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
摘 要:本文旨在探討加強學生干部閱讀量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以多讀書、加強文化修養為視角,以文化自衛、文化自信、文化自覺為切入點,深入淺出地剖析提高學生干部知識涵養的方法、途徑。。
關鍵詞:高校; 學生干部; 讀書; 素質培養
學生干部是指在高校學生群體或組織中義務地、業余地負責一些工作的學生。他們是學生與干部的結合,因而成為高校中的特殊群體。而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從提高學生干部素質入手。加強知識文化修養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以讀書為契機,健全學生干部知識架構。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與我們終日相伴,為我們指點迷津,讓我們如癡如醉。一個人的精神發展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培根說: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于獨處幽居之時;其博采也,最見于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于處世判事之際。
一、從文化自衛看學生干部培養
為什么讀書,其實追根溯源不過一個“文化自衛”的道理。讀書是一個文化自衛的過程。通過多讀書,讀好書,學生干部開始學會用知識捍衛自己的尊嚴,捍衛自己國家的尊嚴;通過讀書,他們更加注重健全的人格,否則自己是個偏執的人。知識總是以她獨特的魅力引導學生干部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意識流的·尤利西斯·總在訴說這樣一句話,不要固執己見,不以偏執看待別國文化。這種文化正視來自于多讀書。
二、從文化自衛看學生干部培養
讀什么書,恰涉及的正是“文化自信”的問題。人們總在說博覽古今中外之書。學生干部應在保證自己學業的同時,不將范圍只局限于精讀課程,應該廣泛涉獵原著,將知識固化在腦海里,使之成為隱性的東西。
人們多讀國學,多因經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啟迪思想、開闊文化視野?!靶奚?、齊家、治國、平天下?!毙奚硎且磺械母?,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其實,讀國學在更深層次上對于提高學生干部知識文化修養、提高我們為人處事的能力均有很大作用?!墩撜Z》云:“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能夠做到不懸空揣測,不絕對肯定,不拘泥固執,不唯我獨是,實為人生大智慧。這句話很容易解釋,也很容易懂。但要真真切切地做到,實在很難。迷失的人們需要自身的思索、迷亂的人們需要真摯的情感、迷情的人們需要良好的心態、迷茫的人們需要人生的智慧。“意、必、固、我”遮蔽之解除,是為人之所需。
讀卻《論語》,《國語·鄭語》又是另一本值得讀的書。:“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稗同盡乃棄矣。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弊鳛橥鈬Z言研習者,我們深刻感受到外國文化的多樣性,我們稱之為“diversity”。其實,中華文化也以包容性著稱。國語中的這句話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不同的東西彼此和諧才能生世間萬物,所有東西都一致的話,世界也就不再發展了。其實,這正如我們學生干部在處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意見不合等眾多問題一樣,我們應互相尊重意見的差異性及其合理性,在和諧的氛圍和方式中尋求最優方案。
《荀子·修身》:“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薄耙畚铩?,簡單而言,即是提醒我們不應成為物質的奴役。人的價值、人是否“富有”不是看他占有多少財富,而是看他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自己、完善了自己,真正“富有的人”就是那種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人。人生價值的衡量不是看他占有財富的多少,而是看他創造財富分享給他人和奉獻給社會的多少。也就是說,財富、金錢并不是最終目的,人自身的完美或完善才是最終目的。只有這樣來看待財富的創造,我們才能夠不被物所役使,才能真正成為物的主人,成為我們自己的主人。正如王院長強調的那句話一樣,人要為未來活著,但更要珍惜今天。
三、從文化自覺看學生干部培養
談及如何讀書,其實是一個“文化自覺”的問題。學生干部應時刻保持謙虛、學習、欣賞與交流的態度多讀書,讀好書。正如費孝通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在交流欣賞的過程中,秉有批判性思維,真正做到在書中探尋人生的哲理。
品讀簡簡單單的幾本好書,一些人生哲理、生活感悟均來源于此,也終將見效與此。
一個人可以沒知識,但不可以沒文化;
一個人可以沒視力。但不可以沒眼力;
一個人可以失聰,但不可以失聽。
參考文獻:
[1]付鵬,王勇明 高校學生干部隊伍素質培養芻議[J]江蘇高教,2009,(1):115-116
[2]宋蕾 論新時期高校學生干部的培養工作[D]北京; 北京交通大學,2008:4-5
[3]彭歲楓 荀子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理論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