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玨
摘 要:在西方文學創作領域里,不同的文學作品塑造了不同的女性形象,她們在西方社會發展及文化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對男女兩性作家塑造的女性形象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以便推動人類精神的發展和提高,真正實現兩性的平等。
關鍵詞:西方文學;女性形象;男權社會
西方文學領域里,作家對女性形象的塑造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在西方的文學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掙扎與崛起記錄了人類從落后向文明的邁進,是西方社會發展和文化發展的印記。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女性在男權社會中的地位較為低下,長期被男性壓迫,難以與其形成平等、和諧的關系,女性為了獲得與男性平等的地位付出了艱辛的努力。20世紀60年代,隨著女權運動影響范圍的逐漸擴大,人們開始對女性的地位以及怎樣有效處理男女關系加以關注。然而,在西方,以男權為主體的社會體制對文學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成為社會進步的縮影。
西方文學作品中塑造的豐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其經歷的各種困難和痛苦就是女性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同時也體現了她們對當前所處困境下的不滿和對自由與幸福的企盼。然而,在以男權為中心的社會中,她們的命運長期被男人們所操縱。所以,在西方文學領域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大都體現了男權社會中男性對女性的苛求。若某些女性符合男性的審美標準,那這些女性形象將會被贊美,若是對現實不滿而奮起反抗的女性形象,將會受到無情的批判。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女性的反抗意識逐漸增強,最終走上了解放女性的女權主義道路。女權主義不僅對女性在現實生活中的地位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同時也影響了文學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所以,在男權社會中,應該將文學創作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具有的內涵分為男、女兩類作家來加以分析。
一、男性作家塑造的女性形象
西方文學領域中,男性作家是男權社會的代表人物,他們的思想傳統且守舊,他們塑造女性形象時,不自覺的會具有一些男權意識的傾向。
1.將女性視為邪惡的代名詞
在西方的文學領域,男作家塑造的女性形象大都是邪惡的代名詞,這種觀念在西方文化發展史上可謂歷史悠久。因為無論是在古老的希臘神話還是宗教傳統中,都將女性看作邪惡的化身,而英雄就是在不斷地征服自然和女性的過程中成長并最終成為英雄的。早期的人們往往認為女性和自然是男性的異類,他們難以理解女性給他們帶來的神秘感,因而將女性視為邪惡的。無論是在希臘神話還是史詩中,男作家都將女性刻畫成引起災難的禍水,她們憑借自己的肉體與姿色等去誘騙英雄,致使英雄最終被毀滅。另外,在原始宗教里,女性也充當著破壞者的角色,雖然她們扮演著繁衍生命的角色,同時也被認為是毀滅和危險的根源。由此可知,西方文學作品中,以神話和宗教中女性作為原型而塑造的女性形象,具有神秘和美麗的雙重性。因而,男性對于女性的神秘感到非常的恐懼,而對女性的美麗又充滿了向往和渴望。這就鮮明的反映出男性對自我欲望的否認卻又無法有效的控制。
2.用男性口吻敘述女性的經歷
19世紀,西方的現實主義作家基于當時的現實情況,刻畫出許多勇于向封建勢力發出挑戰的女性形象,這些女性形象被描述成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女性,例如《嘉爾曼》的主人公嘉爾曼為了獲得一天的自由生活而不惜燒掉一座城市。從這些女性形象身上人們看到了女性爭取自由的曙光。然而,仔細品讀這類作品我們很容易就能發現這其實表現了男性的言論權,是以男性的口吻敘述女性的生活閱歷而已,歌頌女性爭取獨立自由并非其真正意圖,從本質上看,這些依舊是用來反映男性歷史的。例如《紅與黑》中的女性都被塑造成男人征服的對象,這便是作家本人曲折的戀愛經歷在作品中的再現,他通過刻畫一個俊俏男人征服女性來填補感情上的空虛,用這種方式來獲得內心的平衡。另外,像列夫托爾斯泰還有勞倫斯等著名作家,他們作品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雖然都很優秀,但也不允許動搖男性在社會上的中心地位,否則也將萬劫不復。可見,在西方的文學領域里,男作家創作的女性形象終究不可能逃脫男性控制、壓迫的苦海,男作家想要以文學的形式表現男人在社會中的主體地位,從文學創作的角度充分表現了男性對女性的壓制。
二、女性作家塑造的女性形象
在以男人為中心的社會中,男性作家塑造的女性形象一定會帶有性別偏見。因此,女性作家對于這種不公平的現象也必然會進行反抗。隨著她們追求獨立、自由的意識逐漸清醒乃至強烈,女性文學悄然而生。這是女性對現實發出的挑戰,有著鮮明的女性意識。
1.勇于追求女性的自由
在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環境中,女性文學的產生必然會受到多方面的遏制。女性在男性的種種壓迫下,肩負著爭取自由的重任來進行女性文學創作,目的是向男權社會發出最憤怒、最真誠的吶喊。這種女性文學的代表作家有勃朗特三姐妹、艾略特等。她們創作的文學作品中,真實的表現了女性對自由生活的渴求:縱使萬箭齊發也難以阻擋追求自由的前進腳步。這些女性作家以他們不不懈的努力以及鄭重的態度向世界宣告了女性文學的真實存在。然而,由于女性文學在社會中處于較低的地位,她們的創作常常會不由自主的吸納主流社會的文學經驗,通過委婉的方式表達女性內心的真實理想。所以,女性文學中表現的女性意識是嶄新的。
2.依舊難逃被邊緣化的現實
雖然女性爭取自由、奮起反抗的意識發展迅速,但在男權社會中仍然難以逃脫被邊緣化的現實。女性作家始終在匿名和共名之間猶豫、斗爭。一方面她們在努力尋找擺脫男權控制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又表現出無助與軟弱。所以,盡管女性作家對女性文學創作充滿了激情,但離顛覆男權社會壁壘,徹底解放女性的身心最終目標還相差很遠。這是由于女性自身存在局限性,她們對男權社會中的一些傳統因素心存敬畏,她們不敢漠視男人的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價值。因此,女性作家在抗爭無果后又變得軟弱起來。
三、總結
總而言之,西方文學領域中女性形象具有多樣性,她們是男權社會的必然產物。但是由于男女社會地位的不同,男女作家對女性形象的刻畫存在很大差別。然而無論怎樣,只有男女實現平等、融合才能在文學作品中塑造出自尊、自立、自強的完美女性形象。
參考文獻:
[1]姚亞美.三島由紀夫婚戀小說中的女性形象.[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12)
[2]劉益霞.從女性意識視角看艾略特小說的女性形象[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