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荔佳
摘 要:本文以德育教育在現代職業教育中所處的重要地位為切入點,以江蘇省揚州技師學院為例,將“樹型”思想道德素質教育體系與英語教學相結合,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關鍵詞:思想道德教育體系 德育教育 英語教學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日前,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在廣東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召開了“加快推進現代職業教育制度建設”座談會中,與會專家提出“深化德育課程改革,把十八大提出的涵蓋國家、社會和公民三個層面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編入教材,走入課堂,進入頭腦,發揮課堂教學和實訓實習在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建設體現中國特色、時代特征和職業教育規律的校園文化,加強中華優秀文化的知識傳授和教育熏陶,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創新德育管理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加強隊伍建設,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緊密協作的德育網絡。”
筆者學校針對學生對學校開設的公共基礎課學習熱情不高,對語文知識不感興趣,對政治理論不甚理解等種種學習現狀,進行了公共課教學改革,構建了“樹型”思想道德素質教育體系,將中國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現代企業文化、為人處世道理、心理健康調適、職業道德素養六方面教育內容系統整合、滲透納入到總的德育體系中。這不僅是圍繞企業現實需要,結合職業教育特點,從不同的角度、形式和方法,對學生進行全面系統的教育和培養,更是改進德育內容和方法、豐富職業教育理念、改善素質教育手段的大膽嘗試。
將德育教育滲透英語課堂是學院公共基礎課教學改革的一部分,在借鑒了其他學科教學改革的基礎上,走出了具有自身特點的改革之路。
一、德育教育需要貫穿整個英語教學的始終
職業學校的學生普遍英語基礎差,對英語學習缺乏信心。要打破學生的畏難情緒,教師需幫助學生解決兩個首要關鍵問題,即“我為什么要學習英語”“英語對我的職業生涯有何幫助”。針對這兩個問題,教師可在學生入學的第一節英語課上組織一場課堂討論,引導學生自己去尋求問題的答案,并在師生之間建立一種互相尊重、積極的關系,為今后的學習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德育教育與英語課堂教學相輔相成
德育教育并不是片面強調德育教育,弱化英語教學,而應將兩者接合起來。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做到兩者平衡、不會顧此失彼是一個難點。例如在講解《成功的面試》這篇課文時候,從文章中提煉出成功的面試需要注意的幾要素形成話題,讓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在學生的討論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英語表述困難的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余利用有道詞典等在線翻譯網站,提高英語翻譯能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能同時掌握英語簡歷的書寫格式與方法。在本篇課文學習結束之后,組織一場模擬面試,讓學生采用不同的分組,進行面試官與面試者的角色扮演,以及面試技巧的操練。通過這種良好的互動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在鍛煉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上,潛移默化地進行了德育培養。
三、發掘教材的隱形功能,進行德育教育
在英語教學中,會涉及西方的歷史、宗教、文化等方面。由于學生的分辨能力有限,這時就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幫助學生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啟發學生辯證地看待西方文化,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入到英語教學中。
四、開發具有德育教育特色的英語校本教材
筆者學校率先在中技班中使用了校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充分與學校現行的素質教育樹型課程相結合。由于素質教育的模塊中涉及了中國傳統文化,因此在組織教師撰寫校本教材中加入了中國的幾大傳統節日的起源等內容,并與西方的幾大節日進行比較,使教材的內容更加貼合學生的日常生活,提高了學生的課堂教學參與積極性,有利于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展開。
五、提高英語教師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培養基礎課“雙師型”教師
筆者學校在推行“樹型”思想道德素質教育體系的過程中,也沒有忽略對教師自身思想政治素養的培養。面對德育課教師人數不足,德育教師無法勝任英語教學的困難情況,筆者學校率先在英語教師中培養了一批“樹型”德育課教師。這批教師不僅能夠進行日常英語教學工作,也同時承擔了筆者學校德育課的授課任務,使自身的專業素養與思想政治素養同步提升,對教學中工作起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樹型”思想道德素質教育體系涉及了德育教育的各個方面,將其與英語教育相結合也只是處于一個探索階段,還需要教師的認真鉆研、充分調研,也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共同努力。德育教學與英語教學要真正做到融會貫通、相輔相成,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