,從全局出發,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高舉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十八大精神,凝集力量,攻堅克難,扎實工作,開拓進取,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參考文獻
[1] 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R].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12-11-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