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華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急性右心室心肌埂塞的臨床特征以及診斷治療的要點。方法本次探討選取我院自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救治的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24例,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研究急性右心室心肌埂塞患者的臨床特征以及診斷治療的一些要點。 結果大多數患者都有基礎疾病及誘發因素,所有24例患者均有一般急性心肌梗塞的癥狀,且常合并有其他部位的心肌梗塞,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低血壓、頸靜脈充盈、右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以及心律失常等。其中13例患者檢查UGG,結果表明患者為右心室擴大,右心室壁節段性異常癥狀。通過單純擴容抑或栓治療進行診治,大部分患者病情都得到了明顯的好轉,但仍有少數患者因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兒死亡。結論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病情重、并發癥多、致死率高,且由于其發病特性極易誤診、漏診,因此臨床中對于疑似右心梗患者應給予反復仔細的檢查,以免貽誤患者治療時機。
【關鍵詞】右心室;心肌梗塞;臨床治療
【中圖分類號】 R542.2+2【文獻標識碼】B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是一種特殊類型心肌梗塞,該疾病常與左心室梗塞并存,單純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較為罕見[1]。它是屬于患者供應右室相應的血管出現閉塞,血流遭到中斷,進一步致使患者供血區心肌出現嚴重持久的缺血而壞死[2]。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不同于一般左心室心肌梗塞,患者會出現頸靜脈充盈,肝臟淤血及肝頸靜脈回流征陽性等癥狀。為探討分析急性右心室心肌埂塞的臨床診斷治療的要點,對我院救治的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進行分析研究,現今具體情況如下所示。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次探討選取我院自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救治的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24例,男15例,女9例,年齡32~69歲,平均年齡49.4歲,發病時間為4h~23h,患者入院后行導聯心電圖檢查,并進行心肌酶及心肌肌鈣蛋白檢測以及心臟超聲檢查,均符合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的診斷標準,全部患者中出現12例高血壓患者,15例高血脂患者,14例心絞痛患者以及10例糖尿病患者。
1.2既往發病情況
30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中,有9例有高血壓病史,高血脂13例,6例有心絞痛發作病史,其中有8例患者有長期吸煙史,另有5位患者既往無任何臨床疾病。
1.3診斷標準
⑴有以下全部或者部分心肌梗死的臨床表現:持續心前區疼痛、心悸、胸悶,氣促、低血壓、大汗以及頸靜脈怒張等;⑵右胸導聯心電圖呈OS 或Or 型,V3R V6R至少有二個導聯ST 段抬高0.1 -0.5MV全部呈動態變化,均在72 小時內ST 段抬高消失,甚至出現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3];⑶排除了心包積液、心肌病、心瓣膜病和慢性肺疾病以及縮窄性心包炎等疾病;⑷心肌酶均高于正常的2倍甚至以上。
1.4誤診情況
有4例患者被誤診為心絞疼,3例為心律失常,3例為心理衰竭。其中16例患者是在入院12h以后才確診為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
1.5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療前做好常規診治,保證患者的絕對臥床,給予充分氧氣,行鎮痛處理,隨時進行心電監護。所有患者口服300毫克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片,配合嚼服40毫克的立普妥。16例患者通過6小時的溶栓治療,在患者靜脈行150萬單位尿激酶治療,皮下注射0.5毫升低分子肝素鈣,半天注射一次。針對存在心源性休克及右心功能不健全的患者需要在擴容治療基礎上靜脈滴注100毫克多巴胺并加入250毫升的生理鹽水,液體滴速和使用液體量需要針對患者的血壓和患者肺底是否存在濕性啰音進行合理調配。針對全心功能不健全患者需要適當的減少輸液量,合理選擇滴速。患者通過紅花,參麥及血栓通之類的營養心肌藥物進行身體調理。醫護人員必須在患者整個治療過程中對患者心功能的變化做好密切觀察,對患者的中心脈壓進行定期測量。
2結果
通過有效治療,接受診治的所有患者住院的時間在3小時至兩周,在綜合治療基礎上患者的血流動力學趨于穩定。全部患者中出現頑固性全心衰竭患者1例及心室纖顫患者1例。患者搶救的成功率達到91.7%。
3討論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臨床癥狀中出現右室梗塞合并低血壓幾率較高,導致該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右心室收縮力出現減弱跡象,無法將充分血液適當排入患者肺循環以確保患者左室充盈,進一步令左心室排血量降低,最終患者出現低血壓癥狀。采用硝酸酯類及利尿劑可以有效降低心輸出量導致嚴重低血壓。有關數據顯示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通常會伴隨著傳導系統功能障礙,主要變現為患者緩慢心律失常。故而在治療時當患者右室的收縮力降低,血液回流受到阻礙,右室收縮末的容積變大,導致患者周圍靜脈出現回心血液淤積,出現頸靜脈怒張[4-5]。
在患者被確診為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后,要對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配合擴容治療,確保患者肺部血流量維持在正常水平,保證患者左心室血液流動量的充盈。針對無法使用利尿劑進行治療的患者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血液流動動力學。按照醫囑有針對性的對患者行補充液體治療,監測患者各項器官指標,確保患者左心室功能正常,消除左心室衰竭隱患。一旦患者出現心律失常癥狀并產生房室傳導阻滯,就需要采用適當合理的措施保證消除癥狀。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臨床主要的體征表現為頸靜脈充盈,低血壓,心源性休克,三尖瓣區收縮期雜音及部分右心功能不健全。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在血流動力學出現變化后,其治療異于單純左心室心肌梗塞治療。患者在確診為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后即做好有效心電監護,對患者血壓及酶學進行監測。通過擴容治療能夠十分有效的搶救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對肺內是否出現啰音,心率是否增快及血壓回升與否的判斷調適擴容治療。在進行擴容治療時需要注意合理的調適液量及滴速,還需要盡量避免在擴容治療時擴容過度導致患者全心衰竭。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病理生理主要為血流動力學變化,改變的程度由患者右室的壞死面積,左右室梗死前患者心功能狀況及是否出現左室梗死決定。出現較大面積的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由于自身右心室的射血降低,進一步令左室充盈壓降低,減少前負荷,致使低血壓的出現。除此之外,患者右室收縮末期的殘存的血流量加大,再加上右室壓力上升導致患者產生體循環淤血,此時的治療目標為擴容,增加患者的左心排血量。當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左室功能處于正常水平時需要在補充患者血容量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右室充盈壓,再改善患者的右心功能,有效糾正其低心排及休克[6-7]。
綜上所述,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病情重、并發癥多、致死率高,且由于其發病特性極易誤診、漏診,因此臨床中對于疑似右心梗患者應給予反復仔細的檢查,以免貽誤患者治療時機。
參考文獻
[1]棘卓立,趙民.右室梗死的心電診斷標準的探討[J].臨床心電學雜志,2010,9(2):87.
[2]陳灝珠.心臟病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073-1122.
[3]陳立新.急性心肌梗死的心電圖診斷口[J].心電學雜志,2011,18(3):186.
[4]陳建昌,吾柏銘.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高危亞組-合并右室梗塞[J].江蘇醫學,2010,2l(l0):658.
[5]陳友仁,楊代.急性下壁心肌梗死ST段抬高ST m/Ⅱ>l對右心室梗死的診斷價值[J].臨床心血管雜志,2009,18(7):332.
[6]邵耕.現代冠心病[M].第1版.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2011:415-416.
[7]陳勝江,陳梅,符曉楠.超聲結合心電圖診斷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心電圖診斷右心室心肌病7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7(22):5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