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絡文化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而產生和發展,同時它也是推進校園建設的重要條件。網絡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占的比重正在加大,正確引導高校學生認識網絡文化,并發揮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意義重大。本文將會從網絡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出發,并對網絡文化環境下如何發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網絡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網絡化逐漸成為時代符號,網絡文化也應運而生。高校作為時代感最強烈、信息普及最廣泛的特殊區域,網絡文化不斷在高校校園推廣和發展。網絡文化不斷沖擊著高校學生的思想意識領域,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認識到網絡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在網絡文化環境下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研究。
1.網絡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重要意義
網絡文化的推進和發展促進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網絡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水平的提高有促進作用。網絡文化的發展有效促進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者觀念的創新和教育方式的轉變,有利于提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觀能動性。第二,網絡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素質的提升有促進作用。網絡時代的到來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學習積極性,促進他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水平,更好地完善自己。第三,網絡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內容有促進作用。網絡文化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斷創新和完善,同時也豐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進而提高了思政教育的整體質量和水平,也更適應當代社會的發展。
2.網絡文化的推進和發展促進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網絡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水平的提高有促進作用。網絡文化的發展有效促進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者觀念的創新和教育方式的轉變,有利于提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觀能動性。第二,網絡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素質的提升有促進作用。網絡時代的到來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學習積極性,促進他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水平,更好地完善自己。第三,網絡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內容有促進作用。網絡文化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斷創新和完善,同時也豐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進而提高了思政教育的整體質量和水平,也更適應當代社會的發展。
3.網絡文化環境下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在新的時代要求下,高校要積極探索網絡文化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策略,找到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提高的方法,更好的保證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因此,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換位理解和思考,正確引導高校學生在網絡文化環境下提升思想政治水平。高校學生需要學校充分理解與接納他們的需求,需要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創造輕松和諧的環境,當然也需要學校的嚴格要求和規范,在學校的正確引導下,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將會有跨越性發展。
二是,積極引導和疏通,培養高校學生的道德主體意識。這有助于高校學生提高獨立自主意識,做出理性的思考,完善和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和思想政治水平。解決高校學生在網絡文影響下的思想政治素質問題要從他們的內心信念和價值選擇著手,使其自主的建立符合自身發展的道德秩序和思想觀念。
三是,實行理性教育,提高高校學生的應對能力和自保能力。網絡文化作用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將重點放在提高高校學生道德認知能力、分辨能力和自保能力上,通過開展高校網絡的責任性和規范化教育活動,提高對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影響力和約束性,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意識。
四是,積極搶占校園網絡文化的主陣地,傳遞科學的思想政治意識。信息教育的發展和網絡技術的普及,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創造了更加便利的條件,也大大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要注意結合先進的網絡技術和正確的網絡文化指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正確方向,將全面、正確和科學的思想政治意識傳遞給高校學生,促使學生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五是,以高校校園網絡為依托,為高校學生創造良好的網絡文化氛圍。首先,要發揮高校校內網站的功能,組織學生開展網絡討論,并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交流和共同進步。其次,要從高校學生的實際出發,結合他們的需要和心理訴求,在校內網絡論壇中開辟以學生為主導的欄目,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論壇的創建和完善,真正為學生建造利于高校學生發展的文化新環境。
4.總結
總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與時俱進,并要適應社會發展和時代要求不斷提高創新性。網絡文化環境下,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意識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了變化。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內容和模式等都應順應社會的發展,緊跟時代的步伐,把握網絡時代的新機遇,提高創新水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進而促進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跨越性提高。
[參考文獻]
[1] 孫蘭英.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思想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13(2):90-92.
[2] 王國良.網絡文化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24(1):45-46.
[3] 陳怡 王軍.校園網絡文化語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1,21(7):124-126■
[作者簡介]潘彤光(1972.9—),男,漢族,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工處副處長,助理研究員,,國家一級心里咨詢師,二級就業指導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