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世升
在高中地理新課改中,地理教師從觀念上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以新的觀念和理論武裝自己,為了提高學生在學習地理時的積極性,提高他們學習地理的效率,教師采用了各種學習方法。其中采用比較普遍的是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在小組合作中,學生通過問題的討論,既能培養自己對地理知識的理性理解和邏輯思維,還能使他們通過傾聽他人對地理知識的看法來獲得對問題更深刻的見解。在多年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在合作學習時采用了異質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下面談談對異質小組合作學習的看法和見解。
一、異質小組合作學習的內涵
異質小組就是高中地理教師把班級中的學習水平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特長和愛好不同、智力水平和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分到一個小組中。
二、異質小組合作學習和同質小組合作學習的區別
異質小組和同質小組在分組上有著本質的不同。同質小組是把學習水平和智力,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以及生活背景相同的學生編到一個小組。同質小組中小組成員之間不存在明顯的差異,但在小組間的差異卻很大。在教育教學中,采用同質小組合作學習會使學生之間產生等級差距,在學習能力和效果上也會產生很大的不同,這種小組合作的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同質小組和異質小組在教學中的區別有。
1.同質小組由于小組間的差異很大,水平較高小組的學生希望獲得更高的水平會更加努力學習,而水平較低小組的學生對學學習會逐漸失去興趣。異質小組進行合作學習時,教師在對學生提出的要求,對于較難的問題可以讓小組中學生好的學生輔導學習較差的學生,使小組中成員的水平都能獲得提高。
2.高水平小組的學生會從內心對低水平小組的學生產生歧視,認為他們不如自己。低水平小組的學生會逐漸地和高水平小組的關系越來越差。在異質小組中,小組間成員在討論問題時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在友好合作的情況下,學習能力共同提高。
3.高水平小組的學生會感覺自己學習較好,產生驕傲的心理,而低水平小組的學生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產生自卑心理。在異質小組中,每個學生都具備較好的合作意識,熱心幫助他人。
在教學中,為了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提高學生的高中地理素質,可以采用異質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提高學生在合作中的互助精神。
三、優化分組策略,提高學生地理素質
在采用異質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時,如何分組才能獲得更高的學習效率?這個問題的解決需要高中地理教師深入到學生內部,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分好組后為了方便學生的學習和討論,教師可以把每個小組的學生安排到成前后桌的位置。在學生進行討論時,因為每個學生的思想方式不同,他們看待問題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每個小組的學生可以得到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隨著學生地理能力的提高,在整個班級可能會形成小組中學生的成績都相當,而小組間學生的地理能力水平差距很大。這時,教師就要把班級中的學生重新分編小組,重新組成新的異質小組。
四、異質小組合作學習起到的作用
1.在異質小組中,學習較好的學生起到了榜樣的作用,他們可以帶領小組中的成員自覺地進行學習,其對學習較差的學生進行幫助,使學習較差的學生成績能有所提高,對其他成員在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上有所改進,使這些學生對高中地理逐漸產生興趣。
2.同伴互教得到了落實。教師把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任命為小組長,小組長在異質小組中發揮了互幫互助的精神,在學習中,不僅自己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不斷提高,還會幫助小組中的成員來提高學習能力和水平。
3.伙伴關系得到了改善。在異質小組里,雖然每個人的性格、個性等各不相同,但是,為了小組的榮譽,大家學會了理解、學會了尊重、學會了溝通、學會了諒解。人與人的關系得到了融洽。
4.思維方式得到了豐富。在異質小組里,由于每個成員的社會經歷、知識領域不同,思維方式也有所不同。但是,在經常不斷地多視角的學習、討論和生活中,各種思想得到了交換,各種思維方式得到了展現,大家取長補短,使自己的思維方式逐漸豐富了起來。
5.學習成績得到了提高。在異質分組的學習活動中,水平低的學生得到了伙伴的幫助輔導,學習水平提升較快。優秀生由于幫助別人,在指導過程中,“講授是雙倍的學習”,更進一步地整理了自己的知識系統,完善了自己的思維模式,學習方法更加優化,其學業成績也就更加優異。
五、異質小組合作學習意識和技能的培養
在高中地理的學習中,傳統教育使學生成為了知識的容納者和灌輸者,教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沒有學習的自覺性,就談不上思維的創新性和發展。在要求地理素質和能力不斷提高的新課改過程中,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大膽發表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的認識,也可以對教師和其他學生說出的看法大膽提出質疑。在異質小組合作學習中,僅僅把學生放到學習的主體地位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生之間具備合作精神。要使異質小組合作學習獲得最大的成效,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從小組中選出學習積極、性格活潑、具備管理能力的學生作為小組組長,在小組學習時,組長負責安排小組成員的學習步驟,使小組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能積極參與到地理課堂中。如果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對小組中的成員分配具體的任務,那么每個學生都會有一種責任感,都能積極地對地理知識深入研究。例如,在地理課堂上,教師提供“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案例的分析材料,要求各個小組分別從地貌、氣候、水文、生物、土壤方面分析水土流失過程中環境的演化,以及人類活動對黃土高原自然環境的影響。各個小組長負責組織探究活動與報告單的編寫,其余幾個組員分別負責地貌、氣候、水文、生物、土壤方面的演化分析。這種明確的分工使學生都能感到自己在小組學習中的重要性,不論外外向的學生還是內向的學生都有了學習的目標,都能獲得提高。
2.教給學生正確的小組學習步驟,使他們在學習時能掌握一定的流程,使小組學習能快速、高效地展開。在小組合作中,既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還要讓學生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從他人的看法中獲得提高。
總之,在高中地理學習中采用異質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能使學生最大可能地獲得更多不同的信息,能接受和分享對問題的不同見解,使學生對地理問題在分析時考慮的切入點更全面,思考問題的角度更具創新性。隨著新課改的進行,高中地理課堂也將出現異彩紛呈的效果,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也能獲得提高。
(責編 張景賢)