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千懿
【摘要】廣場舞蹈是一種群眾性舞蹈,在人民的生活中是一種重要的娛樂活動。本文回顧廣場舞的歷史,分析現狀,談談其特點以及開展的意義。
【關鍵詞】廣場舞蹈 現狀 意義
廣場舞蹈歷史悠久,研究認為發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動,經過幾千年的演變逐步成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生活方式,是廣大人民群眾從事生產活動時的方式的再現,通過對現實活動的模擬和夸張完成對現實活動的演繹。并且廣場舞蹈從古至今都有著非凡的意義,有著文化傳承的價值和強大的生命力。所以廣場舞蹈屬于社會體育的一部分,也屬于休閑體育的一部分。當今社會發展節奏很快,所以廣場舞蹈對于消除亞健康、緩解社會壓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廣場舞蹈的創作日益活躍,為了廣泛普及群眾舞蹈,促進舞蹈文化的可持續發展,作品呈現多元化。但是有些作品不能很好的表現它的美,也存在著很多不盡如人意。所以,當人們與社會的需要是創作出高質量的廣場舞蹈作品,以適應人們的需要。廣場舞,因為可以表演各種舞種,沒有舞種的限制,所以說,并不能用具體的舞種來對其進行定義。用表演形式來對廣場舞進行定義應該更加準確。從廣義上來講,單從表演場所加以定義似乎并不夠準確,但凡在廣場這種場地進行的舞蹈表演我們都可以稱之為廣場舞。
一、廣場舞蹈的特點
1.集體性
廣場舞蹈很大一個特點就是人數眾多,人群不限,不論是男女老少,皆可參加,群眾跟演員沒有明顯區別,群眾也可以是演員,演員也可以是群眾。創造者、參與者、傳承者都是廣大人民群眾,故廣場舞蹈是群眾參與性很強的的一個藝術形式,它的表演方式都是以集體形式進行的,少則幾十人多則上百人,甚至更多人,場面很是熱鬧、壯觀。因人數眾多,所以廣場舞蹈的表演場地必須是在廣場上進行,表演場地一般比較開闊,如廣場,公園,社區開闊地,還有路邊等,只有場地夠開闊,都能成為廣場舞蹈的表演場地。
2.娛樂性、教育性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精神需求也相應提高,群眾在廣場舞蹈的練習與表演中,心靈得到了美與善的熏陶。人們參與廣場舞蹈的練習并不是為了得到什么獎,也不是為了得到物質的滿足,而是從精神方面得到心情愉悅與精神充實,通過舞蹈活動是為了消除疲勞,陶冶情操。作為一種復合的社會意識形態,廣場舞蹈具有著弘揚正氣作用,那高尚的且上進的廣場舞蹈作品能夠促進人們形成有價值的世界觀與倫理觀,激勵人們去熱愛生活,從而推動社會的向良好的方向發展。
3.靈活機動性
由于廣場舞蹈參與者來自不同年齡、不同身份、不同職業人群,故廣場舞蹈動作編排一般比較簡單、易學,參與性強。演員和觀眾可以互動,打成一片,融為一體,靈活性高。在文化廣場,我們很多時候看到,觀看表演的群眾,被舞蹈的表演氣氛感染,往隊伍一站,馬上就成為表演者。人人可跳,隨到隨跳,隨時都可以到場和離場,充分體現了廣場舞蹈表演形式的靈活機動性。
4.非專業性
廣場舞蹈的表演者都是些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的普通人,他們多是自發的,隨意的,沒有專業演員的形體素質。作為一個編導要根據這一點來創作廣場舞蹈,只有這樣,才能編出更適合大眾的作品。這一群體中,除了極個別的人具備舞蹈素質和條件之外,如果我們高估了這個群體的能力,可能會出現往往會弄巧成拙的現象。
二、廣場舞蹈開展的意義
1.豐富人民的業余生活
人們常常用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來形容學習舞蹈的艱辛,這是因為舞蹈這門藝術對于身體素質、技術的要求是相當高的。然而,廣場舞蹈的存在則大大降低了舞蹈的門檻。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在廣場上跳舞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中老年。在輕松的舞蹈中,這些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們同樣沐浴了舞蹈藝術的光輝和快樂。有了舞蹈的相伴,很多人的業余生活質量提高了很多。如今,對于很多人來說,工作完以后,到廣場上盡情的跳上一段是最愜意的享受,并且很多人在跳舞的過程中,無形中也擴大了自己的交際圈,擴大了眼界。可以說,相較于之前,廣場舞蹈的出現給人們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業余文化生活。
2.強健身體和凈化心靈
舞蹈是一種藝術與運動的統一體。經常性的從事舞蹈運動,可以幫助人們強健體魄。與一些專業性較強的舞蹈動作相比,廣場舞蹈在練習的時候不會給身體造成太多的負擔。因此,在跳廣場舞蹈的過程中,可以有效的改善舞蹈者的心肺功能,加速新陳代謝等,像是一些身體孱弱的老年人,醫生往往會建議他們適當地運動,有空的時候去學習跳跳舞,這對于改善體質,增進健康是非常有利的。除了強健身體,適當地從事舞蹈運動,還可以幫助人們凈化心靈。在優美的音樂、曼妙的舞姿中,人們可以獲得強烈的審美體驗,從而可以有效幫助人們減輕心理壓力、消除焦躁煩悶的情緒等,長此以往,通過舞蹈就可以達到凈化心靈的目的。
3.傳承民族文化
在廣場舞蹈中,有相當一部分內容是由民間舞蹈所構成的,因此,廣場舞蹈在傳承民族文化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例如,在我國的北方,每逢過年過節,城鎮市集都會進行一些秧歌舞表演,在秧歌舞中,舞蹈演員所穿的傳統的漢族服飾,一些伴奏的樂器,諸如鑼鼓、嗩吶、鈸等都體現了濃濃的漢族文化特征。又比如,在草原地區,人們在跳舞的時候往往習慣抖動雙肩,而在一些山地地區,那里的人們在跳舞的時候習慣運用踢踏有力的腳步動作來表達歡快的情緒等等。可以說,在不同地區人們所跳的廣場舞蹈中,通過歌曲、舞蹈服飾、舞蹈動作等都可以表現出濃濃的民族個性和地域文化特色,因此,在廣場舞蹈的繼承和發展中,一些民族文化就會自然而然地被傳承下來。
4.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
綜觀全國各城市和鄉鎮廣場舞蹈文化的發展,廣場舞蹈隨著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求,以其獨特的時代魅力正在不斷普及和發展。大家建立起友誼,在這個平臺上相互學習、相互交流,通過跳舞健身,生活逐步走上健康軌道,與人待物更加文明有禮,鄰里關系更加和諧。最重要的是,廣場舞蹈的繁榮,使社會上打麻將、賭博斗毆、喝酒鬧事的現象大大減少,社會文明風氣得到進一步提高。如此看來,廣場舞蹈的健康發展,對構建和諧社會產生積極的作用。
廣場舞蹈以其簡單易學、凝聚力強、健康向上等魅力,在城市文化繁榮發展中,作為群眾文化品牌項目,得到政府的力推。根據我國廣場舞蹈開展情況調查,各地政府對文化廣場建設的經費投入逐年增加,對廣場舞蹈這一群眾文化活動項目越來越重視,為了引導廣場舞蹈這項文化活動健康發展,文廣新局、文化館、文化宮等公益文化單位,采取有效措施,有計劃地推進廣場舞蹈的健康發展:一是加大支持力度。派出舞蹈教師、群文骨干定點指導群眾排舞、練舞。二是加強培訓引導。常年開設廣場舞蹈骨干學習培訓班,培養一批有較高水平、能力較強的領舞人才隊伍。同時,指導他們創作更多內容健康、藝術風格各異、反映時代風貌的廣場舞蹈作品。三是著力打造品牌。有計劃地組織舉辦廣場舞蹈大賽,通過廣場舞蹈大賽,使廣場舞蹈不但具有自娛自樂作用,同時具有藝術欣賞性,把廣場舞蹈這個文化表演項目推向更高層次。通過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廣場舞蹈表演的形式多彩豐富,不斷融人民族舞、拉丁舞、現代舞、健身操、芭蕾舞等現代舞蹈種類、意識、行為和形式,令廣場舞蹈引導時代潮流,打造出具本地城市文化藝術特色的群眾文化品牌項目,從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成為城市和鄉鎮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
(責任編輯:蔣晗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