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光麒
摘 要:就業問題已成為制約中等職業教育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因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開展系統科學的職業指導工作,對中職學生順利就業至關重要。
關鍵詞:中職學生 職業價值觀 職業指導 就業
中職學生能否順利就業,與學生自己正確的就業觀念密切相關。當前,各種社會思潮的涌起和思想觀念的碰撞,對認知能力相對較弱的中職學生群體產生了深刻影響,使其職業價值觀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偏差。在這種情況下,職業學校對中職學生職業指導教育顯得尤其重要。
一、中職學生職業價值觀與職業指導現狀
1.中職學生的價值取向特點
隨著年齡的增長,中職學生主體意識日趨增強。但他們在張揚個性的同時,卻不能正確把握應有的尺度,是非觀念不明,識別能力不強,追求個人利益的功利取向較為普遍。他們有追求道德理想的愿望,但又未把它納入自己的價值觀體系。這種自我認知心理,成為了職業價值觀引導的阻力。
2.中職學校職業指導現狀分析
中職學校的職業指導不僅要幫助學生解決就業問題,還要幫他們規劃好未來的職業發展。當前,中職學校在職業指導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問題:職業指導課程的開設較為隨意,課程安排也很不規范;職業指導的具體內容不夠全面,在就業觀念、就業信息、就業政策等方面指導做得較好,其他方面較為欠缺;職業指導的師資力量較為薄弱,專職教師極少,且業務素質不高。
二、如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
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要處理好三大關系:一是取舍關系,即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出發,對自己的職業價值觀理性地排序,分清主次,根據當前的實際條件進行取舍;二是社會關系,即在社會生活中要與人和諧相處,做到相互關心、相互支持、求同存異,承擔起應有的責任,進行創造性的勞動,為社會多做貢獻;三是名利關系,我們應該以一流的標準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用出色的成績獲得社會的榮譽和名利,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追名逐利,但不能唯利是圖,為了個人的名利而不擇手段。
三、中職院校學生職業指導對策
1.轉變人才培養觀念,促進學生全面協調發展
除專業技能外,正確的職業價值觀、較強的職業素質與職業發展能力對中職學校畢業生的職業生涯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專業技能可以通過教育培訓在短期內獲取,而職業能力的提高則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因此,中職學校應積極轉變觀念,在做好技能培訓的同時,加強對學生的職業指導與教育,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
2.統籌兼顧,建立科學規范的職業指導體系
職業指導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與學生的方方面面相結合,需要滲透到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和每位教師的專業教學之中。在內容上,要根據不同的階段有所側重。低年級時,應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注重職業認知與職業生涯規劃,幫助學生了解職業規范;高年級時,重點加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培養職業精神,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在形式上,積極推行體驗式、互動式教學,通過案例分析、分組討論、情景模擬、社會調查等多種形式,提高職業指導課程的教學質量。通過學生社團、職業測評、職業咨詢室、素質拓展、社會實踐等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較為全面的、科學的個性化職業指導與服務。
3.建設有企業特色的校園文化并納入職業指導范疇
通過校企合作將企業文化引入校園,充分發揮文化育人功能,建設有企業特色的校園文化,使學生在校期間就能感受到職業文化,培養職業意識,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實現畢業生與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應將企業文化納入到職業指導范疇,作為學生教育與培養的重要內容,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和職業素質的培養。
4.用新時代的勞模精神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
職業觀是職業學校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職業問題上的綜合反映,在幫助學生正確選擇職業,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愛崗敬業、爭創一流,刻苦鉆研、精益求精,艱苦奮斗、銳意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新時代勞模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突出表現,理應成為職業學校開展職業觀教育的核心內容。要在校園內營造學習模范精神的良好氛圍,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觀。
5.提高職業指導的專業化水平
職業指導涉及多個學科的知識,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職業學校要設立專門機構、配備專業人員、安排專項經費,有計劃、有組織地對職業指導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建設一支業務精通、素質過硬的專業化師資隊伍。將社會上科學的職業測評工具、高質量的職業指導網絡課程和專業的職業指導機構引入校園,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面向學生提供職業咨詢與測評服務,使學校職業指導工作專家化。
(作者單位:萍鄉市高級技工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