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摘 要:近年來,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在這種形勢下,大學生特別是女大學生還要面臨就業過程中性別歧視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政府要進行政策引導,社會要進行公平環境的營造,高校要做好就業指導工作。而大學生自身也要積極轉變觀念,提升綜合競爭力,將隱形性別歧視給就業帶來的影響降低到最小。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性別歧視;實證分析
現階段,大學生嚴峻的就業形勢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而就業過程中隱形性別歧視現象也在近期引起了國家、社會和高校的關注。
本文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大學生就業過程中的隱形性別歧視作了調查,并利用實證研究方法分析了大學生就業中的性別歧視問題,并提出了改善這種狀況的意見和建議,從而使嚴峻的就業形勢得到緩解。
一、大學生就業過程中隱形性別歧視的調查及結果
經調查,男生在就業過程中遭遇性別歧視的概率不超過20%,而女生則高達80%,其中有一半的女生表示就業過程中遭遇多次性別歧視。同一學校畢業的男生的初次就業率比女生的高了22.3%。由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女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形勢遠比男生嚴峻。直到調查結束時,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依然有70%的女生還未就業,而從針對調查對象中已就業學生的結果來看,男生的就業質量和就業工資都要高于女生。
二、大學生就業過程中隱形性別歧視現象的實證分析
1.政府應做好政策引導工作
政府要進一步完善已有的與就業相關的政策與法規,構建保障大學生就業的社會機制。第一,為了確保勞動力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用與之對應的法律法規對其進行約束和管制,從根源上避免勞動力市場的性別歧視現象;第二,針對女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受歧視的現象,出臺相關的激勵或優惠政策,對積極扶持女大學生就業的企業和單位給予一定的獎勵[1];第三,通過多種方式提高女大學生對我國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和就業動態的關注度,增加其對職業發展動態、前景、職業性質等了解的機會,積極鼓勵和扶持女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
2.社會應做好環境營造工作
第一,積極做好產業結構的調整工作,從以發展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出發,為女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同時也要大力發展生產力,改善企業或單位的硬件和軟件設施,提高女大學生的工作質量;第二,在社會積極宣揚性別歧視的弊端以及保護婦女權益相關的法律法規,以此轉變社會民眾的傳統思想觀念,消除整個社會中的性別歧視現象,提高大學生就業過程的公平性[2];第三,社會用人單位要加強與高校的聯系,積極引進在校大學生特別是女大學生進入本單位實踐或實習。
3.高校應做好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
第一,高校要認識市場需求的重要性,并且切實以市場需求為依據開展教學工作,針對女大學生就業受歧視的現象以及女性自身的特點,加強對女大學生學習能力、應用能力、實踐能力等的培養。第二,在開展就業指導的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對女大學生的引導,使其能夠充分了解自身的優勢,并在就業過程中充分發揮這些優勢,引導女大學生樹立自強自立、艱苦奮斗、堅持不懈的意識,為大學生的就業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3]。
4.大學生自身應轉變傳統思想觀念
大學生特別是女大學生的思想要跟得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摒棄傳統的思想觀念,從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入手,提高就業率。同時,也要及時更新就業觀念,樹立科學的就業觀和擇業觀,要將個人價值的實現與集體價值、社會價值有機統一起來,主動出擊去實現自己的理想[4]。
綜上所述,我國現階段關于大學生就業中性別歧視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政府、社會、高校要聯合起來,從政策、環境、引導等角度出發消除大學生就業過程中的性別歧視現象,與此同時,大學生自身也要不斷提升,努力實現自身的理想和價值。
參考文獻:
[1]王文杰,毛振軍.女大學生就業問題實證分析[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3(3):118—119.
[2]朱以財.女大學生就業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5):94—96.
[3]肖 強.高校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探析[J]. 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6):140—143.
[4]李 慶,肖維華,羅筑華.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原因及對策初探[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2(4):79—81.
(作者單位:西南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