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萍
摘 要:鄉鎮群眾文化工作作為最基層的文化建設單位擔負著重要的責任,積極通過多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方式開展好鄉鎮群眾文化工作,豐富鄉鎮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民眾道德素養是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題中之義。
關鍵詞:鄉鎮;群眾文化;策略
引言:改革開放后,尤其是近二十年我國經濟以年均近百分之十的速度飛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質基礎也越來越豐厚,隨之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日益提高。鄉鎮文化站作為我國最基礎的文化事業建設機構,是我國文化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礎。鄉鎮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
一、申明重要性
“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鄉鎮文化作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礎,擔負著各個鄉鎮地區文化建設與發展的要任。開展鄉鎮群眾文化工作的首要就是申明其重要性引起鄉鎮政府和民眾的重視。這就需要鄉鎮文化宣傳組織要進行利用各種宣傳形式進行全面深入的宣傳。這樣不僅使政府能夠重視和督促鄉鎮群眾文化工作開展,也有利用充分調動鄉鎮居民參與的積極性。
二、政府的支持
雖然鄉鎮群眾文化事業屬于非營利性的公共文化事業,在市場競爭機制的作用下,由于這種文化建設很少有經濟回報,因此,不能得到政府和社會的高度關注。這就使得鄉鎮群眾文化工作的發展依賴于各級領導的扶持。縱觀我國目前大多數鄉鎮群眾文化工作,其資金來源多是政府撥款。如,“文化大院”的建設,健身設施的購買以及“文化下鄉”活動等,這些都是依靠政府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作為公共文化事業,尤其在鄉鎮居民普遍文化水平偏低的情形下,政府肩負著引導文化發展方向的責任,避免鄉鎮群眾文化工作被居心叵測的人利用,誘導民眾從事非法集會等。因此,開展鄉鎮群眾文化工作需要各級政府的支持和重視,保證資金的落實和思想發展方向的先進性,提升鄉鎮群眾文化生活質量,指引鄉鎮群眾文化朝文明、向上的方向前進。
三、完善鄉鎮基礎文化設施
現階段,我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日益加快,十八大更是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使其落實到實處。在“村村通”逐步實現后,鄉鎮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也全面開展。以陜西省丹鳳鎮為例,丹鳳鎮管轄著26個村和156個小組。丹鳳鎮文化站綜合樓從2007年6月開始建設,工期兩年,2009年9月落成并投入使用。丹鳳鎮有1個文化站,26個村級文化活動室,1個農村體育活動廣場,21塊農村體育場地,21塊農家書屋21塊。這些基礎設施的完善為村民的文化發展提供的基礎條件。由于我國人口多,經濟發展不平衡,因而各地的基礎設施完善程度也不盡相同。因而,基礎設施的建設要求也各異,但每個鄉鎮都要建立一座文化站作為最基礎的站點。此外,文化活動室、健身活動廣場、老年活動室、影劇院等基礎設計的建設則要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進行建設。完善的基礎設施是開展文化建設的基礎條件。值得注意的是,各鄉鎮還要注意對文化設施的維護。
四、調動鄉鎮群眾參與積極性
鄉鎮居民是鄉鎮群眾文化的主體。所謂“眾人拾材火焰高”,只有充分調動鄉鎮群眾參與文化發展的積極性和熱情才能真正的實現鄉鎮文化的發展。從古至今,勞動人民的智慧在社會發展中都起著重要作用。民諺也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可見鄉鎮群眾的參與度對鄉鎮群眾文化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藝術來源于生活”,無論是西方最早的“酒神祭祀”對生活的模仿還是中國先秦時期《詩經》中對日常生活的吟唱都是對生活的藝術再現。因此,要開展好鄉鎮群眾文化工作就必須深入鄉鎮群眾,了解鄉土民情和群眾的情感生活,鼓勵鄉鎮群眾積極主動參與。參與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一副質樸對聯、一段樸實的打油詩甚至只是一段常見的生活素材都可以成為藝術創作的源泉。鄉鎮群眾文化越是貼近群眾的生活實際就越生動和成功。開展鄉鎮群眾文化工作時要盡力做到“想群眾所想,所群眾所說”,這樣才能更容易被群眾理解、認可和信任,只有鄉鎮群眾認可的文化工作才是真正開展順利的工作。
五、豐富文化活動形式
要豐富鄉鎮群眾文化的生活,相應的群眾文化工作的方法也要多種多樣的。 就多數鄉鎮群眾而言,尤其是中老年這一年齡階段的群眾比較喜歡文藝表演,特別是曲藝表演。這是由于其文化水平決定的。相對于讀書、看報,基層群眾更習慣通過直觀的藝術表演獲得精神滿足。因此,在鄉鎮的戲臺下常常有來自十里八鄉的村民在津津有味的觀看。根據這一實際情況,在文化下鄉活動中“送戲下鄉”常常是必備的文化形式之一。此外,文藝表演中的小品、相聲等也是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在物質文化日漸充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鄉鎮居民也漸漸轉變了對文化形式的態度,越來越多的認可新的文化活動形式。比如,歌舞隊。在傳統的鄉土文化中,這種活動形式是被輕視的,如今卻在鄉村中也漸漸流傳開來。
總結:在黨的十八大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被一再強調。在新時期下,開展好鄉鎮群眾文化工作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義,做好這一工作首先要認識到這一工作的重要性,其次需要政府的支持,再次還要從大處著眼以鄉鎮居民為出發點,以豐富廣大鄉鎮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為要旨。
參考文獻:
[1] 吳澤,加強新農村文化建設需要從農村文化大院和村落文化建設開始[J]. 科技促進發展. 2009(12)
[2] 李建國,在文化建設中如何進一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J]. 科技信息. 2010(26)
[3] 金永良,論群眾文化的發展方向[J]. 科技資訊. 2007(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