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霞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也就是說,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必須有方法,還要是正確方法,才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職業高中體育教學是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能不能上好體育課?體育課應該怎樣上?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職業學校的體育教師,面對這個問題,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談一些自己的看法和體會。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欲望
興趣不僅是激發并維持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還是進一步影響學生對體育課是否有學習興趣的一個重要的因素。職高體育課,它不會影響職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更不會影響他們未來的就業和生活,對于學生來說,體育課沒有壓力,所以學生缺乏興趣,不能自覺主動地學習。因此,體育教學關鍵是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有了對體育課的興趣和欲望,我們才能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參加體育鍛煉,讓鍛煉成為習慣,樹立終身體育意識。
二、科學、合理地安排體育教學方法
(一)體育教學是活動為主體的發展
體育教學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運動負荷較小的教材安排在前面。此外,教師應根據根據教材要求,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來劃分訓練。課前,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不要忽略學生上體育課時一系列復雜的心理活動,以及學習動機、態度、思想和情感。
(二)教學方法多樣化
體育課教材中提到練習單一會使學生的高級神經活動處于抑制狀態。這樣會導致學生的身體容易疲勞。
所以,職高體育教學必須要多樣性。只有多樣性教學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體育課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也是消除心理疲勞的一種有效方法。例如:誤差校正方法、體育游戲法、體育競爭法、體育情境教學法等。因此,教師應加強這些教學方法的研究,靈活運用,找到指導學生學習的最佳方法,使體育課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體育教學過程應該是科學的
體育教學中,我們應采取各種手段來激活學生潛在的能力,調節學生心理狀態,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這時候學生的情緒應該是積極的,在這種狀態下,教師通過一個新的動作或一個稍微復雜的技術的學習鍛煉,可以逐漸增加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克服自身的缺陷,鍛煉和提高身體素質訓練。不過,在一定的練習下,當學生體力下降時,教師應安排體育減負,調整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狀態,以緩解學生身心疲憊。
三、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和創造力
課程標準強調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共同發展過程。
在職高體育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把學習知識與進一步培養能力二者的關系處理好。要進一步注重培養職高學生在體育課中的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每一位學生上好體育課。
在職高體育教學中,任課教師應該給每一位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機會。我們不應該給學生完美的解釋,教師可以給予示范和模仿以及適當的提示、建議,幫助學生解決他們在課堂上不能解決的問題。
在實踐中探究學習,使學習變得活躍,使學習充滿個性。同時教師還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一個個體差異,滿足每一個不同的需求,引導每一個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教育環境,激發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一步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四、要正確處理好師生關系
(一)處理好師生關系
要提高體育課教學效果、方法,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提高體育課教學氣氛,必須要做的就是處理好師生在體育課堂的關系。所謂教學就是教與學的統一,這種統一就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中學課程標準強調,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主要表現為指導原則,應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在教師的啟發下,提高能力。
(二)學生要充分發揮主動性
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更要學會自學,學會自我鍛煉,學會自我檢查,學會自我控制,做體育學習的主人。教師一定要從學生實際出發,給學生發展空間、時間,讓學生充分發揮主動性,投入到學習中,提高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針對以上觀點,我認為,只有高職體育教師教學觀念不斷完善與更新,體育教學方法不斷地推陳出新,才能推動職業教育高中體育教學工作順利進行,圓滿完成職業高中體育教學的目的和任務。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