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潔
摘 要:記憶力作為人類大腦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人類天生就有的能力。在現實生活中,記憶能力因人而異,就連在學生時代,每個人的記憶能力也有所不同,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文章根據學生不同的記憶能力給學生數學學習帶來的影響展開敘述,站在學生記憶力角度,闡述造成數學學習差異的原因,并提出要求。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差異性;記憶差異
在同一個階段的學生,即使學習的內容和指導的方法相同,但因為每位同學對于知識的理解和吸收程度都有所不同,理解能力或者學習記憶力較差的學生學習起來自然比較吃力。面對不同學生的性格特征和學習能力,教師要做到無差別對待每一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努力填補一部分學生天生欠缺的方面。小學三年級是小學數學的重要過渡階段,因此,在此階段,消除學生之間的差異,幫助學生奠定牢固的數學基礎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學生數學學習差異性
一堂數學課結束之后,總會有一部分學生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夠完全理解老師講解的知識點。有一部分學生會因為記憶力較差,或受思維局限,掌握知識的能力也相對較慢,經常出現一個知識點講解時,忘記前一個知識點內容的現象。長此以往,思維靈活、記憶力好的學生便跑到了學習的前列,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一方面要跟上學習進度,另一方面還要掌握講過的知識,長久以來便會產生無形的壓力,也會對學生的正常學習造成不利影響。實際學習過程中,經常有一部分學生會因為學習進度跟不上或不能夠正常消化教師講解的知識點而對數學失去信心,甚至破罐破摔。
尤其是小學三年級的數學,隨著年級的增長,數學的難度也有所攀升。對于心理承受能力或學習能力本來就較弱的學生來說,前面幾年學習的數學基礎僅僅是數學中的皮毛,一旦面臨稍微有難度的數學題,就能明顯看出學生之間的差異。而三年級數學學習差異不僅表現在學習成績方面,在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也能夠看出學生的優劣。要想完全消除這種差異現象,還需廣大教師不斷探索新型教育方式,使學生們各有所得,共同進步。
二、正確看待學生的差異,制定改善差異的方法
教師要正確看待和承認學生之間的差異,不能因為某些學生的學習能力相對較弱而忽略他們。相反,要重點關注記憶能力或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要以抹平學生間的差異為教學出發點,制定出拉近學生距離的有效方案,并付諸實際,以實現所有學生同步發展和進步的目標。
每一個學生受各自家庭環境影響,其學習的興趣點也會不同。所以,教師首先要承認學生之間存在差異的客觀性,對班級上同樣層次的學生進行大致區分,而后在教學時便可拿捏分寸。既要滿足一部分學生對知識的需求,還要照顧到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實行相同教材不同教法的教學模式。一個知識點教學完畢后,要及時收集學生對教學的感受和意見,并根據學生對內容的掌握程度制訂合理的溫習計劃。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要按每一位學生的實際能力來確定作業的內容,甚至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作業內容。作業內容設置在學生都可以接受的范圍,其作業完成率也會大大提高。
在制訂差異教學計劃時,要提前了解每一位學生性格特征和家庭情況,既為人師,就要盡到教人育人的職責。課余時間還應多關心學習綜合能力較差的學生,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還要多與成績較好的學生進行溝通,扶正學生心態,不能助長驕傲的風氣。在班級多建立學習小組,并將能力弱和能力較強的學生分配到同一小組,營造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
三、根據學生記憶差異,制訂數學學習計劃
學生有其欠缺的方面,就有其擅長的領域。教師在平時生活中要細心觀察每名學生的不同特長,針對學習記憶力較好的學生制定適合其學習的教學方法,面對記憶能力不好的學生,要尋找另外的突破點,將數學與學生感興趣的方面相融合。例如,針對上課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小學生,可以適當采取游戲學習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每一名學生都參與到游戲中去,并在游戲中穿插簡單的數學題。答對的同學要適當給予獎勵,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對待答錯的同學要側面幫助學生答題,讓學生感覺數學并不是想象中的高不可攀和乏味,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很多時候學生的記憶能力決定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但是由于記憶的天生性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方面占有劣勢。教師要做的就是改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被動地位,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幫助學生制訂正確的學習計劃。例如制訂每周熟悉三個知識點的計劃,計劃試行期間要及時對學生進行小節考核,并對考核結果進行分析,找出部分學生考核失利的原因,再采取單獨談話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和學習輔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用心對待每一名學生,不能因為學生之間的差異就放棄任何一名學生。
結束語: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該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和教學觀念,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要以開放性的問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保證答案的可變性,讓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都能夠享受到教學成果。注重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客觀評價,對學優生要進行激勵,不斷挖掘其潛力,而學困生也應該給予安撫,使其能夠發現自身的問題,在后期學習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建立學習的自信心。尤其在面對數學難題的時候,也應該勇于面對。要強化數學學習興趣,讓學生了解到自身的閃光點,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當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張建海.如何關注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差異性[J].中華少年,2013(9).
[2]盧桂鳳.小學數學的差異性教學思考[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09
(1).
(江蘇省如皋市江安鎮江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