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超
摘?要:體育和教育有著十分微妙且緊密的聯系。只有體育和教育兩者科學地結合起來,才能促進體育和教育的和諧發展。研究優秀運動員的學習心理對改善運動員受教育狀況,提高全體人民素質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運動員;體育教學;學習心理
眾所周知,
在我國現行體制下,體育部門、運動隊和教練員、運動員背負著沉重的運動成績壓力,因此,長時間、專業化的體育訓練任務占了運動員生活的絕大比重。為了協調運動員個人發展、提高國民總體文化素質,國家從未松懈過對優秀運動員文化知識的培養工作。然而,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質使然,優秀運動隊運動員和在各級體校從事業余訓練的運動員仍無法像同齡人一樣接受正常的文化知識教育。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運動員的學習狀態和效果十分不樂觀,其具體表現為:第一,訓練時間長,學習時間短。各省市優秀運動隊一般白天時間、有時甚至晚上均要訓練,文化學習的時間很少。一些體育運動學校、業余體校的訓練安排與優秀運動隊也基本類似。第二,教學條件差,師資不盡如人意。體育系統附設的體育大專、中專和中學的教學條件及師資水平與普通學校相差甚遠,教學質量無法保證。第三,有限的學習時間經常會被完全占取。當各種大賽臨近時,運動員往往會完全放棄文化學習,全力投入訓練,造成長時間不學習。這些現象直接造成一些運動員連普通初中畢業學生的文化水平都不具備。由于文化知識素質偏低,運動員退役后的繼續深造學習及進入社會后的個人發展困難極大,運動員思想和心理也不同程度的承受了無形的壓力。
為了改變這種現象,國家投入了極大地努力針對運動員文化知識教育方面做了充分的研究和改善。其中,針對運動員學習心理的研究對改善運動員學習效果,提高運動員學習成績提供了科學的幫助。
所謂學習心理學是教育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是專門研究人們尤其是學生群體學習的一門科學。學習心理學立足于學生的學習本質,從人的學習過程、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理機制、學習類型、認知理論、信息加工、記憶原理、學習策略、學習技巧、學習遷移等領域的研究,總結出一系列的學習理論和學說。運用學習心理學理論和方法,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學習和行為問題,達到科學地學習效果。
根據學習心理學的理論依據指導和現今優秀運動員的學習現狀,運動員的學習心理可以從以下幾個主要方面進行分析。
(1)優秀運動員的學習動機。首先,社會要求越來越多的品學兼優,博學多才的人才,不僅要基礎知識扎實,而且要專業知識過得硬。這就從側面激發了運動員不僅要對自己的運動成績用心,也要對自身的文化水平、道德修養加以重視。其次,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國際化的不斷延伸,知識和修養成了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關鍵要素。運動員不僅僅只活在自己的運動圈中,在他們人生的旅程中,更多的篇幅將會描述個人的社會生活活動。因此,掌握足夠的知識,擁有一定的技術專長將為運動員退役以后的生活打好扎實的基礎。
(2)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提高優秀運動員學習的效率。由于運動員的學習時間的特殊性所致,大多數運動員學習時間少,特別表現在課堂時間的不足。所以,教師要發揮良好的角色對位作用,更大程度上調動運動員學生的自主性學習,不僅依靠課上的書本教育傳播知識,還要引導他們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斷發掘、攝取知識與信息,用有效地手段獲得知識的力量,培養運動員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
(3)學習對提高運動成績的作用。加強運動員的文化知識的學習,有助于培養運動員的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重視運動員品德素質的養成,有助于運動員更好的體會自身的責任和義務,正確看待榮譽與使命。文化水平越高的運動員越能更好地理解教練員的訓練意圖,領悟技術要領、掌握戰術規律。并且,思維活躍的運動員可以在不斷的訓練實踐中進行創造性的發揮,快速發掘自身的潛力。優秀的運動員往往可以帶動全隊的成績提高,甚至對項目的開發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綜合優秀運動員的學習心理特征,不難看出,忽視運動員的文化學習和全面發展是不符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的,也是違背奧林匹克宗旨的。為此,體育部門與學校應加強聯系和合作,從重視優秀運動員人才的全面發展出發,使體育沿著正確、科學的道路持續健康、發展,取得更輝煌的成績。
參考文獻:
[1]劉儒德主編.學習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邊玉芳,董?奇.教育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
袁 超(1981—),女,漢族,河北石家莊人,管理學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產業、社會體育。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