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倩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國的新課程理念不斷推進和深化,教師在地理教學中不僅僅要教授學生必須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樣才能培養出優秀的棟梁之材。所以大多數地理教師也充分認識到了將新課程理念深入到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這樣可以使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思維和學習能力,也能使教學任務順利并且有效的完成[1]。
關鍵詞:高中地理;知識整合;模式;規律
前言:伴隨著我國經濟的深入發展,各個地區幾乎不約而同地將注意力集中在教育改革上,而如今,教師特別重視在地理課堂上進行有效教學,如何運用更好的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得到了重視。這不僅僅使一堂課、一個學校的整體教學效率提高,同時也有利于整個國家教育質量的提高。本文將對高中地理課程知識整合的意義、課程整合的模式與規律以及高中地理課程知識整合的教學組織策略進行研究,以此對學生地理學習有所幫助[2]。
一、高中地理課程知識整合的意義
(一)促進課程間知識的融合
從目前我國高中的教學方式來看,我國高中采取的是分科教學,將不同學科都細化區分教學,這種方式雖然存在一定的優勢,但是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也造成了各個學科之間失去內在的聯系,因此,要在課程整合的過程當中把各個學科的知識進行有效的結合,從而促進課程之間的知識融合。
(二)優化地理課程教學的知識結構與環境
地理學科一直以來都是重要的文科科目,研究對象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綜合性很強,不僅僅涉及到自然、人文等等,還直接關系到我國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等等方面,因此,地理課程是一個包容性很強學科,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地理學可以和其他學科充分融合,以地理學科為中心開始輻射成為一整個知識體系,從而優化地理教學的知識結構與教學環境。
(三)提高學生不同學科之間知識遷移轉化的能力
我國目前的教育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特別是高考,決定學生步入哪所大學的重點,高考模式就是測試三大主科與文科綜合,文科綜合考試的重點就是測試學生將基礎知識進行融合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能夠看出課程整合的優勢所在[3]。
(四)促進地理教師的成長
教師作為課程授課的主體,教書育人,因此,教師就要對各個學科都有所了解,不斷學習,這樣教師具有豐富的知識,從而在課堂上進行課程整合,這樣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也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水平的提升。
(五)有利于地理教育從應試轉向素質培養
如今,新課程標準要求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素質教育,所以,課程的設置就要將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首要任務。根據這個要求,應該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對地理課程進行整合,幫助地理教育從應試型轉向素質培養型教育。
二、高中地理課程整合的模式
(一)學科間關聯整合模式
鑒于我國高中課程的分科式教學,要想做到進行課程整合,那么就要將有聯系的學科調整到同一時間范圍內進行教學,這樣能夠有助于學生自主將知識進行整合。地理知識的特點,也是難點,就是知識點相對比較抽象,難懂,學生可能學習時就會出現只懂地理知識的表面,而非深入的了解。因此,各個學科教師就要進行協同教學,這樣就能夠弱化分科教學的缺陷,將各個學科都緊密的聯系起來,強化學生的記憶與基礎知識。
(二)學科間共享整合模式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類似的教學的方法,將各個學科之間關聯的知識凸顯出來,讓學生們意識到這種聯系的優勢以及給他們學習帶來的幫助,教師通過這種方式,最終達到課程整合的目的。
(三)主題中心整合模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主題中心整合是比較常用的手段,以一個重要的主題作為中心,將各個學科知識聯系起來。在高中課程授課過程中,也可以運用這種模式進行知識的整合,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參與者,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將地理知識作為中心去尋找知識的關聯點,這種方式學生更容易接受,而且也能夠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當中,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們對地理學科產生興趣。
三、高中地理課程知識整合的教學組織策略
(一)課前整合知識體系
教師在傳授新知識之前會對新課程備課,學生要學會知識整合,教師首先就要學會整合,這樣才能夠在課堂上去引導學生們進行整合。地理學科的教師在熟悉本學科,清楚整個知識框架的同時,才能夠跟其他學科進行整合,要不斷的學習,學習更加廣泛學科知識,只有通過熟悉,才能夠找到它們之間的相通點;教師之間也要時常進行學科知識上的溝通,進行合作;這樣更加有助于課程的整合。
(二)課堂整合教學
地理教師在課堂上將相關內容進行聯系,這個過程也需要注意一些問題,整合其他學科的知識要適量,在地理課堂上整合其他學科知識其最終目的還是要學生更加深刻的掌握地理知識,因此,不要過分的強調其他學科知識,而忽視了地理學科知識的教學[4]。
(三)課后實踐中的課程整合
課程教學過程中的整合不是最終目的,課后整合也是有必要進行的,教師可以通過整合的內容提出一些問題,來考核學生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這樣學生就能夠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更加有利于知識的掌握。
結論:根據上文所述,我們通過對高中地理知識的整合,總結出整合的重要性,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是重中之重,教師要運用有效地手段最大程度激發學生們的能力,使學生們的參與性更強,學會對地理知識的整合,提高學習效率[5]。
參考文獻:
[1]竇樹德.新教育理念下的建構主義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1,12(1):23-25.
[2]聶柯湘.新課程改革下“學案—教案整合的有效教學模式”建構[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2,12(4):19-25.
[3]喬家君.中國中部農區村域人地關系系統定量研究——河南省鞏義市吳溝村、滹沱村、孝南村的實證分析[J].河南大學,2014,14(7):58-61.
[4]湯玉梅,李晴.我國地理教學模式研究20年回顧與反思[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2(5):456-458.
[5]張志敏.新課程背景下借鑒學習杜郎口中學教學模式的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09,20(17):89-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