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紅
摘 要 伴隨著我國與東盟之間日益緊密的合作關系,東盟小語種有越來越多的需求,但是其人才的培養和開發也呈現出一些問題,在規劃和培養的層次架構上存在弊端。當前的工作需要研究東盟小語種人才培養發展的現狀,并在此基礎上針對實際情況調整人才流通,并促進東盟小語種更好地開發。
關鍵詞 東盟小語種 人才培育 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Status and Strategy Research on ASEAN Minority
Language Personnel Training Development
SHEN Hong
(Hezhou University, Hezhou, Guangxi 542899)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ly clos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ASEAN minority languages have more and more demand, but its personnel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lso presents some problems, there are drawbacks in the planning and hierarchical architecture culture.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work needs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languages of ASEAN personnel training, and on this basis, adjusted for the actual brain circulation and promote better development of ASEAN minority languages.
Key words ASEAN minority language; talent training; strategy research
1 東盟小語種人才培育發展的現狀
東盟國家在開展對外貿易的過程中,需要東盟小語種這個“橋頭堡”,這就要求有專業的東盟小語種人才,但是我國目前除了北京、廣東等大學開設小語種專業外,其他地區并沒有開設東盟小語種專業。尤其中國—東盟博覽會在我國成功召開以來,對于東盟小語種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人才也基本呈現供不應求的態勢。但是在人才培養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爭取生源或是沒有較為成熟的辦學條件等,其現狀主要表現在:
1.1 教學經驗不足
東盟小語種在專業的建設上起步較晚,并沒有較長的發展時間,這樣就缺乏一定的教學經驗,無法保證有專業化、職業化的教學配備。僅僅有幾個國家的語言是開設的,例如泰國語、柬埔寨語等,而且新專業的建設往往都沒有豐富的經驗作為基礎,在人才的專業培養方向上也不是很明確,此外,在課程設置上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沒有完善的課程作為支撐。①東盟小語種在我國而言,并沒有很長時間的發展歷史,這樣各個高校不得不研發校內講義或是進行自主編輯,但是這些都表現出不專業的特點,因此不利于東盟小語種人才的培育發展。
1.2 師資力量不足
現如今對于東盟小語種的教學只有北京幾所高校、廣西民族大學、廣西大學等院校設置了本科和研究生的課程,但是沒有建立博士點。對于研究生的招生也是從2002年才開始的,人數十分有限,這樣就導致專業人才較少,無法促進大規模的進步。沒有高學歷和高能力的人才就不能促進師資隊伍的壯大,對于相關學科的建設也沒有較大的幫助,這樣在東盟小語種人才培養發展上存在的一個現狀就是師資隊伍學歷低,結構不合理。②而且專業教師年齡偏小,教授或是副教授級別的教師數量更少,無法促進專業技能的培養和教育。
1.3 缺乏“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
但是對于東盟小語種的課程設置主要集中在專業基礎和視聽說等方面,卻沒有過多涉及國際貿易理論課程,這樣就無法培養出層次高、知識能力豐富的學生。掌握東盟語言的高級人才過少就不能被企業單位所用,具有較低的實用性。根據市場所反映的情況而言,東盟小語種的學生往往沒有較強的綜合業務能力,知識面不廣,國際貿易人才等專業的人才也極其缺乏。
1.4 學生缺乏實踐機會
高校培養東盟小語種人才需要有較為充足的實踐環境,要能夠與地方企業進行對接,給學生足夠的機會來鍛煉自己。尤其與國外對接的機會更是稀缺,很多小語種專業的學生沒有涉外聯系的機會,從而無法促進自身能力的提升,也不能讓學生的專業素養有所改善。在很多畢業生用人單位的反饋意見中能夠發現,用人單位對于東盟小語種等專業的學生表現并不滿意,主要是實踐能力差,不能將自己所學習的語言運用到實際工作之中。
2 東盟小語種人才培育發展策略
2.1 加強人才開發監管,落實人才規劃目標
對于東盟小語種人才的培養發展需要建立在人才規劃和開發的基礎之上,要有指導性的文件作為發展的基礎。我國需要進一步加強人才開發監管,落實人才規劃的目標。要促進東盟小語種人才資質的培養,促進高校開展相關的專業促進教學,要開發研究生甚至博士課程,讓更多的人接觸到東盟小語種的教育。任何一個語言的開發都會涉及到一些問題,人才的培養和發展在監管的過程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隨著我國與東盟國家關系的不斷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呈現出全新的特點,要建立更加靈活的機制促進人才的培養。③我國高等院校需要了解人才發展的情況,并及時對人才的供給進行調整,這樣才能保證人才培養機構的正常運行,才能保證更加良好的發展態勢。東盟小語種人才部門也要進一步加強管理,推進人才管理的模式,促進工作落實到實處。
2.2 調整人才培養結構,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東盟國家在與我國不斷發展的進程中,自身的產業結構也在發生著調整,對于人才的需求也不僅僅是語言的溝通方面,更朝向專業化的方向發展。我國與東盟國家也有越來越大規模的貿易交流,但是現如今的東盟小語種人才無法滿足專業化的發展需求。我國的東盟小語種人才已具有一定的規模,但是僅僅表現在數量上的增多,沒有在能力上有所體現,需要天正人才的培養結構,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第一,調整人才培養的層次。根據相關研究發現,東盟小語種人才并沒有較高的就業率,而且本科或是以上畢業的小語種人才并沒有從事相關專業的工作,這樣在教育質量上就存在問題,需要及時進行更正,在層次上不斷進行調整,以促進人才的發展;第二,調整人才培養的方向。不能僅僅培養純語言專業的學生,這與當前的形式發展并不適應。目前很多東盟國家都在朝向工業化的方向發展,這樣就需要一專多能的人才,例如在掌握東盟小語種的基礎上,精通法律、貿易或是會計的人才。此外,旅游業的發展也能夠推動對東盟小語種人才的需求,可以讓學生在課外之余考出旅游證,這對于就業都是很好的發展方向。
2.3 拓寬人才流通渠道,促進人才合理調配
對于東盟小語種人才的培養需要進一步拓寬人才流通的渠道,促進人才合理調配。例如可以通過很多途徑進行宣傳,讓社會對于小語種人才有更多的重視和尊重。他們不僅僅服務于某個部門,而是整個社會。要營造一種東盟小語種人才培養的氛圍,促進人才的培養和發展,解決后顧之憂。④經過多年的探索,東盟小語種在人才流通渠道上也有一定的轉變,從過去純粹的國內培養發展到如今的多元化的培養模式。例如實現“3+1”或"2+1”的人才培養模式,都能夠提升學生對于語言的運用,還能擴大教育的知名度,促進更多的東盟學校的學生來到我國進行語言的學習,形成良性互動。
中國與東盟的關系在急速發展之中,這也就催生了對于東盟小語種人才的需求,在過去發展的幾年時間里,他們對于人才的需求足以證明東盟小語種發展的重要性。現如今對于東盟小語種高級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趨勢,要具有國際貿易等相關的復合型人才才是企業所需要的對象。此外,在具有專業技能之外,還需要有良好的服務意識,能夠促進我國和東盟國家產業鏈的發展和調整,促進人才發展和改革,提升東盟小語種人才的專業品質和思想道德。
注釋
① 譚順清,曾姍姍.東盟小語種應用型人才培養探析——以廣西高校為例[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2(4).
② 覃海逢.淺析中國-東盟經濟與我區大學生就業及其就業指導[J].高教論壇,2011(4).
③ 伍梅.多區域經濟合作下廣西與東盟各國人才交流與合作開發思考[J].東南亞縱橫,2010(11).
④ 韋茂繁.廣西與東盟高等教育合作發展探析[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