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輝澤
摘 要:企業文化是企業在市場體制環境中綜合實力的有效體現,其不僅是企業文明程度的直觀反映,也是企業將知識形態生產力有效轉變為物質形態生產力的源源動力。本文采用文獻法與實證法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現階段我國企業文化思想的發展現狀予以分析,并對員工組織認同對企業發展的影響予以闡述,從而對我國現代社會進程中企業文化對員工組織認同感提升的重要影響予以介紹。
關鍵詞:企業文化;組織認同;影響
市場經濟體制環境下,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令不同類型組織企業之間在人才保留及引進方面的競爭也日趨白熱化,如何通過有效手段提升員工對于企業的信任度,通過員工組織認同來保障企業在市場環境中的競爭水平,已成為每一位企業管理者需要嚴肅思考的課題。結合眾多實踐經驗的整合結果可以看出,企業文化是影響員工組織認同感的重要因素。
一、企業文化概念辨析
對于企業而言,正確的企業文化可以對自身的發展、經營、管理起到正向推動作用。相反,錯誤的、發生偏離的企業文化會對企業在市場環境中的長遠發展構成阻礙。可以說,企業文化是現今社會環境中任何一個企業的靈魂所在,區別于明顯層面人們可見的企業經濟效益,企業文化對于企業來說是一筆可貴的、不可或缺的隱形財富,其可以起到推動企業長期發展的作用。企業文化所包含的內容頗為豐富,但無論哪一個企業、哪一類行業的企業文化均具備一個明確的核心思想,這也是企業文化給企業帶來的核心價值觀及精神認知水平。
(一)何謂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隨現代經濟體制的變化越來越被人們重視。所謂的企業文化指的是組織由一些具有企業內涵的符號、處事方式、儀式、等元素組成的彰顯企業形象的文化表現手法。在近年來的商業領域教育活動中,企業文化占據重要內容的位置。通常情況下,企業文化可以理解為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自主創造的自身企業特色的精神表現及財富形態。就其內涵可以包括文化觀念、價值觀念、企業精神、道德規范、行為準則、歷史傳統、企業制度、文化環境、企業產品等等,上述幾項企業文化的內容中,價值觀念是核心成分。
理解企業文化對于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性需要從其概念理解層面入手。對于企業文化的理解可以從廣義、狹義兩方面進行。廣義來講,企業文化蘊含著文化一詞的固有屬性,即企業在歷史實踐過程中所積累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體;而從狹義來講,企業文化包括企業發展的意識形態、組織機構、經營管理制度。回顧市場經濟發展歷程可以清晰發現,企業文化一詞并非初期便與企業經營同時出現的,經過不斷的實踐、歷史的不斷前行,企業文化的重要性才逐漸被人們發現并給予重視。
從企業文化的構成角度理解這一名詞的概念,可以將企業文化按縱向分解為三個階段的定義解釋:表層“硬文化”、中層“制度化”、深層“軟文化”。表層“硬文化”是指處于表面層的物質文化,包括企業的廠容、廠貌、機械設備、產品制造、外觀、質量等人們肉眼可以察覺的因素的狀態;中層“制度化”指的是處于中間層次的制度文化,具體包括企業領導體制、人際關系、各項規章制度、企業紀律等;深層“軟文化”指的是處于核心層位置的企業精神文化,這一部分也是企業文化的關鍵之處,其包括企業內部員工的各種行為規范、價值觀念、群體意識、職工素質、企業優良傳統等,我們也可以稱之為企業精神。
企業文化可以說是企業一系列經營行為發生的準繩,無論是企業的管理者或是基層員工,都需要以企業文化的核心思想為自身工作行為的參考標準。也就是說,企業文化隨不斷發展,逐漸變為需要企業內部全體人員共同遵守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價值觀、經營理念,這些都是帶有企業本身的組織特點的。不同企業間的企業文化均不相同,這也是不同企業在市場上占據一定地位的砝碼。企業在為自己定位企業文化時,可以參考成功企業、成功管理經驗、成功經營效果的企業的文化,但如若完全生搬硬套,不考慮自身企業與其他企業之間存在的差異,那么企業文化便將失去其存在的意義。
(二)企業文化存在的意義與作用
如今的市場環境與過去的市場環境相比,區別十分明顯,其中最為突出的變化在于企業之間競爭力度的不斷攀高,眾多企業如何在紛繁復雜的市場環境中贏得一席之地?這一問題的答案不僅在于自身經營水平的高低,更與企業是否具有優秀的企業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企業文化對于企業、員工而言有著雙贏效應。具體分析如下:
首先,企業文化是經營哲學與企業價值觀念的指導。經營哲學對于企業經營生產活動而言存在直接且明顯的指導效應,這種作用也表現在企業文化對企業的影響中,企業文化可以依據經營哲學指導員工采用更為合理、科學的方法進行生產經營工作。企業共同的價值觀念體現了企業的價值取向,可以透過企業文化令員工做出對事物的具有共識性的評判。也就是說,企業的領導者和員工都需要遵循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念的導向,為其所認定的價值目標去行動、去努力。
其次,企業文化指引企業目標。所謂企業目標指的是企業發展的方向,缺乏正確、明確企業目標的企業勢必發展道路比較短。有效的企業文化可以從實際層面入手,以具備科學性的態度確立企業的發展目標,而這一目標是具有可行性的,企業成員在這一目標的引導下從事生產經營工作。
再次,企業文化可以通過有效規章制度、道德規范對員工的行為予以約束。從精神層面及表層兩方面同時入手,嚴肅企業規范與工作氛圍,在無形中對企業員工的工作、行為產生約束效應,在提升員工職業素養的同時,不斷完善企業整體的工作環境。
二、員工組織認同對于企業發展的意義
企業內部員工的組織認同指的是企業成員在行為、觀念、情感等眾多方面與企業本身具有高度一致性,即員工認為自己在組織具備責任感及依賴感,這種心理感受會直觀表現在員工日常工作中的行為上。具有組織認同的員工會對企業的發展形成動力,也會對企業的正常運營給予支持。而缺乏組織認同的員工會由于自身的懈怠、觀念偏差而從基層開始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
(一)認識組織認同
組織認同這一概念的提出原則在于對企業成員個人特質的考慮。組織認同感包括五項主要內容:使命感、歸屬感、責任感、榮譽感、成就感。一般情況下,組織認同感受包括價值、文化、團隊三方面的情感一致。也就是說,組織認同包含價值認同、文化接納、組織承諾、團隊融合四項主要內容。其中,價值認同指的是員工對于企業的核心價值、核心理念、核心精神、經營宗旨持有認同態度,并在日常工作行為中與客戶、同事等的接觸過程中,自發實踐其所認同的價值理念;文化接納指的是企業成員可以自主了解企業文化、將企業文化的精髓滲透進自身的工作環境中,接受企業文化的熏陶。接納企業文化的員工會在其工作領域內,積極主動地傳播、豐富、創造企業文化;組織承諾指的是員工對企業、對工作的感情投入較大,在工作過程中自發培養起與企業共存的主人翁意識。換言之,員工的組織認同感可以令其將企業當成自己的家;團隊融合是指員工可以通過積極的溝通、支持性的態度、認真負責的工作風格,融合進團隊中,在團隊成員間建立起相互信任,形成具有團隊特色的工作默契。
依據已有關于組織認同的成熟研究觀點,可以將企業內部員工組織認同的水平分為四級:缺乏、一般、好、很好。其中,缺乏組織認同是指員工對于企業的價值觀和企業文化的認同度較低或幾乎不認同,員工與企業之間無法通過有效媒介產生心理共鳴,員工在工作過程中僅僅將眼光集中于個人的得失,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的使命感不強;一般程度是指企業對于企業的價值觀和企業文化基本認同,可以在心理層面產生共鳴效應,對于企業的發展及個人得失之間可以做到很好的權衡;好的組織認同感評價認為員工對企業的價值觀和企業文化具有高度認同水平,為自己所處的企業感到驕傲,同時,具備這種等級組織認同感的員工通常主人翁意識明顯,在工作、行為等方面均會對其可能對企業產生的影響予以考慮;很好的組織認同感水平較上一級在程度上更加強烈,員工對于企業的歸屬感及使命感非常強烈,可以說是企業價值與企業文化的倡導者,團隊融合度非常高,團隊間的工作默契也非常明顯。
(二)組織認同的重要性
組織認同可以增加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凝聚力。組織認同感的產生源于員工的人為思想、感情,因此,必要的組織認同感可以促成企業中團結友愛、相互信任的和睦工作氛圍,這一和諧氣氛可以強化員工的企業團隊意識,無形中明顯提升了員工朝向企業的向心力。同時,以共同價值觀念為準繩的凝聚力的提升,勢必會推動企業在市場經濟環境中的長足發展。
共同的組織認同感可以使企業員工感到自己存在和行為的 價值,迎合了人追求、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生活目標。這種滿足人內心需求的效應對于員工工作激情的提升有明顯作用。換言之,組織認同可以提升企業的幸福指數,這里所說的幸福指數不僅僅是員工以個體身份表現出的精神滿足感,更是企業以組織身份彰顯的內部和諧特征。
組織認同感可以在企業各個部分、各個員工之間調適可能出現的矛盾、不足等現象及情緒。也就是說,員工之間情感上具備的具有一致性的組織認同感可以促進企業與環境、顧客、社會甚至國家之間的不協調、不適應。
三、企業文化對員工組織認同的影響
從企業文化的現實映射看,企業文化與組織認同感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依據調研結果與實踐經驗的結果,筆者將企業文化與員工組織認同感的關系從感情、理性兩方面同時進行總結,如下:
第一,企業文化可以有效激發企業員工對于工作的使命感。任何一個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都遵循統一的責任目標及使命,企業的使命感可以說是企業內部員工工作的目標、方向。而企業文化恰恰可以對于企業員工使命感的增加起到推動作用。
第二,企業文化可以增加員工對于企業的歸屬感。正確、有效的企業文化可以通過企業價值觀的傳播、提煉,令不同個性、不同特點的員工逐漸形成具有統一性的追求夢想,這一夢想與企業的發展方向十分接近。也就是說,企業文化可以幫助員工在實現自身發展目標的同時,推動企業的整體發展。
第三,企業文化可以凝聚員工的責任感。企業的正常運營離不開具備責任感的企業員工的共同努力,因此,企業需要通過大量的資料以及文件宣傳者的工作,提升員工對于責任感重要性的認知水平。企業管理者需要向企業所有成員傳遞正確的責任意識、危機意識、團隊意識,使得企業的每一位員工都可以清楚認識到企業是全體員工共同擁有的組織。
第四,企業文化可以賦予企業員工榮譽感。人性中對于被肯定、被表揚一直持有憧憬欲望,而在工作環境中,這一特性也同樣存在。每一個員工都需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工作領域做出成績,以追求個人在企業中的榮譽感為目標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業務水平,從而提升企業整體的綜合水平,助力其在市場體制環境中的順利發展。
第五,企業文化可以幫助企業員工實現成就感。企業的發展狀況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企業內部任何一個員工的生存與發展。合理的企業文化可以幫助員工建立起對企業的繁榮引以為豪的思想,從而促進企業員工更加積極努力的進取。企業內部員工對于企業的成就感越大,這種正向效應便會越明顯。
四、結語
目前我國企業環境中,對于組織認同的注意力相對于企業文化而言存在不足,這會對企業發展形成制約,企業管理者及領域內研究人員需要加大對組織認同及其與企業文化間的關聯的研究力度。
參考文獻:
[1]何立.企業不同類型組織文化對員工組織認同與工作投入的影響作用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8,(10).
[2]孫嵐.組織文化對員工組織認同影響研究.[J].西南大學,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