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麗
摘 要:當前,農村英語教學水平和教學資源相對還比較落后,所以在有些內容的學習上學生覺得無從下手,僅僅靠生硬的單詞記憶和死記硬背已無法滿足他們對英語的學習和激發他們的興趣。因此,教師要通過各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教學方法;學習興趣;語言運用;激勵
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的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再是表演者,學生也不再是觀眾,而是師生共同的創造性的活動。課堂教學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教師要立足成才,想方設法搭建一個能使學生多方面成長需要的舞臺,讓每個學生在這個舞臺上能夠愿意發揮自己的潛能,自覺地展示自己。那么如何搭建或者搭建怎樣的舞臺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合理地運用課堂用語
教師是教學藝術的創造者和引路人。教師使用課堂用語的目的是為了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交流和溝通,但在使用課堂用語時切忌太難的句子和詞匯,一定要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因此,課堂用語應簡練、通俗、易懂。另外,課堂用語不僅能讓學生從中學到一些交際日常用語,而且也可以訓練他們的聽力。如果在課堂上有一部分學生聽不懂一些課堂用語,教師也不必急于用母語解釋其意義,可以通過變換句式、反復強調的方式,也可通過其他學生的回答及動作的表示使他們慢慢地理解和意會老師所表達的意思。這樣久而久之,就逐漸形成了一種語言環境,讓學生在這種語言環境中學習,就會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融入其中,也會慢慢地激發他們對語言的探究,讓他們感受到語言的奧秘和魅力。
二、有效而多樣的教學方法
教師是教學環節的研究者、學生的引路人,以前的原則是:知識就像水,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也就是強硬的灌輸教學法。而如今知識就像一條河,教師是帶領學生找到水源的那個人,在課堂教學中應是教師“帶著學生走向知識”,而不是“把知識灌學生”。所以,課堂教學中角色的轉變就決定了教師就是“把舵人”,把握著課堂中的大方向,每個環節的設計必須要以學生為主體,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差異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夠更大程度地激發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變以前的“要學生學”為“學生要學”,課堂教學效果才能夠事半功倍。
如何通過適當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1)運用直觀情境教學法。直觀教學法主要是指采用各種直觀的教具使學生能夠對要學習的知識一目了然,達到快速學習和記憶的效果。直觀情境教學法的好處主要是能給學生創造一個身臨其境的語言環境,使他們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學習、交流。實踐證明,直觀情境教學法以其形象生動的特點提高了學生的感性認識,有效地把直觀形象和抽象思維結合起來,使原來枯燥無味的英語學習變得有聲、有形、活潑有趣,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英語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當今的社會是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雖然我們學校屬于偏遠山區的農村中學,但學校教學資源也日漸豐富多樣。現在我們學校在語言教學方面,運用的主要直觀教具有幻燈片、錄音機、電腦教學手段、電子白板等,它們不但把教學內容變得有聲有色、聲形并茂,而且還能夠節省教學時間,給學生更多的活動和展示的時間。如在教新單詞時,可以通過實物或圖片的展示讓學生充分認識,與此同時還可以播放真人發音,播放真人發音要比教師反復領讀的效果好得多,這樣既可以讓他們輕松掌握詞義,也可以更準確地掌握讀音,更重要的是學生能根據真人發音糾正自己的發音錯誤,增強開口說英語的自信心。
(2)游戲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精心設計游戲,不僅能使課堂氣氛活躍、有新鮮感,而且能使學生在游戲中找到學習的樂趣,真正使英語課堂成為“寓教于樂”的學習樂園。如在教完單詞后,可以運用這樣一個游戲來復習和鞏固單詞:教師先拿出一塊秒表和一個容器,這個容器可以是一頂帽子或者一個盒子,在容器中放入學生已學過的詞匯的卡片或上面寫著學生所認識的單詞和短語的紙條;接著教師把全班分成兩隊,指定某個學生為計時員,第一隊推薦一名學生到教室前面,從容器中抽出一張詞匯卡片或紙,這名選手只能用動作表明詞匯卡或紙條上的單詞的意思,第一隊的學生設法猜出那個詞或短語……以此類推,哪一隊在一定的時間內猜到的單詞最多就獲勝。這個游戲既復習了單詞的漢語意思,也加深了學生對單詞的印象。
(3)分角色表演競賽法。中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善模仿、好勝心強的心理時期,針對這些特點,在教學中采用分角色表演競賽法,能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促使學生在濃厚的興致中、在身臨其境的語言環境中學習和鞏固所學知識。這一教學方法尤其適用于情境對話的練習和鞏固。教師在教完對話和課文后,可讓學生自備道具,自配音樂帶動作,分角色分組上臺表演。例如九年義務教育冀教版八年級下冊lesson 16 “The Bear Escaped!”對話較多,語言生動、戲劇性強,就可要求學生討論理解課文并把它改寫成劇本,然后由幾個學生分別扮演Jenny,Brian,Danny,把課文以戲劇的形式表演出來。這樣,學生既學得生動有趣,又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同時對課文里的單詞、詞組和句型記憶也更深刻。由于是學生自己當主角表演,他們的積極性很高,同時在表演的過程中讓另外一組的同學認真傾聽,這組同學能聽出他們在表演過程中個別新單詞的讀音是否有誤,或者句子語調是否到位。這種分角色競賽的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張嘴說英語的愿望,增強他們說英語的勇氣和信心,增加他們說英語的機會,對培養學生英語的聽說能力極為有效。
(4)聽、唱英文歌法。初中教材中有許多詞曲優美的英文歌曲,教師要充分發揮和利用這些歌曲在教學中的作用。如上課開始時,教師可以播放同學們熟悉的、比較激進的歌曲,讓同學們快速進入英語課堂。在課堂教學活動結束時,也可播放音樂,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中回顧自己本節課的收獲。通過聽音樂,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了發展,他們就會更加期待下節課的到來。
參考文獻:
[1]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朱曲平.論英語教學中學習動機與興趣的培養[J].南通職業大
學學報,2001(1).
(甘肅省通渭縣寺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